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
」 營養師 黎雨青 陳嫚羚 熱量 外遇 網紅 食物 蔬菜 名醫 糖尿病「6種地雷早餐」肥又傷身! 營養師分享4原則:別一大早就在吃油
長期吃錯早餐小心對身體造成負擔!營養師李婉萍分享6種常見的早餐地雷,衛教哪些食物正在悄悄破壞健康!同時也透露如果早餐想吃得健康,可以遵循避免單一營養素、加工食品、精緻醣類等「4大原則」。李婉萍近日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以下6種常見的早餐地雷:煎餃:雖然裡面有包菜包肉,但為了多汁好吃,內餡多以肥肉為主,再用油去煎,根本一大早就在吃油!一顆煎餃熱量大約50至60卡。建議搭配豆漿,增加蛋白質更均衡。燒餅油條:燒餅在製作時會抹上許多酥油,油條則是經過反覆油炸,兩個合在一起就是高碳+高油,一份熱量就可能超過500卡!建議改吃燒餅夾蛋+生菜,熱量直接少一半!飯糰:糯米是高GI食物,早上吃容易血糖飆升,內餡的肉鬆、油條、酸菜也都是高鈉、高熱量的加工食品。一顆飯糰熱量大約是600卡。建議已經爆卡就不要配飲料了,也可以去掉酸菜熱量更低。鐵板麵:麵條也是高GI食物,早上吃會使血糖飆升,醬汁裡有大量調味料、太白粉,也是高油高糖的地雷早餐。一份的熱量大約有400至500卡。建議加一顆蛋營養更均衡,或是備註醬少。奶酥厚片:奶酥主要是由奶油、糖混合而成,加上碳水爆炸的厚片麵包,營養素非常單一(澱粉+油脂)。一份的熱量大約是300卡。搭配牛奶增加蛋白質與鈣質。玉米脆片+牛奶:玉米脆片加工程度高,營養流失也多,許多廠商都會額外添加大量的糖,看似健康其實是真正的隱藏地雷!建議搭配水果一起吃,增加纖維!此外,李婉萍也透露早餐想要吃得健康,務必牢記以下4大原則:避免單一營養素,至少要含有3種食物搭配,例如:全榖雜糧+豆魚蛋肉+蔬果。避免選擇加工食品,例如:熱狗、香腸、火腿等,加工食品往往高鹽高油,也容易流失營養。避免精緻醣類,例如:白吐司、麵條、玉米脆片等,高GI值容易導致血糖升高,早上吃可能會讓一整天都精神不好。飲品搭配以原味、無加糖為主,例如:鮮奶、無糖豆漿、黑咖啡,減少飲料的糖分攝取,補充蛋白質與鈣。
萁媽當二廚陳隨意大讚比老婆好 被開玩笑道「要回去離婚嗎」
女性棚內資訊節目《上媠ê花蕊》新一季全新改版《幸福好厝邊》,由原班底王中平、梁佑南、陳隨意、萁媽、柯大堡、terry江振愷與營養師余朱青攜手主持。眾人齊聚節目架構的「幸福里」,變身社區居民,分別代表著社會不同的小人物,鄰里間互相分享廚藝、生活撇步、健康養身、美麗保健等各種類型的生活資訊,更設計運動小單元,讓大家跟著鍛鍊身體。製作人武曉蓉也提到:「七位主持群雖然是虛構的社區代表人物,但主持人們呈現最真實的自己與生活體驗,每個人個性不同,表現的方式也不一樣。」在錄影時,主持群的情緒也時常跟著主題人物淚流滿面或展現欣慰微笑。廚師出身的陳隨意,除了是台語歌手,現在更是和老婆謝宜君在彰化經營做團膳,在節目中也分享他的好手藝。公視台語台女性資訊節目《上媠ê花蕊》,在新一季改版《幸福好厝邊》。(圖/公視台語台提供)首集找來萁媽當「二廚」,看著桌上三隻完整大雞腿,萁媽還以為隨意師要偷懶,原來是要教大家將拜過或冰過的雞腿,變成一道新料理「涼拌燒雞」。在最後準備盛盤時,萁媽將擺盤好的小黃瓜弄亂,當下陳隨意哭笑不得,知道自己闖禍的萁媽,邊重新擺盤邊自嘲是外行的,沒想到陳隨意卻稱讚她:「不會啦,你已經比我老婆好很多了。」萁媽眉開眼笑地反問陳隨意:「這樣喔,那你要回去離婚嗎?」讓陳隨意差點招架不住。新一季《幸福好厝邊》也即將播出,談到上一季節目與觀眾的互動,製作人武曉蓉分享,來到幸福里的來賓們因為節目的播出,也獲得觀眾的共鳴:有的文旦賣得更好、自製的肉粽或辣椒醬的銷量增加,紛紛來電表示感謝。製作人武曉蓉也期待新一季能與觀眾多一點互動,例如請觀眾提供「生活小撇步」影片、敲碗隨意師出什麼菜色,或者邀請汗操師Terry到哪個社區一起做運動等,希望能走進觀眾的生活。《幸福好厝邊》將於12月4日起,每週三晚上9點公視台語台首播。Terry將走進社區,帶大家鍛鍊身體。(圖/公視台語台提供)
網傳「超商麵包很傷身」? 事實查核中心發文闢謠
近日網路上莫名多出很多人拍攝影片,指稱「千萬別吃超商麵包,因為含有脂肪酸甘油酯和麥芽糊精,對健康有害」,並指超商麵包能放三天不壞都是因為這些添加物。但後續事實查核中心也就此詢問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及「好食課」執行長、營養師林世航均等人,證實這就是一起毫無根據的網路謠言。事實查核中心在官網發文表示,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及「好食課」執行長、營養師林世航均表示,脂肪酸甘油酯和麥芽糊精都是合法添加物,並沒有防腐作用。脂肪酸甘油酯是一種乳化劑,能幫助油水融合,使麵糰更加柔軟,而麥芽糊精則是一種澱粉的半消化物,有助於麵糰發酵膨脹。營養師指出,這些成分在麵包中的用量極少,正常飲食下並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肇文進一步表示,網傳說法中提到麥芽糊精會導致血糖快速上升,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這些說法並不精確。