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91字
最近加密貨幣(虛擬資產)相關話題很多,包括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公開支持國家儲備比特幣(Bitcoin),讓比特幣價格屢破新高,民眾瘋搶投資,各國政府及央行也不得不正視此影響,加上RWA(Real World Asset,現實資產代幣化)在各國的應用,讓傳統金融機構都躍躍欲試,更鋪陳了Web3金融與實體世界連結的可能性。
然而在這些熱點消息背後,大眾要注意的是,除了加密貨幣本身性質尚不明確而可能產生的爭議外,藉由加密貨幣從事犯罪及投資詐騙事件更層出不窮,且數量與金額皆持續增加,以我國為例,僅2023年因此所生財損金額即有新台幣50多億元,今年金額更為增加。
對於想從事加密貨幣產業服務或投資加密貨幣的大眾,有兩點提醒。
首先,我國對於加密貨幣的相關監管法規已有調整,包括《洗錢防制法》第6條修訂,及對於「提供虛擬資產服務之事業或人員」(即VASP , Virtual Asset Service Provider)規範的「洗錢防制登記辦法」(VASP登記辦法)、「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辦法」(VASP洗錢辦法),皆在11月底施行上路。
這些法令延續了金管會的「VASP指導原則」,要求VASP在提供服務前,就要完成洗錢防制、服務能量登記或登錄,等於明採「登記制」以納管,且境外公司也受一樣限制。
重點是新增訂規範對於違反者,除過往的行政責任外,亦將有刑事責任,最重可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0萬元以下罰金,法人亦同受罰金處罰。
這對於想要進入VASP領域的新創業者,會增加相當程度的合規及管理成本(今年早先已有幾家交易所因合規議題被裁罰),雖然業界對此尚有諸多討論聲浪,包括VASP範圍認定、前述RWA的範疇等,但可以預見的是,包括目前尚在研擬的管理專法,政府方向上對於監管的措施及框架、力道會愈來愈明確,這都是相關從業人員必須注意的。
其次,對於廣大民眾投資人,應注意加密貨幣的投資和傳統金融商品不同,不論是加密貨幣類型或交易所皆需審慎選擇,確認為上述合法合規的交易平台及主流幣種(像是比特幣)為妥,畢竟此類所涉詐騙犯罪事件,若想追回金錢,相較於傳統犯罪會更為不易,此類風險絕對不可輕忽。
區塊鏈及虛擬資產(加密貨幣)的議題給予我們更多的想像及選擇,但同樣會衍生出不同的風險及問題,在操作之前仍應審慎評估,才是不變之理。(本文由眾勤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陳全正口述,記者葉卉軒採訪整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