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Freepik)
「我們看到在2019年成長將減緩,
後金融風暴時代的擴張期已經進入最後階段」,
貝萊德投信在今年4月才公布的2019年投資展望報告裡,
短短幾句就為今年局勢定調。
尤其在2018年受到貿易戰
與美國聯準會(Fed)貨幣政策收緊等逆風影響下,
台股第四季下跌11%,全年收黑8.6%,
寫下虎頭蛇尾的一年,更讓市場普遍瀰漫守成氛圍。
但市場表現出乎專家意料之外,
光是今(2019)年第一季台股就大漲913點,
漲幅9.3%,寫下2013年以來最佳表現。
美股也不遑多讓,第一季大漲13%,
創下09年以來最佳表現。
但2018年虎頭蛇尾的劇本是否再次重演,
讓資金行情最終變成懸崖邊的榮景?
淺碟+散戶比例高,不理性行為多
要解答這個問題,
首先要回過頭來了解台股加權市場的特性。
簡而言之,台股有兩個特性:
其一,屬於淺碟型的市場,
市場規模小、成交值高、
容易受到訊息或是大戶動作影響;
其二,台股投資來源以自然人,
也就是俗稱的「散戶」居多。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
2018年上市櫃股票總成交金額37.8兆元,
散戶比重達6成。
這兩個特性綜合下來的結果,
就是市場不理性的交易行為較多,
面對往往只有短期衝擊的國內外政經雜訊,
資金反應之猛烈遠大於消息本身對市場的重要性。
如果投資者能夠穩住陣腳,不急於追高殺低,
往往能省去不少無妄之災。
以研究「不理性行為」聞名於世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塞勒(Richard Thaler),
就曾在2017年接受專訪時就警告,
「人類最大的錯誤就是過度自信,高估自己的投資眼光。」
克服投資人性面弱點,不能單靠投資工具
要克服人性在投資面上的弱點,
有人提出指數型投資,
藉由投資追蹤大盤或是指數的ETF,
既能參與整體或是特定市場,
也能減少選股上的潛在謬誤。
以台灣知名度最高的ETF,
元大寶來台灣卓越50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簡稱0050)為例,
就是追蹤台灣50指數,成分股涵蓋台灣市值前50大公司,
並且按照市值比例分配。投資0050,
就等同於一口氣購買這前50大公司的股票。
過去5年年化報酬率超過9%,
成為不少股民眼中優異的投資標的。
但0050背後卻存在不可忽視的隱憂,
首先目前每股超過80元的股價,確實處於較高的位置。
其次,雖然一口氣將投資標的擴大到前50大公司,
但是光是前10大公司佔比就超過6成,光是台積電就超過30%,
換句話說,單靠0050還是具有過度集中的問題。
透過基金團隊把關,克服投資人性謬誤
因此,如果我們重新檢視問題本身,
也就是要解決投資人基於人性上的不理性,
事實上透過基金團隊協助,也是普遍常見的方法。
事實上,就連前述諾獎得主塞勒自己本身,
就與人合夥成立資產管理公司,
由塞勒提供行為財務學上的建言,
成立兩檔美股基金。
也就是說,選擇基金時除了參考市場熱門趨勢之外,
應該也要選擇能夠克服市場逆風,
並且有堅實投資信念的團隊。
以今年一口氣榮獲《理柏台灣基金獎》
新台幣靈活混合型基金三、五、十年期獎三冠王屬的復華人生目標基金為例,
除了基金本身透過股票與債券的靈活配置,
達到分散投資的效果,其背後的投資研究團隊,
更結合多年的全球股債投資經驗,
以及各種系統化的投資指標,
可克服人性過於自信的弱點。
總結台股、ETF與基金三者差異,
台股雖然在今年第一季表現強勁,
但是屬於淺碟型市場,
不論是透過ETF、權證或是個股買賣參與,
都應該注意到市場波動性較高的特性。
ETF市場可以參與台灣以及其他國家的市場,
但是指數編製的方式,往往也會影響到獲利表現。
最後在基金方面,團隊能否能貫徹投資哲學與紀律,
達到解決人性弱點,避免追高殺低的投資謬誤,
則是投資人在投資基金之前應該要做的功課。
好團隊讓基金克服投資人性弱點,打敗大盤
報酬率 |
3年 |
5年 |
10年 |
|
復華人生目標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
17% |
29% |
75% |
|
台股加權指數 |
11% |
21% |
50% |
|
元大台灣卓越50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
10% |
21% |
55% |
|
資料來源:Lipper,2009/2/28~2019/2/28 |
|
|||
試算條件:每月起始日投入10,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