血糖上升的主要原因其實是麵包的主成分——麵粉,而非麥芽糊精。而且麥芽糊精在麵包中的占比非常低,一般人在正常飲食下不會攝取過量。針對網傳影片中提到的添加物,大豆卵磷脂也被列出。營養師林世航說明,大豆卵磷脂在麵包中主要作為乳化劑,由於其使用量極少,因此才需要加入少量的麥芽糊精填充,以方便使用。他也強調,這些添加物在食品標示中都會按照用量多寡依序列出,從網傳的超商吐司成分來看,麥芽糊精的排序在最後,代表其用量極低,並不是引起血糖反應的主要因素。此外,針對影片聲稱超商麵包能保存2至3天是因為添加了這些成分,營養師黃淑惠則指出,實際上,超商麵包能保存較久的原因是包裝時加了氮氣來抑制細菌孳生,而非脂肪酸甘油酯或麥芽糊精的作用。這兩種成分都不具防腐效果,因此與麵包的保存期限無關。營養師黃淑惠也提到,雖然脂肪酸甘油酯屬於反式脂肪,麥芽糊精也屬於小分子澱粉,這些成分可能會導致血糖快速上升,但實際情況並不像影片中誇大的那樣可怕。營養師黃淑惠也建議,民眾只需注意飲食多樣化,不要每天食用同一類食物,例如早餐不要總是吃麵包,可以選擇烤地瓜、全穀類等替換,就不至於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50歲婦腹痛以為腸胃炎 電腦斷層竟罹癌…腹壁都是腫瘤
一名50多歲女子因為腹痛就醫,醫師診斷是腸胃炎,但吃了一周藥還是感到疼痛,抽血、超音波都沒異狀,經過電腦斷層掃描才發現,腹壁都是腫瘤細胞,她已經罹患卵巢癌。女子罹患卵巢癌。(圖/翻攝YouTube頻道醫師好辣)肝膽腸胃科醫師葉秉威在《醫師好辣》節目中說,女子說她拉肚子又肚痛,所以他就想應該是腸胃炎,如果吃藥好了不用回診,但患者一周後還是覺得痛,安排抽血和超音波檢查。葉秉威說,2到3周後,病患才回診,因為她覺得症狀好8成,還是想說抽了血就看報告,抽血都正常,但肚子有一個壓痛點,他才建議患者要做進一步的檢查,做了電腦才發現,她是卵巢癌合併腹膜轉移,卵巢腫瘤轉移到腹壁,腫瘤造成轉移痛,才導致這症狀。婦產科醫師鄭丞傑指出,卵巢癌存活率很低,但發現都太晚,「現在幾乎70%以上是第3期、第4期了」,因為初期症狀有下腹脹、輕微疼痛等,只要願意就醫都能即早發現,存活率提升。營養師夏子雯也說,朋友下腹痛去照腹產科,去婦產科照超音波,才發現是巧克力囊腫,所以如果女生會痛一定要去檢查。據癌症學苑指出,卵巢癌的發生率在台灣不斷上升,15年內增加2倍以上,每年多1300名新個案,卵巢癌5年死亡率60%,佔癌症死亡率第5,是婦科癌症的頭號殺手。
天冷進補注意!營養師曝「羊肉爐熱量表」 2地雷鈉含量爆表
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立冬」上月17日到來,表示冬季正式開始,近日天氣也逐漸轉冷,許多民眾紛紛開始進補,同時也有許多眉角需要注意,否則一不小心恐怕會影響身體健康。營養師高敏敏表示,最近不少人開始吃羊肉爐,經常會喝下好幾碗的湯,連肉片都要涮上厚厚的醬料,不知不覺中吃進過多的鈉、熱量。高敏敏在臉書粉專表示,羊肉含有維生素、礦物質、支鏈胺基酸等營養,是冬天鍋物常出現的肉類,建議可挑選少油部位,例如前腿肉片、腰脊肉等,都是相對脂肪含量低的部位;她也提醒,「吃羊肉爐經常會喝下好幾碗的湯,連肉片都要涮上厚厚的醬料,小心不知不覺中吃進過多的鈉、熱量」。營養師公布羊肉各部位的熱量,分別是山羊帶皮肉塊164大卡、五花火鍋肉片252大卡、小羊脊肉143大卡、山羊後腿肉片170大卡、羊肉爐醬料128大卡、羊肋排260大卡,以及山羊前腿肉片123大卡。高敏敏強調,除了選擇熱量較低的肉類,烹調方式也很重要,盡量以川燙、乾煎為主,偶爾可以使用烤、滷等方式,「總而言之,愛吃肉不是錯,但是要記得為自己的健康安全做把關。除了攝取肉量也不要忘記搭配蔬菜水果,這樣才是營養又均衡的一餐,下次點餐再也不用猶豫不決啦!」
網傳「超商茶葉蛋」引過動症? 營養師:有9食物更需注意
近日有報導指出,便利商店的茶葉蛋可能會導致小孩過動,原因是煮茶葉蛋時會加入含有焦糖色素的醬油,而焦糖色素中的一種被認為可能增加兒童過動的風險。不過,婦孕幼童營養師蘇妍臣表示,這樣的擔心可能有些誇大,必須正確認識焦糖色素的分類與其影響。蘇妍臣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焦糖色素有四種類型,包括普通焦糖(Plain caramel,INS No. 150a)、亞硫酸鹽焦糖(Sulfite caramel,INS No. 150b)、銨鹽焦糖(Ammonia caramel,INS No. 150c)以及亞硫酸-銨鹽焦糖(Sulfite ammonia caramel,INS No. 150d)。其中,亞硫酸鹽焦糖和亞硫酸-銨鹽焦糖因含有亞硫酸,可能在對亞硫酸敏感的個體中引起過敏反應或氣喘,但這並不代表所有孩子都會因此過動。實際上,只有在體質特別敏感的兒童中,亞硫酸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並且導致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等問題。而根據一項對335名兒童的大型多中心研究,僅有2-7%的兒童因食品添加劑不耐受而出現過動症狀,並且其中大多數本身就有皮膚過敏的情況。因此,對於沒有亞硫酸過敏的孩子來說,偶爾食用含有微量焦糖色素的茶葉蛋,其實不至於引發過動問題。蘇妍臣也提醒,相比之下,家長應更關注其他可能含有更多亞硫酸鹽的食品,例如孩子們常喜愛的蒟蒻、果凍中的動物膠,以及用樹薯粉製成的珍珠、蚵仔煎、芋圓、地瓜圓等食物。這些食品中可能含有更高濃度的亞硫酸鹽,對於有過敏體質的兒童來說,潛在風險更高。蘇妍臣也提到,目前台灣的規定是,無論是哪一類的焦糖色素,食品標示中只需標示「焦糖色素」,不需特別說明其具體種類,這使得家長更難判斷其中是否含有可能致敏的成分。
