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視窗

高雄東方設計大學退場,校地由高科大接手,也是近期少數回歸教育使用的退場案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私校退場土地中央、地方垂涎 「回歸教育」為何這麼難

立法院於2022年三讀私校退場條例,私立大專校院若因辦學欠佳等因素退場停辦,學校解散清算後剩餘財產將歸公,強化校產公益性。 但近年多所私校退場停辦,清算後剩餘校地、校產均由地方政府、中央部會接手,鮮少回歸公立學校,不少校地更有兩至三個公家單位競逐。教育團體認為,私校校產「回歸教育」理所當然,但主管機關教育部的態度並不積極,有多項原因導致。

尖端科技與半導體產業爆發,全球對高階人才展開激烈爭奪,博士招生在陽明交大、清大迎來驚人增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博士「冷門」正逆轉 科技巨頭高薪搶研發人才高教難敵

博士生的「冷門」正在逆轉!隨著尖端科技與半導體產業爆發,全球對高階人才展開激烈爭奪。「博士招生」在交大、清大迎來驚人增長,但這只是開始,企業以高薪和強大研發資源拉攏博士生,大學如何守住科研命脈?博士生又要如何在高教和企業競爭中找到最佳歸屬?都是考驗。

陽明交大114學年度招生,首將外國語文學系拆分「跨域人文組」、「語言科學組」,希望在人文學科中走出一條理工的風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理科腦的人文學科崛起 陽明交大打造語言學就業藍海

陽明交通大學明年首將外文系拆分「跨域人文組」、「語言科學組」,嫁接大型語言模型、甚至失語症治療;中山大學也有共學群做法。人文式微?「語言能做的事很廣」,結合「理科腦」也能打出招生和就業藍海。

許多美國頂尖大學各系新聘教師的標準是「找比我們強的人,來壯大我們的系」。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學界醬缸/美國頂大不聘自家畢業生 造就學術強權

愈頂尖的大學,新進教師甄選程序愈嚴謹。許多美國頂尖大學各系的不成文內規便是,除少數極為優秀或領域特殊,否則不聘自身系所的博士畢業生任教。這種旋轉門的內規,就是避免出現近親繁殖的現象。台灣學界如何引以為鑑?

台大近年世界排名下滑,有資深學者稱,台大部分系所聘任新進教師有「暗規」,老教授指定接班人,重挫系所士氣,導致論文質量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學界醬缸/台大系所傳老教授指定接班人 聘新師有暗規

有資深學者揭露,台大有部分領域系所聘任新進教師有「暗規」,老教授指定接班人,重挫系所士氣,導致論文質量差,學術界「近親繁殖」引發議論;有教授則認為應考量歷史脈絡,台大系友本來就多,且重視血統文化,同樣崇尚血統的日本學術界會這樣嗎?

大學新進教師起薪不如預期,調薪遙不可及,月退岌岌可危,還得面對已升等教授制定的學校KPI,成為被生活、通膨、學校等多重來源所壓榨的社群。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師多薪苦/新進大學師薪水不如網紅 存錢買房成妄想

「大學教授的薪水,讓我們沒有買房、投資理財的煩惱,因為想都別想…」這是一名頂大教授的心聲,在台灣即使是正教授,薪水仍不及其他國家同等教職的二分之一,多位資深教授慶幸在SARS疫情下、房價最低點時買房,感嘆新進大學老師最難熬,月薪不如網紅,調薪遙不可及,月退岌岌可危,還得面對升等壓力,高教低薪何時才能翻轉?

一名私立大學資深教授表示,大學法賦予大學自治,讓各校自訂教師評鑑辦法,程序看似合法但內容充滿不合理。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鑑亂象/評鑑治校危害師職涯發展 資遣竟成私校業績

大專院校將招生績效列為教師評鑑項目,已不稀奇,一名64歲私立科大教師,近日因評鑑沒過被資遣,他痛批資遣成了學校主管階層的「業績」,「評鑑治校」已經走火入魔。部分私立大學教評辦法「一年多修」,教師疲於轉變研究重心生涯規畫被打亂,如何避免評鑑制度成了權力鬥爭工具?教團提出一招。

教師評鑑成為部分大學裁員、扣薪、懲罰手段,過去就有教師投訴到教育部,但亂象依舊未完全解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鑑亂象/私校省成本狠刁教師通過率 要師捐錢拚考績

教師評鑑成為大學裁員、扣薪、懲罰手段?據調查,2023年有兩所私校全校教師評鑑未通過率高達七成三和四成,甚至有私校祭出大刀,每年要有一成教師不及格。還有學校要求老師捐錢或募款,將捐贈金額「鑑價」,或不支領超授鐘點費換取評鑑集點加分。過去有教師投訴到教育部,為何至今仍是如此猖狂濫用?

