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402字
第29屆聯合國氣候峰會有三個重要的主軸,包括氣候金融、全球碳市場規範、最新排放差距報告升溫3度C各國所需要因應的氣候調適策略;另一方面,美國準總統川普宣稱將再次退出巴黎協定,連同歐盟CBAM引發各國碳關稅趨勢,這些國際形勢的變化牽動全球氣候地緣政治、地緣競爭並驅動產業與經濟新的變革考驗。台灣如何以科技島鏈的優勢在區域與全球層次上提出對策,值得深思。
第一個主軸氣候金融除了著重延續前幾屆全球氣候資金與損失與損害基金的討論,另一方面也聚焦各國金控公司針對綠色能源、建築、能源效率、智慧製造等永續投資之綠色金融。就此,我國如何發揮前科技部陳部長倡議之小國大戰略,為台灣的契機。去年COP28後我國已經針對太平洋友邦島國初步成立氣候基金;而賴總統於副總統任內協助召集八大電子業成立的台灣氣候聯盟或各類淨零產業聯盟,是否能夠以更高之網絡治理架構來組合政府、產業、學界與NGO,擴大氣候基金的格局,來引導台灣民間充沛的活力與實力,建構淨零與調適的亞洲、太平洋樞紐。一個電子業年營收超過兆元美元的國家,應重新定位自己的在世界的角色與發揮關鍵力量。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