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玉米穗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24-10-17 08:58:13)

第三日一早,出发去参观位于皇家山的圣约瑟夫大教堂。圣约瑟夫教堂是加拿大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世界排名第二的圆顶大教堂。建筑高度达150米之巨,是蒙特利尔最高的建筑。圣约瑟夫教堂的创始人叫安德列贝塞,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凭借一己之力替无数患者治愈了他们的顽疾甚至不治之症,功德无量。安德列神父最初在现在的大教堂边上不远处兴建了一座规模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10-14 09:41:34)

渥太华距离多伦多四百公里,是继京士顿之后我们前往的第二站。大巴离开京士顿后约莫行驶两个来小时就到了渥太华。不愧是加拿大首府,渥太华城市规模,建筑都让人印象深刻。大巴在距离国会山庄不远处的一条街道旁停下,大伙儿下车跟着JIM步行前往国会山庄参观。一路经过办公楼林立的干净街道,路上行人稀少,街旁椅子上有当地居民坐着边啃汉堡边晒太阳的。到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4-10-12 07:22:20)

次日清晨早早起床,窗外天尚未亮,洗漱完毕,六时半去楼下大厅退房吃饭。吃饭处已等着许多旅客,散坐在周围椅子上,边上许多大小不一的行李箱和背包。饭厅到点开放,旅客鱼贯而入,自助餐柜台前立即围了一圈人。我们取了餐,在小桌上吃着时,有个导游模样的初老男子进入餐厅,走到各桌吃饭的旅客身旁,轻声提醒,七点在大厅集合啊,七点啊。
饭后到大厅集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10-10 09:20:58)

九月底,参加旅行社的加东五日游。早晨七时过出发去机场乘坐十时的飞机飞往多伦多,飞机在天空飞行四个半小时后抵达目的地。因时差关系,当地时间已近六点左右。一整天的时间耗在路上,感觉好像耗时与回国差不了很多,加拿大可真够大的,由西到东,多伦多还不在最东边呢。飞机一降落就收到了旅行社接机人员潘先生的短信,告诉我他等在出口处的SUBWAY店旁边,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说一小段毛主席当初如何劝说张国焘承认“军阀土匪主义”罪名的轶事。此段轶事来自张国焘所著《我的回忆》。
二次会合时,张国焘的处境远非第一次一四方面军会合时可比。当初四方面军兵强马壮,张主席意气风发,实力说话,他当初是有凌驾中央的“凌云之志”的。但今非昔比,二次会合时,他是败军之帅,灰头土脸,形势比人强,那时候他只好表示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4-09-26 09:12:25)

关于蒋介石的书汗牛充栋,有中国人写的有外国人写的,大多是对其一生政治生涯做“盖棺定论”的。缘于作者本身意识形态政治倾向的不同,对于蒋的评价也不同,但总而言之因为蒋介石输掉了国共战争,失去江山被赶去了台湾岛,对他的评价总是“贬”大于“褒”的,成王败寇的定律总是不变的。在诸多有关蒋介石的书籍中有两本小书,是与他关系亲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七十年代中期,吴辛民家和我们家先后搬迁到另一个家属宿舍居住。在那个家属宿舍里新盖了两栋五楼公寓,说来也巧,我们两家刚好搬到同一个公寓楼的同一层楼面又做了一墙之隔的近邻。楼里其他邻居都是从各地搬迁来的新邻居,只有吴辛民家与我们家是续写旧缘的老邻居,熟门熟路,那时每到晚饭前后,吴辛民就会推门溜达到我们家呆一会,经常是我们一家正围着方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前几日有熟人给我发来一微信集体照,在集体照里看见了阔别多年原本不知生死的老邻居吴辛民。相片是十多位退休老教授的合影,吴辛民坐在前排最左边。虽然是一眼就认出了吴辛民,但他的样貌老了许多,看上去酷似从前的吴奶奶,就是他久已过世了的妈。
吴辛民是F大学化学系教授,好像还做过一段系主任。但我小时候他还是个讲师,他太太也是同系讲师,夫妻二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9-14 09:58:01)
我们那个年代没有性教育,与性相关的知识都得靠自学。但凡涉及到点男女之间的事情大家兴趣很高求知很热心;但表面上假装淡定,一副漠不关心的摸样。因为如果流露出好奇或者显露出兴趣很容易成为别人的取笑对象,弄得不好会落下思想品德低劣的话柄。读小学时,我们班里有个外号小眼睛的同学就有过这样的教训。他那时看了一部罗马尼亚电影叫做《多瑙河之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刚读小学那会,父亲从他的书架里抽出两本书来让我课外阅读。一本叫《古丽雅的道路》,另一本叫《卓娅与舒拉的故事》。古丽雅和卓雅都是从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女英雄。舒拉则是卓娅的弟弟,也是一个英雄,不过是男的。那两本书是讲述她(他)们英雄事迹的。父亲要我读那两本书,猜想一是要培养我的阅读能力和习惯,二来大概也想给我输入些“正能量”。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