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排除烏克蘭與俄國談停火?澤倫斯基曝「滿足3條件」就接受

經典賽/味全龍6投聯手完封 中華隊吞集訓以來首敗

嘉縣挖管線工程驚傳瓦斯管壓斷 地面火焰竄燒3層樓高

台積電可能成為「德積電」? 張忠謀談台積電募資秘辛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自傳下冊訂本月29日上架。圖/天下文化提供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自傳下冊訂本月29日上架。圖/天下文化提供

張忠謀自傳預計29日出版,依據出版社授權內容,張忠謀在自傳提及台積電募資秘辛,甚至當年或許台積電可能成為「德積電」。

依據出版社授權內容,提及自傳中最珍貴的,就是上述占據半部全球半導體史的名字們,如何與張忠謀的生命經驗互相輝映,箇中不少軼聞趣事,都是首度揭密。例如,1976年對他具有職涯上「分水嶺」的意義,也是他與台灣關係的真正開始。

張忠謀提到兩次「與命運的約會」,第一次是到位於德州的半導體大廠「德儀」任職,第二次是到台灣來,「原本我以為約會的地點是工研院,沒想到在台積電。」訪談中,他表示若那個時候是德儀CEO,一定會在台積電募資時就投資,取替飛利浦成為台積大股東。如此一來,或許台積電就成為「德積電」。

從1983到1988的五年內,張忠謀歷經德儀、通用器材與工研院的三次辭職。36年過去了,如今從張忠謀專訪之中,仍可感受他當時自喻為「過河卒子」的深刻惆悵。

「我沒有錯,我只是輸了而已!」受訪時,張忠謀如此總結工研院院長任內感想。之所以這樣說,跟他擔任工研院院長三年期間的三大改革有關,其中只有創辦台積電一項算是成功,其他兩項失敗收場,還被貼上「欠缺人和」的標籤。

「我三次辭職,已經無路可走,只剩下台積電這條路,」張忠謀說,當年自辭去工研院長一職時才57歲,正值盛年,距離他設定的、至少做到65歲退休,還遠遠太早,於是他全力投入台積電的籌辦。

專訪中,他也談及台積電創辦初期的秘辛,例如與飛利浦(曾是台積大股東)的微妙關係、對台積電初期三位外籍總經理的評價、英特爾與蘋果的競合、對台積電的期許,以及川普不知道的台積勝出秘訣等。(完整獨家專訪,請見12月號《遠見雜誌》、官網上的張忠謀系列報導)張忠謀夫人張淑芬是《張忠謀自傳》見證者,也是書中人,此次封面故事,《遠見》也獨家專訪張忠謀的夫人、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她不僅是《張忠謀自傳》寫作過程的見證者,更是書中人。張忠謀曾說自己的成就「除了台積電,還有芬」,很認可張淑芬的兩大領域:繪畫、公益。

多年來,張淑芬的畫作數度登上蘇富比與佳士得藝術拍賣會,慈善事業也在今年首度「出海」、跨境到了日本台積熊本廠JASM。今年,更是張淑芬帶領台積慈善事業的第15周年。

《遠見》專訪中,張淑芬談兩人結婚23年來的相處之道,分享她如何為他擱下畫筆,他又如何為她戒了菸斗。究竟時光長廊中,兩人如何相知相守?(完整獨家專訪,請見12月號《遠見雜誌》、官網上的張忠謀系列報導)

台積電 張忠謀 張淑芬

延伸閱讀

卡達招手台積電 邀請前往設廠

台積電前董座劉德音 與柏克萊校長討論籌組智庫

劉德音:在台積電見識世界級大公司 一生最幸福經歷

張忠謀自傳點曾拒業務主管職 劉德音幽默回:我那時還小

相關新聞

川普批台灣搶生意 「3套劇本」台積電最不怕晶片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點名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揚言修改「晶片法案」補助條件,壓迫台灣半導體產業,也對台積電步步進逼。連日來市場...

台積大投資9,000億銀彈上膛 在美召開董事會通過七大議案

台積電昨(12)日公告首度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召開董事會後的七項決議,以核准約171.41億美元(約新台幣5,639.1...

台積電11日在美開董事會 市場關注擴廠布局

本周是我國和美國川普新政府經貿關係的關鍵周。台積電將於十一日(美國時間十日)首度在美國舉行董事會,市場關注台積電的擴廠布...

環境變太快…企業如何長久不衰?張忠謀曾提9個長期成功原則

過去蘋果一枝獨秀,近來轉而聚焦在輝達和黃仁勳,但過年期間中國生成式AI DeepSeek推出,輝達股價遭受重挫。

美擬對台晶片徵關稅 前台積電研發處長:2國企業恐受影響

美國可能對台灣製造的半導體產品徵收關稅,前台積電研發處長暨前英特爾資深技術顧問楊光磊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若關稅政策實施,...

川普揚言課對等關稅前 台積電董事會2月12日美國首登場

隨著亞利桑那州第1座晶圓廠開始量產,台積電12日將在美國召開董事會。由於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7日表示,本週可能宣布對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