吃隔夜菜注意! 營養師示警「這3樣食物」:不該重新加熱
不少人為了不浪費食物,會將剩菜加熱再吃。專家示警,3樣食物永遠不應該重新加熱,因為它們會帶來健康風險。根據《紐約郵報》報導,營養師巴拉(Harini Bala)表示,菠菜含有硝酸鹽,在高溫下,例如重新加熱時,硝酸鹽會轉化為亞硝胺,這是一種與癌症有關的化合物。巴拉曾多次在影片中呼籲,「請不要重新加熱菠菜,煮熟後立即食用。」第二是茶,巴拉指出,當重新加熱時,茶的抗氧化特性會被破壞,導致苦味的單寧(tannins)含量會增加,茶葉中的任何「休眠細菌」,都會在重新加熱後變得「活躍」,對消費者構成健康風險。巴拉也示警,除非是烹飪後2小時內存放在冰箱內的密封容器中,否則不要重新加熱米飯,因為如果超過2小時,會增加危險細菌在食物中繁殖的風險,「如果你早上煮的飯,晚上才把它存放在冰箱,接著隔天吃,就很有可能形成蠟樣芽孢桿菌(Bacillus cereus)。蠟樣芽孢桿菌是一種細菌,通常會影響澱粉類食物並導致食物中毒,通常被稱為「炒飯症候群」,這是一種嚴重疾病,在極少數情況下會導致死亡。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統計,每年估計有63400起蠟樣芽孢桿菌中毒病例,症狀通常包括胃痙攣、噁心、嘔吐、腹瀉和發燒。
蔬菜吃出病1/「當季養生食材」竟致甲狀腺低下? 抗氧化青菜也藏地雷
蔬菜一向被視為健康的代表,但若不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時反而會吃出毛病!一名36歲女性吃下大量白蘿蔔後,竟被診斷出甲狀腺功能低下,專家告訴CTWANT記者,擁有「抗癌青菜」美名的青花菜同樣也會影響甲狀腺功能。為何這些養生食材會致病?關鍵正是碘攝取量不足。36歲的陳小姐(化名)近日突感精神不濟、整天疲憊不堪,就醫後檢查出甲狀腺功能低下,原來陳小姐平時食用不含碘的玫瑰鹽,長期碘攝取不足導致甲狀腺濃度下降,再加上最近親友贈送醃漬的白蘿蔔,陳小姐短時間內吃下大量生蘿蔔,因此才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十字花科類蔬菜如白蘿蔔、花椰菜、大白菜和甘藍是國人常吃的食材,一向被認為有益健康,但實際上,也可能帶來不良影響。」營養師程涵宇說,十字花科蔬菜含有葡萄糖苷,吃下肚後經過酶解會產生異硫氰酸鹽,具有抗氧化、抗癌功效;但其他成分如吲哚類葡萄糖苷則會分解為致甲狀腺腫物質、硫氰酸鹽,可能抑制甲狀腺素的生成。程涵宇說,如果平時碘攝取量不足,例如不吃碘鹽或海藻類食物,並且又大量生食這類十字花科蔬菜,例如生白蘿蔔,就可能影響甲狀腺功能。「但十字花科蔬菜中,還是有風險高低的差別。研究顯示,194 μmol(微莫耳)的致甲狀腺腫物質會讓阻止甲狀腺吸收碘,但77 μmol則無此影響。」舉例來說,羽衣甘藍、球芽甘藍含有較高的致甲狀腺腫物質,而大白菜、花椰菜、青江菜含量較低。程涵宇強調,在一般情況下,食用十字花科蔬菜病不會有健康疑慮,「首先要生食才有風險,例如醃蘿蔔、泡菜;其次要吃下極大份量,例如一天吃下1公斤的羽衣甘藍,且持續數個月;不只如此,還要身體點攝取不足才會致病。」青花菜含有極佳的抗氧化力,但較容易引發脹氣,建議細嚼慢嚥,同時勿搭配碳酸飲料。(圖/123RF)不過,若是消化系統較為敏感,十字花科蔬菜的確容易造成脹氣。程涵宇解釋,因為十字花科蔬菜含有較高的纖維和低聚糖(發酵性寡糖、雙糖、單糖和多元醇),這些非可溶性纖維不易消化,會在大腸中發酵產生氣體,進而導致脹氣:十字花科蔬菜富含非可溶性纖維,這些纖維在腸道中不易消化,會在大腸中發酵,產生氣體,導致脹氣。程涵宇建議少量吃、慢慢吃,同時避免搭配碳酸飲料,就能減少脹氣機率。另外,蒸煮的烹調方式可抑制十字花科蔬菜產生的酵素芥子酶,也能減少引發脹氣的可能性。如果脹氣情形嚴重,也可改吃其他類型的深綠色蔬菜如菠菜,一樣可攝取豐富纖維。
蔬菜吃出病2/這4種蔬菜會悄悄「製毒」? 專家分析破解之道
