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更名「台灣台語」?文化部:展現在地化、尊重族群自稱
教育部依據文化部發布「國家語言發展報告」,9月底將「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規費收費標準」更名為「台灣台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規費收費標準」,再度引發獨尊「閩南語/台語」的多年爭議。文化部次長李靜慧今赴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專案報告時表示,無論是國際人權標準、聯合國各項決議,或主流國家都採「尊重使用者/族群自稱(名從主人)」的原則,以表示對該族群基本人權的尊重。
而根據文化部的語言調查,85%閩南語使用者的認同名稱為「台語」。基於兼顧各族群「不想被排除在台灣語言之外」,以及「尊重各族群對語言的自稱」等兩項原則,因此文化部在「國家語言發展報告」上,建議行政院書面建議用語訂為「台灣台語」。她指出,「台灣台語」命名將「台語」視為「專有名詞」,而非指涉「台灣的所有語言」。「台灣台語」為「國家語言」之一,並無侵犯台灣其他語言併存地位之意。
李靜慧指出,無論是國際人權標準、聯合國各項決議,或主流國家都採「尊重使用者/族群自稱」的原則,以表示對該族群基本人權的尊重。而根據文化部的語言調查,85%閩南語使用者的認同名稱為「台語」。基於兼顧各族群「不想被排除在台灣語言之外」,以及「尊重各族群對語言的自稱」等兩項原則,因此文化部在「國家語言發展報告」上,建議行政院書面建議用語訂為「台灣台語」、「台灣客語」、「台灣原住民族語」、「台灣手語」等。
日前有金門人表達想使用「金門語」 名稱。李靜慧表示,對於離島語言如金門、馬祖等,文化部亦將以同樣原則,尊重住民多數決定之語言名稱。
李靜慧表示,「台灣台語」命名將「台語」視為「專有名詞」,而非指涉「台灣的所有語言」。為了展現所有語言皆已在台灣落地生根、在地化,於各語別冠上台灣及地名,如台灣客語、台灣原住民族語言、台灣手語、馬祖語,以表示所有語言都是台灣的語言。「台灣台語」為「國家語言」之一,並無侵犯台灣其他語言併存地位之意。
立委徐欣瑩表示,將「閩南語」稱為「台語」,會讓其他族群被質疑「你是台灣人,為什麼不會說『台語』」?這種用法會造成族群撕裂,造成語言的使用者互相掣肘,加速彼此消亡的速度。立委鄭天財表示,民間稱「台語」沒問題,但要讓「台灣台語」成為國家的正式用語,就會造成族群的撕裂。他透露,陳水扁時代的國家語言發展法,便是因為擔心「台語」之稱會撕裂族群而無法通過。立委涂權吉表示,稱「台灣台語」會讓外界認為台語是台灣的主流語言,希望客委會能為客家族群發聲,堅持國家語言發展法中尊重各族群的平等觀念。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