台大教師因無法升等而離開的比率低於0.8%,有人建議參考美國史丹福大學設定嚴格淘汰率,要求每門課要有10%修課學生拿F,同時淘汰同比例的不適任教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教海豹/台大教師淘汰率應1成?教授怕重演南韓悲劇

據台大校方統計,台大教師因無法升等而離開的比率低於0.8%,有一說認為新陳代謝太低,進而影響大學世界排名,建議參考美國史丹福大學設定嚴格淘汰率,例如要求每門課要有10%修課學生拿F,同時淘汰同樣比例的不適任教師。 但也有教授認為,台大的環境沒優秀到讓人拚死拚活都要待下來。更有人提醒手段若太激烈,恐重蹈韓國科學技術院 (KAIST)2011年悲劇。

據台大校方統計,台大大學部學生退學率約1.5%,老師的離職率約0.8%,台大老師因無法升等而離開的比率,比0.8%還低。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教海豹/台大師生淘汰率低影響排名?怎打造精英部隊

台大在世界大學排名衰退,充斥「溫情」主義的台灣高教,如何打造精英「海豹部隊」?學者認為,台大等頂大師生淘汰率均低,教育界逆淘汰沒有追求「頂尖」的欲望。 不過,若一定要「取捨」,大學究竟須提升淘汰率爭取高排名,還是應包容學者暫時的「帳面績效低落」?

國家衛生研究院是國內唯一擔負著「任務導向」專責醫藥衛生的研究機構,定位是政策輔助單位,研究員們必須維持高水準的論文產出,且符合政策。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審查之戰/研究員被迫獻心臟 智庫升等續聘審查不正義?

國內學界升等續聘審查如何符合公平正義,各方說法不一。在政府經費越來越少的窘境下,「任務導向」的論文要求,可能讓智庫研究員們「獻出心臟」?國家衛生研究院前院長梁賡義表示,國衛院的升等一定不一樣,否則不可能把願意投入任務導向研究的人才留下來。...

國家衛生研究院副研究員,認為續聘審查有瑕疵,與國衛院展開法律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審查之戰/國衛院研究員遭資遣 緊咬兩點告贏老東家

一名在國家衛生研究院工作16年的副研究員K,被認定無法勝任工作被解聘,K認為續聘審查未送外審,疑有動手腳空間,與老東家對簿公堂,法院最後判決「僱傭關係存在」;傳聞還有兩人同樣被離職,打算提告;是國衛院升等審查制度有問題?還是勞資資遣程序錯誤引發爭議?法界學者提出忠告。

最近學界流行、去年創立的新科學家排名「ScholarGPS」, 得以看出研究者長期跟近期的耕耘成果,台大教授感嘆,一輩子的研究是否就「蓋棺論定」?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頂尖科學家/新排名竄起 台大教授上榜為何不寒而慄?

最近學界流行、去年創立的新科學家排名「ScholarGPS」,得以看出科學家的長期跟近期研究成果,然而上榜的台大教授卻對排名「不寒而慄」,感嘆一輩子的研究,是否就此「蓋棺論定」?到底要如何看待各式排名?資深學者指出,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的是持續力。

國內臨床醫學領域排名第四名的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說,排名的背後都是一個團隊,他很珍惜團隊的「新血」。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頂尖科學家/如何避免夭折?台大醫高嘉宏:加入大團隊

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國內臨床醫學領域排名第四名的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說,排名的背後都是一個團隊,他理解年輕助理教授兼顧臨床,又要面對發表論文、限期升等壓力,如何避免「夭折」?他以過來人傳授經驗法則,此外,傳承很重要,創新也很重要。

台大在2025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已經退步到172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高教危機因日趨3化 台大世界排名172已「很好」?

