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科開的藥都含類固醇,好可怕?一次破解「類固醇藥膏」的8個迷思

健康特搜簿健康特搜簿 撰文者: 莊德揚 醫師2016-09-04

皮膚科治療濕疹/皮膚炎的藥膏中,主要成份大多數都含有類固醇,但是坊間以訛傳訛的說法嚇壞了許多的病友和家長,也即所謂的「類固醇恐懼症」!不使用藥膏或者間斷地使用,造成了治療期間的延長而且也使得病灶的改善有限,甚至可以因為不斷的搔抓而造成病況加重!不但使得後續治療困難,而且反而要使用更強的藥膏來治療,到頭來才發現失算!

其實在醫師的處方下適當地使用,可以達到治療的效果,但是不正確地使用往往會造成副作用,因此如何正確的使用局部類固醇藥膏/藥水是相當重要的!

害怕,是因為不了解而產生的焦慮,如果你有類固醇恐懼症,希望可以藉由以下的討論幫助你了解局部類固醇製劑;即時而妥善的治療,不但可以治療疾病改善生活品質,也可以避免延宕病情以及藥物相關的副作用唷!

迷思一、擦類固醇藥膏止癢效果不好,所以要一直擦?

類固醇主要是用來治療發炎的皮膚,藉由消炎而逐漸達成止癢的效果,所以主要不是用來立即止癢的,因此醫師通常會處方口服或局部止癢藥膏/藥水來搭配治療;此外,某些類固醇藥膏裡面會添加薄荷、抗組織胺或局部麻醉藥來達到暫時止癢的附帶效果,常常擦雖然會覺得比較舒服,但是會因為過量使用而造成局部(皮膚變薄、微血管變明顯…等)或全身(心悸、視力模糊…等)的副作用,因此還是建議一天塗抹1~2次即可。

迷思二、擦完藥膏後皮膚都會變黑黑的,是藥膏造成的?

在發炎的過程中(例如:濕疹、痘痘…等),黑色素細胞會因為刺激而產生較多的黑色素,發炎持續的時間愈久或程度愈嚴重,累積下來的色素沉澱就愈深,只不過因為發炎時血管擴張的紅色暫時遮蓋住了這些褐黑色,一直要到擦藥消炎後才看的出來,所以常常被誤會是擦藥造成這些所謂「發炎後色素沉澱」(post-inflammatory hyperpigmentation)。

迷思三、不癢了就可以不擦了?

濕疹/皮膚炎的病灶並不是隨時都在癢的,所以何時停止擦藥並不是根據癢不癢來判斷的,客觀上以手去摸感覺病灶和附近正常皮膚的質地相同時即代表治療完成;如果半途而廢,病灶很容易就會再復發唷!

迷思四、類固醇藥膏擦了皮膚會變薄,所以能不擦就不要擦?

在正常的皮膚使用類固醇藥膏,用久了皮膚的確會萎縮,另外,把用在手上的類固醇拿來擦眼皮,也很快就會造成皮膚變薄;因此,以適當強度的藥膏使用在適當的病灶/部位,就能降低這方面的副作用。簡單來說,塗抹藥膏時,根據醫師指示把藥膏精準塗在病灶上,而不是整片塗抹,一方面可以達到治療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皮膚萎縮的副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以較弱效的藥膏塗抹在嚴重的病灶上,不但效果有限,反而會造成治療期間的拖長,這樣不但提高了局部皮膚的副作用,也增加了全身經皮吸收的類固醇總量,因此,當皮膚的病灶有問題時,建議尋求皮膚專科醫師的協助,儘量不要亂買成藥使用。

迷思五、很多地方要擦藥,乾脆整片擦好了?

如果你使用局部類固醇藥膏/藥水的習慣是不管病灶或是正常皮膚整片全都擦的話,最常見的短期副作用是病灶周圍變白(血管收縮)、心悸(經皮大量吸收)、食慾增加、水腫、水牛肩……等,長期下來,塗抹藥膏的正常皮膚除了萎縮變薄外,微血管擴張、全身鈉鉀離子不平衡、青光眼……等,都是可能出現的狀況唷!所以擦藥不要嫌麻煩,只要使用在該治療的部位,都可以把副作用發生的機率降到最低!

迷思六、藥膏擦愈厚效果愈好?

當然,藥膏擦太薄效果是有限,不過只要你塗抹的藥膏可以在患部持續約10~15分鐘沒有完全乾掉,那樣的厚度就夠了,不用像塗火山泥面膜那樣厚,效果不會差太多反而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以及增加副作用產生的機會。

1
2
單頁閱讀
健康特搜簿

健康特搜簿

查看全部

合作專家群

這是一個醫療健康新知的特搜園地,若您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到我們特搜簿,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