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829字
今年7月強烈颱風凱米過境,豪雨肆虐高雄桃源地區,毀壞了原民梅農柯俊衛的住家和曬梅屋。幸好,「2021」社會企業及時伸出援手,免費將公司示範曬梅屋借給他,幫助他度過難關,完成契作約一萬公斤的「梅胚」(梅乾)。
催生兩溪廊道梅產業
柯俊衛說,梅子一年收成一次,通常在清明節後,先前將採收的梅子直接賣給盤商,接著長達數月只做除草修剪等工作;他和「2021」社會企業合作多年,將採收的梅子持續鹽漬、日曬,做成梅胚銷售,至今每年約有四、五十萬元的穩定收入,比賣梅子豐厚些,不用擔心三個小孩的學費。
「2021」名稱的由來,指的不是年份,而是台20線與台21線(現為台29線)位於荖濃溪和楠梓仙溪之間的「兩溪廊道」,遠離塵囂與汙染的天然環境,盛產無毒青梅。
2009年8月莫拉克颱風侵台,造成高雄甲仙小林村滅村悲劇,也重創那瑪夏、六龜、桃源等地區,災後重建路途漫長艱辛。當時,小林村自救會暨重建發展協會會長蔡松諭是靈魂人物,他從小在小林村長大,後來到台北念書、就業,卻在一夕間失去至親,於是返鄉帶領村民推動重建工作。
打造共好老梅經濟圈
蔡松諭曾帶領村民製作酥餅、果醬、手工皂等產品,苦思如何重建在地產業的特色,無意中收到一瓶老梅釀,並找到老梅釀生產者簡添旭(後成為2021社會企業第一任董事長),才發現精釀十年的老梅釀原料,其實正是來自高雄原鄉的梅子。
2013年,數位熱心的企業家成立友聚生機實業,推出「2021」自有品牌,於2015年完成募資、轉型社會企業,協助原民梅農在地創生、改善產銷失衡損失,以及創造當地就業機會。
「2021」社會企業總經理鄧如山表示,「在永續、共好的經營理念之下,我們從上游的梅農契作與梅胚製作輔導、中游透過日本和歌山職人工法研發各式梅子產品,到下游經由不同通路行銷推廣系列商品,創造出梅子產業一條龍的老梅經濟圈」。
鄧如山指出,「2021」社會企業透過保價契作、無息貸款、醃漬技術輔導等方式,協助原民梅農開創不一樣的梅子產業。
梅子採收期短,約二至三周,一旦果實落地,很快就會腐壞;因此,收成時要抓緊時間,通常用「竿打梅」取代手工採梅,先在梅樹下鋪好網子,再用竹竿敲打樹枝,梅子就會嘩啦啦地落到網裡,接著再裝進布袋裡。
「不過,要做成梅胚的梅子須經過嚴格篩選,約為5到10元硬幣大小,而且要通過無毒檢驗。」鄧如山提到,將合格的梅子用天然海鹽醃漬,經過數個月時間,才能將完成的鹽漬梅送往曬梅屋(或稱為日光梅胚屋),每天還要注意適時幫梅子翻身,讓整顆梅子都能得到最均勻的天然日照。
與梅農簽訂保價契作
鄧如山說,「2021」社會企業與梅農簽訂保價契作合約,依約定數量收購梅胚,每公斤價格50元,梅農就不用擔心產銷失衡的損失。
梅農聘請打梅工的工資、醃漬用的進口海鹽、曬梅盤、曬梅屋等費用,也可以透過無息貸款方式,由「2021」社會企業先行代墊,再從應付梅胚貨款中分批扣除,同時也提供梅農有關海鹽醃漬與製作梅胚的技術輔導。
日照完成的梅胚才能被運送到山下的釀梅廠,經由日本和歌山職人釀梅工法與耗時一段時間的糖漬歷程之後,十年老梅原料「糖漬梅」才算真正大功告成。釀梅廠曾提供當地原民婦女與原民青年就業機會,增加家計收入、提升自我價值;但因是蓋在農地的初級加工廠,今年已被迫關閉,製作好的梅胚改送南投的食品加工廠,再開發為各種梅釀產品。
迪化街設點推廣產品
走進大稻埕的歷史街區,「老梅的家」位於迪化街百年建築「十連棟」當中,是體驗老梅好滋味的據點。
鄧如山指出,「2021」的黃梅釀、老梅醬,獲選為今年總統就職國宴菜單「春梅排骨」的指定原料,老梅肉也榮獲2024臺灣OTOP產品設計獎,「我們努力開發各式梅子產品,做到極緻化」。
「2021」社會企業和春一枝共同推出青梅、黃梅冰棒,和微電能源攜手推出台灣第一款黃梅啤酒,以及與禾乃川聯名開發台灣第一款黃梅豆腐乳,又如統一超商以黃梅果釀作為和風醬原料,永豐餘生技也與全家聯名,採用青梅釀、黃梅釀及有機洛神研製健康飲品—洛神酸梅湯等,跨界合作展現「梅」好味道。
「2021」發揮社會影響力,自2014年起與梅農契作梅胚,並於2015年在高雄杉林區建置釀梅廠,遵循日本和歌山職人工法進行糖漬梅製作,至2023年已累計99人次契作梅農,梅胚收購量383噸、糖漬梅產量344噸、建造梅胚屋140坪,累計總產值5,234萬元,帶動在地產業發展。(系列完)
中小企業ESG專欄感謝大家的支持,永續轉型不停歇,明年度還將有更加精采的報導,2025年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