台大在2025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衰退到172名。為何主事者高歌戰果,年輕教授疲於奔命,大學排名卻直直落?頂大教授說,台灣高教出現危機,其中原因恐是日趨「3化」。 美國台籍學者則說,台大經費少、教授薪水低,不能期待50公斤的台大在拳擊賽中打贏70公斤的港大,有172名已經「很好」。

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台大今年退步20名,排第172名。有台大教授指高教資源不足,連研究室、實驗室的冷氣都要老師自費裝,台灣高教根本「CP值太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大世界排名跌 教授揭自費裝冷氣「CP值超高」該偷笑

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台大今年退步到第172名。台大醫學院教授直指國家帶頭壓榨高教,台大連提供像樣的高教基礎建設都做不到,連教師研究室、實驗室的冷氣都要老師自費裝,許多台大教授也抱怨台灣高教經費遠不及鄰近國家;難道就是台灣高教「CP值太高」,才讓台大一再與世界百大無緣?

師生比不佳近年已成為不少大學的煩惱,日前台大資工系114學年卻因師生比未達標,罕見遭到教育部砍名額,示意圖,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防師生比超標遭減招 大學玩起師資輪調大風吹

師生比不佳近年已成為不少大學的煩惱,聯合報日前報導台大資工系114學年因師生比未達標,罕見遭到教育部砍名額。學界知情人士指出,師生比查核其實「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系所常用「調配、輪調」師資的方式,規避連2年師生比超標的減招紅線,不過學界也感嘆,歸根究底還是近年學生數膨脹、教師又難聘,學校和教育部都很為難。

年輕學者如何突破馬太效應,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傳授心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頂尖科學家/年輕學者怎突破馬太效應 陳亮恭傳授秘訣

許多年輕助理教授為衝業績,淪陷掠奪期刊追逐高分。如何跳脫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如何在繁忙臨床與行政工作中持續做研究?「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國內臨床醫學之首陳亮恭,傳授個人獨家秘訣。過去數年,循此「不二法門」,陳亮恭團隊每年有一到兩篇研究論文,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JAMA或Lancet系列。

陽明交大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陳亮恭。記者蘇健忠/攝影

頂尖科學家/陳亮恭蟬聯全球前2% 仍深陷找經費迴圈

連5年蟬聯「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台灣臨床醫學領域第一,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卻說,此排名也凸顯出在「小確幸」的台灣學術界「僅求有」的警訊,他投入高齡醫學領域,從一個人的武林到組成30人的團隊,至今仍深陷找經費的迴圈。高齡化社會來臨,高齡醫學能比照智慧醫療,「框」一個大型研究計畫預算,扭轉老化過程嗎?

一所大學的研究論文配比應該為何?多年入榜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表示,大學只有1.5%的論文是獨立發表,還算是一所大學嗎?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頂尖科學家/學匠充斥 台灣能培養下一個數學家張益唐?

中研院院士張益唐「30年磨一劍」,到了58歲發表一篇論文,解開數學界幾百年難題,一舉揚名世界,這類學者在台灣生存得下去嗎?有學者直言,台灣目前政策只會練出一群「學匠」;一名甫從國內私大退休的北京大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曝,原本任職的學校曾請他發表文章時同時掛上其它私立醫學大學,都被他拒絕,也因此少賺很多錢。

今年從某私立大學副教授退休的北京大學長江學者何玉山表示,當他被列入「前2%科學家」科學研究科學家之首時,還要面對台灣學術界的羞辱與霸凌。示意圖非當事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頂尖科學家/全球前2%的他6次升等未過 嘆研究要進棺材

史丹福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的終身影響力排行榜,以論文引用次數等做為評鑑指標,全球高被引學者、台灣唯一連五年位居全球「科學研究(Science studies)」領域科學家之首的何玉山,卻感嘆自己長年受台灣學術界羞辱,不斷提出升等正教授被退,自己與台灣有如平行時空,「我還有很多革命性的點子一直未能發表,要帶進棺材了」。

受少子化影響私立大學編制近年縮減,專任教師多遇缺不補。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任教師驟減、轉跳國立大學 私大祭彈性薪資留人

少子化,許多私立大學近年招生壓力大,經營困難,科系整併毫不留情,根據最新統計,淡江大學、文化大學專任教師均減少逾6%,少了數十名專任教師,部分私立科大震盪更劇烈,青壯派教授紛紛轉跳國立大學找出路。教團批,教育部既然補貼私立大專校院學生學雜費,不應讓學生受次等教育品質。

一名大學兼任教師表示,過勞絕境專屬於新進教師,根本原因在於學界的評鑑和升等制度,量化指標僵化。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助理教授過勞放棄研究 想破升等條款靠時間安排二分法