一名家庭主婦吃下清炒綠金針後,不斷上吐下瀉持續近4小時,就醫後才知道新鮮金針所含的秋水仙鹼吃下肚後會轉化成有毒物質。專家告訴CTWANT記者,除了金針之外,四季豆、茄子、竹筍本身都含有天然毒素,若生吃下肚後就會產生中毒反應,甚至會致命,破解之道就是充分加熱破壞毒素。34歲的張太太上市場買菜時,熟識的菜販介紹她購買綠金針,並推薦搭配薑絲一起清炒,張太太回家烹調果然十分美味,但半小時後卻開始感到反胃噁心,同時伴隨嚴重脹氣和疼痛,後來張太太開始嘔吐、接著拉肚子,就這樣反覆折騰了4小時。就醫後,張太太才知道金針花中含有秋水仙鹼,吃下肚會變成有毒物質,才造成她的不適反應。「很多人認為蔬菜是健康食物,不會聯想到『毒』,但其實許多蔬菜都含有天然毒素。」營養師程涵宇表示,金針花所含的秋水仙鹼本身無毒,但在進食後約30分鐘至4小時,經胃腸道吸收後,它會在體內氧化成有毒物質「氧化二秋水仙鹼」,進而引發中毒。中毒症狀可能包括腸胃不適、腹痛、嘔吐、腹瀉,甚至可能導致頭暈昏眩。程涵宇說,食用新鮮金針花之前,要先用水浸泡1小時以上,最後用沸水燙熟煮透,這樣可使金針花中的秋水仙鹼在烹煮過程中被破壞,從而去除毒素,避免食物中毒。而一般市面上販售的乾金針,因為在乾製過程中已經破壞了其中的毒素,因此食用時無需過度擔心。由於金針花採摘後會慢慢變成深褐色,部分廠商為了維持乾金針的顏色可能會添加亞硫酸鹽。「亞硫酸鹽為合法食品添加物,但用量以二氧化硫(SO2)殘留量計為4.0 g/kg以下,過量的亞硫酸鹽會造成人體過敏,甚至可能引發氣喘。」因此程涵宇建議不要選購顏色太鮮艷的乾金針,可優先選擇包裝上貼有「溯源標章」或「台灣金針」標章之金針乾製品,並且儘量選擇包裝完整且有清楚標示的產品。生竹筍進入消化道後可能會釋放高毒性的氰酸,醫師建議一定要煮熟再吃。(圖/報系資料照)另外,竹筍也需特別當心,程涵宇表示,竹筍含有氰甙化合物(cyanogenic glycoside),當經過加工或消化等外力破壞時,容易釋放出具有高毒性的氰酸(HCN)。若竹筍未煮熟而食用,中毒症狀可能在數分鐘內出現,包括喉道緊縮、噁心、嘔吐、頭痛等,情況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死亡。另外也不能生吃的還有四季豆、茄子。「四季豆的生豆中含有凝集蛋白,若未煮熟可能引起腸胃不適、腹瀉、發燒等。茄子則含有茄鹼,吃多可能造成咽喉部搔癢,充分加熱,可以分解茄鹼。」程涵宇說,茄子所含的茄鹼是一種有毒的生物鹼,主要分布在茄子的果實的皮與種子中,生吃還可能會引起消化不適、噁心、嘔吐等症狀。若食用超過一定量的生茄子(如每公斤體重大約攝取3至6毫克的茄鹼),可能會出現中毒症狀,例如噁心、嘔吐、腹痛或頭暈等。不過,以60公斤的成人為例,就算生吃茄子也要吃到近2~3公斤,才會有中毒症狀,因此不必過度擔心。營養師程涵宇表示,要一口氣生吃下近2~3公斤的茄子才可能引發中毒反應,因此不必過度擔憂。(圖/程涵宇提供)
蔬菜吃出病3/醫苦勸「這族群」少吃青菜 不聽話恐猝死
蔬菜含有豐富纖維質、維生素,可促進腸道健康與代謝,總被視為健康食物,但這樣的道理卻不適用於腎臟病患,醫師向CTWANT記者透露「我都勸他們少吃一點蔬菜!」因為蔬菜中含有豐富的鉀離子,恐造成腎臟病患心律不整,甚至可能因此猝死!一名40歲男子患有腎臟病卻不自知,因為近來容易疲勞、胃口差,所以想趁機調整飲食,謝絕所有澱粉、只喝蔬菜湯,大約2周後他因胸悶、喘而就醫,檢查發現男子下肢浮腫、腎病變、高血鉀,差點就併發多重器官衰竭而喪命。「對一般人來說,多吃蔬菜是很好的,但對腎臟病患而言就剛好相反,我常常都要提醒他們不要吃太多蔬菜!」長庚醫院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表示,蔬菜富含的鉀離子必須透過腎臟代謝,這對腎臟病患是很大的負擔,尤其是洗腎患者,每周只有洗腎3次的機會才能代謝掉鉀離子,如果體內攝取過多,就容易造成高血鉀症。「正常人血液中鉀離子的濃度是3.6~5.0meq/l(毫當量/公升),如果超過標準值,會造成電解質異常,肌肉會無力麻痺、口唇發麻、換氣過度、心律不整,如果升到7 meq/L時,會覺得全身無力、脈搏變慢,如果高到8.0 meq/L時,就有心跳停止、猝死的危險。」顏宗海說。其實不只腎臟病患須當心,許多人腎功能下降但不自知。「因為腎臟病往往要到三、四期才開始有症狀,例如泡泡尿、水腫,但也有人已經重度腎衰竭仍沒有症狀,所以定期檢測很重要。」對腎臟病患來說,燙青菜是安全的食用蔬菜方式,因為鉀離子會溶於水中,不會吃進肚內。(圖/報系資料照)顏宗海提醒,假使本身就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和高尿酸,就屬於腎臟病高風險族群,平時應定期追蹤腎功能。如果身體不適,也要提高警覺,立即就醫。顏宗海也表示,燙青菜是比較適合腎臟病患的烹調方式,因為蔬菜中的鉀離子會溶於水中,因此不會過度攝取。除了腎臟病患,營養師程涵宇提醒腸躁症患者也要慎選蔬菜種類。「豆類易在腸道發酵,引發脹氣、腹痛;花椰菜、高麗菜含有果聚糖,容易引起腸道不適。」至於一般人,程涵宇建議要注意3大重點,首先是蔬菜清洗,由於蔬菜表面可能附著農藥殘留或細菌,若未徹底清洗,食用後可能引發食物中毒,應用流動水徹底浸泡邊沖洗15分鐘。其次是過度烹煮損失營養,長時間烹調蔬菜,其中的水溶性營養素容易流失,尤其是維生素C和B群。建議避免長時間的加熱,選擇蒸、快炒、輕烹調方式以保留更多營養。第三,要盡量避免吃隔夜蔬菜,因為隔夜菜重複加熱雖然對膳食纖維含量影響不大,但造成維生素C和B群流失,建議蔬菜現煮現吃可以吃進更多的營養。
