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全球地表溫度達到自1850年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季節,高溫升幅之巨讓各地災害頻傳。
47°C
今年3月 墨西哥
持續數月的殘酷熱浪
造成上百隻吼猴死亡
「牠們像蘋果般從樹上掉下來」
9個城市創下高溫紀錄
最高溫達47度
97%
今年3-6月 澳洲
大堡礁北部珊瑚礁
至少97%的珊瑚白化死亡
51.8°C
今年6月 沙烏地阿拉伯
在麥加朝聖期間
1300人死於51.8度高溫
46°C
今年4月 美國
熱浪席捲多州
造成熱傷害、死亡及野火
拉斯維加斯創紀錄
連續五天氣溫超過46度
全球高溫熱浪、強降雨
急遽溫差、颶風、野火...
每年都以創紀錄的模式
摧毀整個生態系統
但災難還沒有結束...
點擊查看2024年各地氣候異常事件
2015年全球近200國達成《巴黎協定》,同意致力於降低暖化,控制氣溫增幅相較於工業化前平均溫度不超過攝氏2度,力求在1.5度以內;然而全球在2023年已達1.17度,暖化速度超出預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中心主任卡洛·布翁坦波(Carlo Buontempo)說:「每年都是餘生最涼的夏天。」該機構監測到去年7月至今年6月,全球均溫比工業化前已高出1.64度。
聖嬰現象和人類活動成熱浪主因
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證實2023年是自1850年有紀錄以來,全球平均氣溫最高的一年。自去年五月開始的聖嬰現象加劇全球氣溫升高,過去一年溫度不斷破紀錄。當人類活動持續增加,又遇上自然氣候中的暖化事件,就會出現異常的高溫。
「聖嬰現象」是一種反覆出現的氣候模式,其形成與太平洋和大氣環流異常有關,通常持續9-12個月,甚至多至數年。
「都市熱島效應」也是熱浪的幫兇之一,熱島效應是城市的典型氣候現象,此現象受地形影響,尤其是盆地地形(例如台北盆地),當都市散佈著大量人工熱源,又缺乏植被幫助散熱,使得都市溫度明顯高於周圍鄉村及自然區域。
資料來源:成大林子平教授主持的建築與氣候研究室BCLab
註:熱島強度,即高溫區和低溫區的溫差,大約為2.4°C。
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表示:「有超過95%的機率顯示,人類行為是過去50年來造成暖化現象的主因。」過度砍伐森林、大量燃燒石化燃料、燃煤發電等行為產生過量的溫室氣體,尤其增加二氧化碳及甲烷在大氣中的濃度,導致全球表面溫度升高,助長極端氣候發生。
總溫室氣體排放量
全球538億噸
台灣285.97百萬公噸
二氧化碳排放量
全球368億噸
台灣278百萬公噸
註:統計為2022年
全球升溫對台灣造成的衝擊
高溫不只造成環境的危害,人體也可能因為外界溫度變化而發生「熱傷害」,影響包括痙攣、熱衰竭、中暑以及增加心臟病和死亡的風險,尤其是嬰幼兒、年長者、戶外工作者及慢性病患者。高溫溼熱的環境下會損害我們的大腦、降低工作效率,也會因為煩躁而降低自我控制、認知反應能力。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
科學家預測氣候變遷地球將面臨災難性的後果,任何國家都無法單獨解決,也無法阻止資本主義、消費主義持續發展,但可進行微小改變以減緩現象持續惡化。為達成《巴黎協定》,許多國家致力實踐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近年我國政府也從法規、政策制度展開氣候行動,根據《氣候變遷因應法》,已規畫於2025年開始針對碳排量2.5萬噸以上的企業徵收碳費,推動產業有效減碳。「淨零」並非完全不排放,而是讓人造溫室氣體排放能夠極小化及被抵銷。
全球氣候、經濟發展互為因果,從洪災、乾旱、野火等問題,至後續引發的疾病傳染及糧食危機,擴及全球氣候變遷最脆弱的地區,不只是對人體產生直接威脅,也加劇人類不平等的現象。到2050年,因氣候變遷衝擊,可能迫使數億人口搬離自己的家鄉,「氣候難民」將成為全球危機。
地球正在著火,人類身負撲滅大火的責任,如果視若無睹,我們還能期待台灣仍有四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