年輕教師過勞主因是7年限期升等,為衝「業績」拚命投稿,大學校長則發現,中後段國立大學的助理教授,已漸漸放棄研究。有校長建議年輕教師,教書前幾年不要兼職、不要兼行政,他傳授時間安排二分法,拚升等較有效率。

少子化下,大學教師發現,研究生素質降低,指導起來越來越辛苦,加上大學部教學負擔也增加,年輕教授過勞,研究成效卻有限。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授過勞大學排名卻退步 校長曝另一條路徑升等較容易

少子化下,大學教師發現,研究生素質降低,指導起來越來越辛苦,加上大學部教學負擔也增加,年輕教授過勞,研究成效卻有限。中央研究院院士葉均蔚直言,大學近年強調多元化及國際化,教師總工作量更大,世界排名卻退步。大學校長透露,雖然現在有多元升等管道,但對新進教師而言,走「這個」路徑升等比較有效。...

大學教師爆肝、過勞,還有教授用「頂級社畜」自我催眠,背後涉及整體民族性、社會氛圍、價值觀和體制的複雜問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頂大教授自我催眠「頂級社畜」 健檢一堆紅字享受過勞

有助理教授時平均一天只睡4小時,更有私校要求新進教師四個學期內開出16門不一樣的課程。學者的犧牲奉獻配上「病態」的制度,爆肝、過勞,健康檢查幾乎都紅字;台大前校長管中閔提醒身體第一,沒了健康,任何研究卓越都是一場空,但許多學者總是將工作擺在健康前面,還有頂大教授自嘲是「頂級社畜」,彷彿享受「犧牲」,形成一股不健康的集體潛意識。

國研院科政中心調查,台灣頂尖大學的助理教授,平均每周工時近60小時,且未滿35歲年輕教師每周工作天數明顯高於資深教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頂大助理教授周工時60小時被低估?學者:像當兵磨練

學術工作是易過勞的行業?國研院科政中心調查,台灣頂尖大學的助理教授,平均每周工時近60小時,且未滿35歲年輕教師每周工作天數明顯高於資深教師,但有頂大教授直指60小時被低估了。台大前校長管中閔說,研究這件事很難用時數來界定;有學者則認為,就像當兵,壓力也是訓練。

建國中學數理資優班畢業的鄭竣陽,捨棄QS世界大學排名第8名的新加坡國立大學約新台幣500萬的全額獎學金,選擇留在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圖/鄭竣陽提供

流失台生/棄星國名校500萬獎學金 建中資優生選台大

險些成為流失的台生!建國中學數理資優班畢業的鄭竣陽,同時錄取星國名校和台大資工,星國名校還提供500萬全額獎學金,他發現國外大學看的是學生的備審資料,非在校或大考成績,對學生相對友善。面對人才外流,台大國際長袁孝維說,台灣各大學能做的就是提升自己,讓教學、研究及環境更跟得上國外學校水準。

近年每年約1%的高中畢業生出國念大學且逐年漸增,建國中學每年大約3%學生出國,顛峰時期甚至高達1成。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流失台生/升學制度老是突襲 高中生上醫科先出國留學

教育部統計,近年每年約1%的高中畢業生出國念大學且逐年漸增,建國中學每年大約3%學生出國,顛峰時期甚至高達1成。 政大教授姜世明指出「台灣升學途徑常常會突襲學生」,多元升學管道仍隱藏可能存在的機會不平等,造成優秀學生未必能依其努力及程度,獲得其相稱的大學科系錄取。

110學年就讀STEM領域的女大生約25%,而女性教授僅11%,女性人才流失嚴重。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解決女科研人才流失 大學招聘教師面試 別問錯問題

110學年就讀STEM領域的女大生約25%,而女性教授僅11%,女性人才流失嚴重。專家分析,大學理工科系幾乎未能落實性別友善招聘步驟,面試常出現NG問題,建立友善招聘流程是女性留才重要第一步。

2019到2020學年中,美國只有四分之一學區的教育局長是女性,且相較於同職位的男性,薪資平均低了12%。圖為史丹福大學校園。美聯社

女教授年薪比男教授少50萬 全球高教陷「玻璃天花板」

國教院一份各國女性學術人才性別隔離現象研究,發現高教職涯男、女性在領導職位、高學術職位、薪資,以及研究和出版品數量等,至今仍未有「公平成果」。這道看不見但又真實存在的「玻璃牆」,能有因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