“八卦之象,申而用之;六十甲子,转而用之;神出鬼入,万明一矣。”

“八卦之象,申而用之;六十甲子,转而用之,神出鬼入,万明一矣”出自《阴符经注》。

《阴符经》又称《黄帝阴符经》,是一部重要的道家经典,主要探讨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规律。

《阴符经注》则是对这部经典的注解和阐释,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易学、兵法、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深刻见解。

《阴符经注》中提及的这句话,强调了八卦象征和六十甲子在实际应用中的转化与运用。八卦代表了宇宙间的基本元素和变化规律,而六十甲子则是时间的象征,两者结合体现了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思想。

“八卦之象,申而用之。”这一表述出自《阴符经注》,是诸葛亮对《周易》中八卦象征意义的应用与阐述。

诸葛亮与奇门遁甲

众所周知,诸葛亮与奇门遁甲的关系十分紧密。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发明家。他在中国历史上以智慧和忠诚著称,被后人誉为“忠武侯”。诸葛亮的一生颇为传奇,他不仅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才能,更在军事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他的军事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奇门遁甲等古代兵法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奇门遁甲是中国古代一种深奥的预测学,被誉为“帝王之学”,它结合了天文、地理、数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用于决策和预测。奇门遁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经过历代智者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诸葛亮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对奇门遁甲的研究和应用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诸葛亮在战争中多次运用奇门遁甲,取得了显著的胜利。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之一就是他在赤壁之战中的借东风。

诸葛亮还创造了著名的八阵图,这是一种基于奇门遁甲原理的阵法,用于迷惑敌人,保护自己的军队。八阵图的变化无穷,能够根据不同的战场情况灵活调整,使敌人难以捉摸。

总的来说,诸葛亮与奇门遁甲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诸葛亮的智慧和才能,使得他能够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奇门遁甲,而奇门遁甲则为他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决策工具,使他能够在复杂的战争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判断。

八卦之象,申而用之”

八卦之象,申而用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将八卦的象征意义进一步引申和应用。这里的“八卦之象”指的是《周易》中的八个基本卦象,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每个卦象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和内涵。

申而用之”中的“申”指的是延申;

申而用之”则是指将这些象征意义进行深入挖掘和拓展,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军事战略、治国理政等方面。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不仅精通兵法、奇门,还深谙易学之道。他在《阴符经注》中提到“八卦之象,申而用之”,正是体现了他对《周易》的深入研究和灵活运用。他将八卦的象征意义与实际情境相结合,通过引申和应用这些象征意义,来指导自己的决策和行动。这种思维方式不仅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洞察力,也为我们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方法论启示。

“六十甲子,转而用之”

六十甲子”是中国古代历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基于十天干(甲至癸)和十二地支(子至亥)之间的相互搭配,形成了一个长达六十年的周期循环。在这个体系中,每一个年份都被赋予了特定的名字,如甲子年、乙丑年等。随着时间推移,这一序列不断重复出现,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以及历史的发展进程。

六十甲子,转而用之”的“转”,正是诸葛亮灵活运用的一个点睛之笔,以“转”的方式,把“飞宫、奇门遁甲、阴符经”融汇贯通,灵活运用,在周期规律性的变化过程,顺应规律,把握时机,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寻找稳定与发展的机会。

“神出鬼入,万明一矣”

当一个人能够真正领悟到“易经八卦、奇门遁甲、阴符经”等经典所蕴含的天地之理,并且熟练掌握六十甲子背后隐藏的规律时,就仿佛拥有了穿越时空的能力,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看到事物的本质。

这种境界超越了常人的认知范围,达到了一种近乎于“神而明之”般的洞察力。此时,无论是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挑战还是探索未知领域的奥秘,都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自如。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智慧还能帮助人们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

总的来说,这段话强调了通过学习和运用八卦和六十甲子的知识,可以深入理解宇宙和人生的奥秘,达到一种高深的智慧境界。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天地自然规律的重视和对于知识与智慧的追求。

附注:

成语“神而明之”出自《周易·系辞上》,原文为“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那些表面看似玄妙、实则可以通过深入理解和领会而把握的规则或道理。例如,清·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结构》中提到:“虽曰神而明之,匪可言喻,亦由勉强而臻自然。”这里用“神而明之”来形容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妙之处,通过努力,身体力行的体会和领悟,可以达到的境界;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或深奥的事物时,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其本质和内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