運動痠痛不是乳酸惹的禍 乳酸不是廢物!專家曝它對大腦有「這些」幫助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運動後覺得肌肉痠痛,許多人認為這是「乳酸」堆積造成的,並將乳酸視為運動代謝後產生的廢物,對身體沒有幫助,需要讓它排出體外才不會感到疲勞、痠痛。但運動營養師楊承樺表示,研究指出乳酸並不是一種廢物,也不是造成痠痛的原因,而且乳酸很有用,它其實是運動促進大腦健康的重要媒介。乳酸是代謝過程的過渡產物 可增加大腦重要蛋白產生對身體來說,乳酸其實不是一種廢物。運動營養師楊承樺提到,1985年學者提出的「細胞間乳酸穿梭理論」及1998年的「細胞內乳酸穿梭假說」,改寫了乳酸的認識,它其實不是疲勞的直接原因,而且它也不是代謝最終廢物,而是代謝過程中的過渡產物。運動營養師楊承樺表示,近期有研究指出,乳酸可以增加腦神經元、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的產生,其中BDNF可以促進神經元的生長、大腦神經細胞突觸的成形,對大腦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營養蛋白質。乳酸可作為重要能量燃料 幫助神經元維持運作另外,乳酸其實也是維持神經元運作的重要能量燃料之一。運動營養師楊承樺指出,當神經元能量需求增加或能量燃料不足時(如:身體有低血糖、腦缺血、睡眠不足等狀況),星狀膠細胞儲存的肝醣可以提供補充能量儲備,並迅速代謝為乳酸,送到神經元作為能量使用。乳酸提供大腦能量 對認知、記憶也有所影響而且乳酸對於人的記憶、認知也有所影響,運動營養師楊承樺表示,中樞神經系統在記憶形成的過程中需要高能量水平來維持,如果腦能量代謝紊亂可能會影響突觸訊息的傳遞,造成神經元喪失、變性,損害認知功能,假如抑制星狀膠細胞肝醣分解產生乳酸、抑制乳酸從星狀膠細胞送往神經元,則會損害記憶形成。若透過運動增加乳酸量,則能改善認知功能。運動營養師楊承樺指出,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中等至中高強度的體能活動,與認知障礙、失智症風險之降低呈正相關,運動時增加的乳酸量可以提供大腦能量,改善認知功能。乳酸也可作為訊號分子 可能藉特定受體調控認知除了作為能量提供外,乳酸可能也可作為一個訊號分子,透過特定受體來調控認知。運動營養師楊承樺表示,目前已鑑定出體內有一種特定的乳酸接受器,名為羥基羧酸受體1(HCAR1),廣泛分布於大腦、骨骼肌、骨骼、心臟等處,就連血腦屏障的內皮細胞、星狀膠細胞也有,這也暗示著可能藉此調控乳酸對突觸的功能、能量代謝和腦血流的調節,最終影響學習記憶能力。不過,運動營養師楊承樺提到,乳酸作為訊號分子影響運動引起的認知改善,其潛在機制目前尚未完全闡明,這有可能會是後續研究的未來方向。資料來源:運動營養師楊承樺-重要科學新知:乳酸其實很有用!
AI賦能ESG轉型 智慧永續並行再創連鎖品牌新價值
數位轉型浪潮中,AI與ESG成為企業永續創新的雙重引擎,連鎖加盟產業面對前所未有的變革與機遇。提升營運效率、優化顧客服務或精準市場預測,AI成為驅動創新的核心力量,而永續經營是企業追求的目標。為帶領連鎖產業接軌數位轉型,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26日舉辦「2024 Chill Go 連鎖品牌 AI×ESG Day 智慧與永續並進:AI賦能 ESG 轉型打造品牌新價值」論壇及策展活動,探索品牌創新與ESG轉型,實現新價值與新體驗。連鎖產業面對Z世代消費大軍,這群20~30歲的數位原生族占消費總數超過4成,企業如何透過科技賦能、發揮ESG永續價值,從增強消費者體驗到簡化營運,AI被視為重塑零售生態系的嶄新里程碑。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執行顧問曼都董事長賴淑芬表示,AI領域對很多企業來說都是新的挑戰,但透過論壇與策展交流,可證明同行不是冤家、異業可以為師。當智慧與永續並進,AI賦能ESG轉型,驅動零售產業新戰略。經濟部商業發展署署長蘇文玲表示,雙軸轉型是產業發展趨勢,唯有掌握脈動,才能幫企業向前邁進,AI可輔助服務業提升體驗感受。論壇聚焦雙軸引擎、智慧營運、數據為王、Gen AI浪潮與永續創新5大議題,分別邀請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院長林玉凡主講「與AI共舞,為企業開啟永續發展新契機」;築間餐飲集團副總經理李秋燕聚焦「打造綠色供應鏈,推動門市數位轉型」;全家便利商店商品本部副本部長暨整合行銷部部長陳菀揚探討「數據賦能精準行銷,引領品牌價值塑造新優勢」;明基健康生活總經理特助暨數位零售總監周歆凱分享「零售創新突破,重塑客戶互動與體驗升級」與永訊智庫創辦人暨執行長李振北探討「數位化ESG實踐,推動企業邁向可持續發展」等專題演講。長期扮演第三方顧問服務角色的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院長林玉凡,隨著地球升溫朝2度C邁進,恐出現30億氣候難民,對社會與經濟造成巨大壓力。未來10年,能源轉型、少子化與高齡化衝擊、勞動市場轉型、教育與技能重塑深刻影響社會各層面,企業需提前布局,把危機化為轉機,透過品牌力、數位轉型、人機協作等多元方式應對挑戰。林玉凡強調,根據研究發現,願意投資未來的企業,近3年的成長率高達200%、獲利能力成長逾30%。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蘇文玲署長(右二)觀摩業者策展活動攤位。