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公務員之死案延燒…勞動部長何佩珊請辭獲准 次長陳明仁暫代職務

蓋茨退出提名後 川普宣布改由「她」出任司法部長

職場霸凌數不完!主秘腳抬司機耳邊指揮開車 媒體人嘆:把人當人很難?

共通性事業廢棄物作SRF 專家:料源不應僅限廢塑膠

環境部近兩天召開「共通性事業廢棄物作為固體再生燃料原料再利用管理辦法」草案研商會。圖為舊衣及塑料混合製成的SRF。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環境部近兩天召開「共通性事業廢棄物作為固體再生燃料原料再利用管理辦法」草案研商會。圖為舊衣及塑料混合製成的SRF。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年SRF(固體再生燃料)爭議不斷,環境部預告SRF管理辦法草案後,11月20日和21日兩天將於北中南召開「共通性事業廢棄物作為固體再生燃料原料再利用管理辦法」草案研商會。環團表示,廢紙、廢木材、廢纖維布類、廢橡膠等,其產源事業都有可能來自一個以上的產業部門,都可以當作共通性事業廢棄物,顯見SRF料源眾多,不應只納管廢塑膠。

本次草案研商會中,業者與環保團體代表分別針對不同草案給予諸多建議,「共通性事業廢棄物作為固體再生燃料原料再利用管理辦法」草案第6條明定事業廢棄物來源,規範目視不得含有廢塑膠以外雜質,或以人工分撿之雜質溼基重量比小於3%。

草案第10條內容指出,再利用機構應設置閉路電視錄影監視系統及瀏覽伺服,供主管機關及事業檢視事業廢棄物再利用運作情形。

業界代表指出,第6條針對進場原料品質有所要求,但是環境部在SRF的精神上應該更宏觀來看待環保,國家應該鼓勵業者投入更好的設備和技術,日本、韓國等生活垃圾都能做成SRF,建議原料管理上應依據SRF製作廠商的設備、技術等給予更多彈性。

業者也指出,第10條要求供主管機關檢視廢棄物再利用運作情形,讓主管機關檢視很合理,但如果給事業單位檢視,擔心造成商業機密外流。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回應,過去有發現部分業者用錯料源,草案要求品質和監控就是要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也讓事業端的SRF產製技術都能達到法定的標準,後續交給使用者的汙染防治設備、燃料許可和空汙標準等也都會把關。

看守台灣協會、台南社區大學、彰化環保聯盟、爭好氣聯盟、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監督施政聯盟也透過聯合聲明指出,雖然草案中的SRF定義有明確指出為由具適燃性的事業廢棄物製成,但在草案的廢塑膠料源規範中,只排除有害廢棄物及醫療廢塑膠(以PVC為主要材質),而沒有排除其他PVC廢塑膠、高鹵素含量的ASR(汽車粉碎殘餘物等)、營建廢塑膠,應該也明確予以排除。

該聲明指出,目前草案所列的SRF料源只有廢塑膠,原因大概是目前只有廢塑膠被環境部公告為共通性事業廢棄物,但其他重要的SRF料源,如無法資源化的廢紙、廢木材、廢纖維布類、廢橡膠,其產源事業都有可能來自一個以上的產業部門,都可以當作共通性事業廢棄物,且納入本管理辦法來管理。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在研商會中發言表示,這些SRF料源納入SRF管理辦法後,納入的料源也應包括型態一致、成份與熱值穩定的混合物或複合材質,比如來自食品包裝的廢鋁塑,廢鋁塑已有資源化技術出現,呼籲環境部應儘速公告應回收。

SRF 廢棄物 環境部

延伸閱讀

台中環保蟑螂租廠房非法堆置廢棄物 房東清運花2300萬

環境部預告SRF再利用辦法 廢塑膠SRF不得含其他雜質

SRF歐盟標準在台可行 張善政籲中央:做對的事要堅持

廢棄物製成SRF不視為綠能 經部修法未來不納入獎勵

相關新聞

立委:台電燃煤機組全開 傷害人民健康

國發會明年度編列環境永續發展相關預算約一億元,民眾黨立委張啓楷昨質疑,國發會沒有設定明年度淨零排碳目標跟指標,日前台電十...

川普2.0震撼 台美經貿關係何去何從?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日前出爐,由川普(Donald Trump)勝選,但川普在競選期間多次高喊要對進口貨品尤其是中國大陸加徵關稅,也直指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要台灣付保護費等發言,種種言論都讓外界擔心是否未來台美之...

國科會:政府催動AI 每年砸300億 並加強與川普合作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接受日媒專訪時指出,台灣政府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將每年編列約10億美元(約新台幣300億元)於人工智慧(AI...

台積貢獻近6成 國發基金去年收入330億元

國發基金昨天表示,去年收入三三○億元,其中來自台積電股利收入一九○億元、約占百分之五十八,台積電以外的投資公司股利收入為...

人力銀行:今年勞工平均年薪80.2萬元

全台千萬名勞工今年「薪情」如何?一○四人力銀行調查顯示,整體年薪平均八十點二萬元,半導體以平均一○三點五萬元、八連霸,其...

能源論壇12月3日登場 工研院副院長胡竹生:加速潔淨技術商業化

據國際能源總署 (IEA) 最新發布《2024年能源技術展望》報告,隨全球能源轉型步伐加快,未來十年潔淨技術市場預計將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