(圖/業者提供)築間餐飲集團副總經理李秋燕分享,公司從2017年先導企業資源規劃(ERP),2018年擬定加盟計畫,從7年前開始投入數位建置,採取類直營加盟模式,創新加盟模式納入營運管理、財務管理、食材採購、人力資源、行銷支援與修繕維護等業務,快速服務180家門店與超過3千名員工。透過數位轉型提升營運效率,李秋燕推動持續性稽核,以資料庫與數據為基礎,建置營收雲端化、電子化簽核流程、網頁式購物車採購系統與RPA技術,透過數據驅動優化營運。「投入數位基礎建置必須花錢、花時間,但持之以恆才能帶出管理財。」李秋燕表示,築間先跨越後跳躍,透過多元化收入來源、供應鏈優化、員工培訓與災難恢復計畫,提高品牌營運韌性,創造永續未來。全家便利商店商品本部副本部長暨整合行銷部部長陳菀揚表示,零售業要對應滿足不同需求、提出適切供應 ,當消費者的需求沒有滿足就成為機會損失,便利商店的經營模式不斷改變,當走向新零售時代,會員經營與單店經營,結合線上、線下、物流與網紅經濟,大數據創價、分眾行銷、零售媒體聯播網(RMN)與ESG永續成為必須面對的新課題。針對超商店鋪許多短效期食品,如何解決剩食問題成為永續課題,陳菀揚先從生產上做改革,推動預測生產,預測店別與商圈需求數量,一方面降低店長勞務,把工作時間花在創造消費體驗的溫度,搭配條碼變更,使到期前7小時享受降價7折優惠,透過折扣使剩食有機會售出,並做出「友善食光」地圖讓消費者可移動購買,擴大經營商圈。另外,連鎖通路都有零售(R)與媒體(M)但沒有網路/數據(N)三大環節,在通路內看到媒體的摩擦力會非常低,行銷應降低看到與買到之間的摩擦力,透過CDP紀錄受眾行為,經營RMN的最終目的是達成交易,也有機會從交易財賺到廣告財,創造通路、品牌與顧客三方有利。「2024 Chill Go 連鎖品牌 AI×ESG Day 智慧與永續並進:AI 賦能 ESG 轉型打造品牌新價值」論壇合影。(圖/業者提供)明基健康生活總經理特助暨數位零售總監周歆凱,積極解碼生成式AI(Gen AI)掀起的浪潮,將針對「零售創新突破,重塑客戶互動與體驗升級」,分享明基佳世達醫療艦隊如何攜手丁丁藥局,共同開發OMO智慧藥局,導入智慧零售。透過數位看板、電子標籤、智慧POS與LINE廣告機提升門市作業效率,並搭配線上虛擬藥局,提供視訊諮詢、預約領藥與電子商城服務,同時積極研發生成式AI藥師助手以提升服務品質。「AI最早只能做單向,但生成式AI有助於建構虛擬藥局,透過APP為會員提供視訊服務。」周歆凱坦言,APP的目的是強化大健康品牌,可提供會員記錄自己的健康檔案,公司也同步說服藥師與醫師加入網紅經濟,透過OMO智慧藥局資訊健康站放在內湖藥局,讓線上與線下藥師可以一起服務會員,未來藥局不是只有藥,也可以販售聽力服務,透過線上聽力師、線下藥師提供顧客更好的服務。此外,明基也在家樂福開設15坪丁丁健康生活館,導入AI營養師可支援30國語言,與真人聯手對焦消費者需求,今年更把AI結合IoT,結合導航機器人,協助顧客快速找尋到商品,透過生成式AI技術可做到自由友善的互動。周歆凱認為,藥局過往屬於封閉保守經營模式,透過擴大規模與外部單位合作,可突破瓶頸達創新目標。企業在善用AI進行轉型的同時,也必須肩負ESG的使命與責任。永訊智庫創辦人暨執行長李振北分享從為企業撰寫永續報告書看見的需求,為符合金管會對揭露氣候對財務影響的要求,進而發展出一套結合AI技術的智庫方案,幫助企業省錢、省時間,讓聯發科、緯創、精誠、藏壽司等上市企業紛紛上門合作,促使永續思維更普及,同時也能從外部顧問角度,提供企業在推行永續行動上的客觀見解與建議。除了專題論壇,策展環節也精采可期,各業種領導品牌包括三商餐飲、曼都國際、阿瘦實業、新東陽、叡揚資訊、喬思齊、睿思創新、環球睿視、愛吠的狗等企業,結合AI技術帶領零售行銷開創未來,業界專家親臨現場分享轉型亮點,同時帶領優秀廠商展示品牌與轉型解方成果3大亮點,吸引民眾熱烈詢問。
豆腐「經過1步驟」加速脂肪排泄、控制體重 營養師這樣說
最近天冷,不少人都會吃火鍋暖暖身,其中食材會加入凍豆腐,吸飽湯汁後一口吃下,滿滿的湯汁好滿足。營養師夏子雯透露,豆腐經過冷凍之後,會產生一種酸性物質,可以破壞人體脂肪,加速脂肪排泄,而且蛋白質比例高,攝取足夠能提升新陳代謝、控制體重。夏子雯在粉專《夏子雯-貼近你生活的營養師》表示,凍豆腐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基本上,如果平時都會買板豆腐回家烹煮的朋友們,用不完的豆腐放久了也容易壞,建議可以將剩下的板豆腐直接切小塊、放入冷凍庫,能延長保存期限,等到下次需要凍豆腐料理時,可直接取出使用。夏子雯指出,凍豆腐是由板豆腐經冷凍的產物,所以凍豆腐未冷凍前營養價值不變,同一塊豆腐營養價值當然一樣,但經由冷凍後,凍豆腐的含水量減少,所以在同重量下營養密度會相對較高,蛋白質的含量也相對高。夏子雯提到,豆腐經過冷凍之後,會產生一種酸性物質,可以破壞人體脂肪,加速脂肪排泄,而且蛋白質比例高,攝取足夠能提升新陳代謝、控制體重。不過,她提醒,若是你把凍豆腐丟進麻辣火鍋中,凍豆腐的多孔結構會把麻辣湯的油脂全部吸進去,反而會增加熱量攝取、越吃越胖,選擇清淡的烹調方式,才能真正發揮凍豆腐的健康優勢。
宋慧喬43歲慶生照再度美出新高度!曾靠「豆腐減肥法」狂鏟17公斤,真的是身材管理達人!
韓國女神宋慧喬日前剛過完她的43歲生日,許多粉絲都很好奇她究竟如何保持如此纖細的身材?原來她成功減掉了17公斤,靠的就是「豆腐減肥法」!今天就來揭開宋慧喬的減肥祕訣,看她如何靠這個簡單有效的方法狂甩脂肪!1. 豆腐減肥法:高蛋白低熱量的健康選擇宋慧喬的減肥秘訣之一就是豆腐,據悉她在飲食中常以豆腐替代高熱量的碳水化合物,例如將主食換成豆腐,配合蔬菜和低油的料理方式,不僅能控制熱量攝取,還能保證身體所需的營養。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不過關於「豆腐減肥法」有沒有該注意的地方呢?京都堂中醫周律廷醫師表示,豆腐因為富含大量的蛋白質及膳食纖維,熱量低又能增加胃部的飽足感與膽固醇代謝,相對來說很適合正在增肌減脂、飲食控制者食用,不過由於其性味甘、大寒,所以體質偏寒者不適合攝取過多,有痛風者以及患有腎臟疾病的患者也要注意分量。京都堂中醫張家榕營養師則提醒女孩盡量選擇接近黃豆原型、沒有過度加工的豆腐,如板豆腐、傳統豆腐、嫩豆腐,並避開百頁豆腐、魚豆腐,原因在於百頁豆腐的熱量及鈉含量都是傳統豆腐的兩倍以上!而魚豆腐的原料也並非黃豆,而是魚漿及其他原料,所以並不是真正的豆腐喔。京都堂中醫周律廷醫師與張家榕營養師分享關於「豆腐減肥法」的注意事項。(圖/業者提供)2. 少量多餐,控制食量除了豆腐減肥法,宋慧喬還採取了「少量多餐」的飲食方式,將每天的餐數分成五到六小餐,這樣能幫助加速新陳代謝,同時避免暴飲暴食的情況發生。每餐的內容則以高蛋白質、低脂肪的食材為主,並控制每餐的份量,這樣既能保持身材,也不會讓自己餓得太辛苦。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3. 規律運動:瑜伽與有氧運動的結合飲食之外,宋慧喬也非常注重運動,她會選擇進行瑜伽和有氧運動來保持身體的靈活性和線條感。瑜伽不僅能增強核心肌群的力量,還能提升身體的柔軟度,對於保持纖細的體態非常有幫助;而有氧運動則能有效燃燒脂肪,加速減重效果。Ralph Lauren Pinky Pony x Bala瑜珈墊/3,880元、lululemon Align™超高腰緊身褲 /3,480元(圖/品牌提供)4. 高度自律:遠離甜食和宵夜要有宋慧喬這樣的好身材,自律也是不可少的!在減肥期間她會嚴格控制甜食和宵夜的攝取,以水果或堅果來替代甜食,此外,她也會避開晚上九點後進食,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去消化和代謝。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排鈉消水腫!營養師列20大高鉀蔬果排行:還可預防高血壓
冬天餐餐不離火鍋,小心攝入過多的鈉,造成水腫!對此,營養師楊哲雄也分享「TOP20」的高鉀蔬果排行榜,除了能排鈉消水腫外,還可預防高血壓。其中高鉀蔬菜前3名依序為孟宗竹筍、菠菜及白莧菜;高鉀水果前3名則是釋迦、香蕉、美濃瓜。此外也提醒,蔬菜鉀含量雖高,但沸水汆燙過久會有蔬菜鉀流失的情形,因此建議縮短汆燙時間。營養師楊哲雄近日在臉書粉專《好食課》發文表示,別以為只有夏天會鬧水腫,冬天餐餐不離火鍋,小心一不注意就吃進一群鈉,隔日早晨就只好臉腫腫的去見同事,想要消水腫,可多攝取一些高鉀食物,除了幫助身體排鈉消水腫,還可預防高血壓!楊哲雄整理出以下「TOP20高鉀蔬果排行榜」,以每100克蔬果鉀含量做呈現。TOP10高鉀蔬菜排行榜:第1名:孟宗竹筍,634毫克。第2名:菠菜,510毫克。第3名:白莧菜,507毫克。第4名:海帶芽,504毫克。第5名:紫花椰菜,484毫克。第6名:紅莧菜,441毫克。第7名:綠櫛瓜,417毫克。第8名:草菇,411毫克。第9名:地瓜葉,401毫克。第10名:空心菜,397毫克。楊哲雄補充,蔬菜鉀含量雖高,但研究發現經沸水汆燙3分鐘,蔬菜鉀流失情形分別為葉菜類30至50%、瓜果類10至20%、菇類30至40%、根莖類10至20%,因此如果想保留更多鉀及其他水溶性營養,建議縮短汆燙時間,並於蔬菜經切洗後省略浸泡的步驟,直接沸水殺菁才能保留較多營養!此外,也可藉由水果來補充鉀的攝取。TOP10高鉀水果排行榜:第1名:釋迦,390毫克。第2名:香蕉,368毫克。第3名:美濃瓜,338毫克。第4名:奇異果,291毫克。第5名:無花果,288毫克。第6名:網紋洋香瓜,270毫克。第7名:小番茄,269毫克。第8名:哈密瓜,259毫克。第9名:金黃奇異果,252毫克。第10名:珍珠蜜棗,248毫克。
12強/「國家隊精進計畫」首戰奪世界冠軍 體育署:將續為選手提供完善支援
我國世界12強賽代表隊24日在第3屆世界12強棒球賽冠軍戰以4:0擊敗日本,創造歷史,勇奪冠軍,賴清德總統得知捷報後,旋即拍發賀電恭賀全體選手的優異表現,並由教育部張廖萬堅次長於賽後代為頒發賀電。體育署表示,我國在上屆世界12強賽事中,突破歷史首次前進6強複賽並獲得第5名,本屆中華隊在預賽即以4勝1負分組第2名成績晉級4強複賽,再度突破上屆成績,並在4強複賽中靠著優異的投打表現擊敗美國,前進至冠軍戰。中華隊在冠軍戰對上日本,全場靠著林昱珉、張奕、陳冠宇及林凱威4位投手優異的表現,僅被敲出4支安打,強勢封鎖日本的打線,並靠著林家正的陽春全壘打及陳傑憲的3分全壘打,終場以4比0拿下勝利,勇奪冠軍,不僅是我國首次於世界12強賽拿下冠軍,也是我國在一級賽事史上首次拿下冠軍,振奮國人信心,也為我國寫下歷史新頁,本屆代表隊隊長陳傑憲也拿下賽會最有價值球員。本屆世界12強賽代表隊由總教練曾豪駒領軍,教練團陣容大致延續2023年世界棒球經典賽(下稱2023年經典賽)教練團成員,不論是參與國際賽事或是在國際賽執教經驗都非常豐富,而選手的部分在經過教練團及情蒐團隊一整年觀察後,遴選出最佳陣容,並由極具領袖氣質,球技與人氣兼具的陳傑憲擔任隊長,本屆陣容與2023年經典賽相比,僅有8名選手再次入選,陣中也不乏許多年輕且第1次入選一級賽事國家隊的選手,顯見近年我國菁英選手人才庫厚實。體育署說明,在2023年經典賽後,一級賽事國家隊組訓單位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隨即向體育署提出「一級賽事國家隊精進計畫」,希望藉由情蒐團隊常態化、提早確立總教練並建立選手大名單、以及辦理國際交流賽等,強化一級賽事國家隊選訓賽的量能,體育署以全力支援原則下,在去年8月核定4年期合計新臺幣1,600萬元補助「2024世界棒球12強賽暨2026世界棒球經典賽國家隊培訓精進計畫」,以2024世界棒球12強賽及2026世界棒球經典賽為目標,展望2028年洛杉磯奧運,計畫內容包含情蒐團隊人員聘用、國內外情蒐活動、中華職棒明星賽中華隊與亞洲職棒冠軍爭霸賽中華隊組隊參賽費用,以及辦理國際交流賽等除4年期「一級賽事國家隊精進計畫」外,體育署專案核定補助職棒聯盟針對本屆世界12強賽組訓參賽期間,辦理組訓計畫2,500萬元及情蒐計畫1,300萬元,包含行政後勤團隊(含醫師、運動心理諮商老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防護員、訓練員及行政人員等)與情蒐團隊各項支用,以及代表隊膳宿、交通、球具、球衣、西裝等,另為強化代表隊熱身賽強度及提早適應場地,亦補助職棒聯盟辦理臺灣捷克國際交流賽及租用臺北大巨蛋作為集訓場地。體育署表示,選手為國家拚戰,政府將續為選手提供最完善的行政後勤支援,打造最好的競爭條件,努力做選手最堅強的後盾,讓選手能發揮最大的競爭實力,為臺灣爭取最大榮耀,也感謝全國同胞為中華隊加油打氣,一起創造史上最佳紀錄。
吃雞肉更不易胖?營養師點名「這部位」熱量飆破452大卡:3重點正確去油
許多人在減重時,會選擇相對低脂的雞胸肉當作蛋白質的來源,而營養師高敏敏就提醒,雞肉確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但是否只要吃雞肉就比較不會胖?仍需取決於吃掉什麼部位而定,例如雞翅的熱量就很高,1支就有將近200大卡。高敏敏日前在臉書粉專「高敏敏 營養師」發文表示,雞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選對部位去皮即去油,而她也提出3個重點,讓民眾在挑選及處理雞肉時有個參考:1、挑選少油部位:雞胸肉、雞里肌等部位油脂較少、熱量較低。2、去皮更健康:雞的脂肪大多都藏在皮下,像雞翅的熱量就很高,1支就有快200大卡。3、烹調方式很重要:以川燙、乾煎為主,偶爾可以使用烤、滷等方式,就是不要用炸的。接著,高敏敏列出了「雞肉營養熱量圖鑑」,以100公克來計算熱量,雞腿有210大卡、三節翅210大卡、清腿157大卡、雞屁股452大卡、雞心190大卡、二節翅226大卡、雞胸肉121大卡、里肌肉109大卡、雞胗89大卡、雞腳209大卡、棒棒腿151大卡、骨腿163大卡。高敏敏說到,平常在外吃肉時,應盡量以全熟為主,並多吃其他蛋白質食物來替代高油脂的肉品,建議「豆魚蛋肉」均衡攝取,「總而言之,愛吃肉不是錯 ,但是要記得為自己的健康安全做把關」。文末,高敏敏也強調,除了攝取肉量以外,也不要忘記搭配蔬菜水果,「這樣才是營養又均衡的一餐,下次點餐再也不用猶豫不決啦~」
天冷心血管疾病風險增 醫給3建議預防:每周吃魚至少2次
心血管疾病會引發各種病症,包括心肌梗塞、心律不整、主動脈剝離、肺栓塞、心包膜填塞等,嚴重甚至可能猝死。對此營養師建議,可以多吃魚類來預防,每周至少吃2次,還有蔬菜水果等,少吃其他加工食品。由具有營養專業的整合行銷團隊在臉書「好食課」發文指出,這幾天氣溫有感下降,氣溫驟降時血管收縮, 容易導致循環不良,血液變得濃稠,血管硬化或阻塞的機率便會提升。其中,心血管疾病患者、三高患者,以及銀髮族長輩,最應該注意保暖,以免誘發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多吃蔬菜水果可以預防。(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假如想預防心血管疾病,建議可以多吃蔬果,每日吃足「3份蔬菜、2拳頭水果」;以全穀類及未精製雜糧,取代精緻澱粉(全穀雜糧:糙米、胚芽米、黑米、地瓜、山藥、南瓜等);以海鮮替代紅肉,建議每周吃魚2次以上;少吃加工肉、含糖製品、高鈉高脂食物。營養治療專家劉博仁醫師也曾在節目中分享,深海魚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主要功效成分DHA和EPA,除了有助護腦、顧眼外,更是抗癌的好幫手。國外多項研究更發現,若每周可以吃到3次魚類,就能減少罹患心悸、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等疾病的風險。
厚鬆餅堡熱量可觀! 營養師:控制體重與血糖者需注意
最近社群軟體上,大家紛紛曬出原先日本熱銷的麥當勞「楓糖厚鬆餅堡」美照,有3種口味,限時只賣35天,因此,在台掀起一股熱潮,因為屬於早餐時段的品項,又是限量商品,太晚去還可能買不到。但要注意的是楓糖厚鬆餅堡的熱量不低,需要控制體重和血糖的民眾,一定要特別注意。台灣是出了名的美食王國,早餐當然也是應有盡有,中式的清粥小菜、豆漿店的燒餅油條、西式的漢堡薯餅,都有一票忠實的擁戴者。營養師程涵宇表示,早餐並不是以多「早」來認定,起床後的第一餐即可被當作早餐,選擇上建議盡量以少油、少糖、天然無加工物的飲食為主,只要避開NG地雷食物,就算是沒時間自己煮的外食族,依舊可以吃得均衡又健康。1.含糖飲料 NG!含糖飲料內所添加的糖分,大多使用了人工合成的糖漿,容易引起血糖大幅度波動,也難以維持飽足感。在醫學上更被證實有提昇高血脂、失智、癌症等疾病的罹患風險。因此程涵宇建議,無論中式米漿、豆漿,還是西式的奶茶、紅茶、咖啡,都應盡量選擇無糖為佳。2.高飽和脂肪或高油脂 NG!選擇奶茶、拿鐵等添加奶類的飲品時,建議用鮮奶來代替奶精,以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滷肉飯、油條、燒餅、蔥油餅等可口早餐,都屬於高油脂、高熱量食物,應注意攝取量與頻率。3.精緻澱粉 NG!過度精緻的澱粉如麵包、蛋糕、中式飯糰都是營養師眼中的NG食物,長期且過量的攝取容易導致高血糖、肥胖等問題,更是減肥人士的一大敵人,不可不注意。4.加工食品 NG!火腿、培根、熱狗、鑫鑫腸是台灣人的早餐首選配料之一,世界衞生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將加工肉品列為「人類致癌物」,並且明確指出,每天每多吃50公克的加工肉品(約兩片火腿),就會提高18%的大腸癌風險。(內容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減重飲食攻略! 營養師解析麵食與米飯的熱量真相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許多人愛吃的麵食主要來源是小麥,但市售的純白麵粉是在小麥去了麩皮,甚至連胚芽都被輾掉之後的產物,留下來的只剩下澱粉和蛋白質。其中,澱粉是屬於醣類,約占70%;而蛋白質占的比例依高低不同,由高至低可分為特高筋、高筋、中筋、低筋麵粉,麵粉中蛋白質所占比例不同,也會影響到烹飪後的口感與彈性。麵食、白米飯 營養價值差異不大營養師黃淑惠指出,平常吃的白米飯,沒有保留胚芽和麩皮的營養價值。嚴格說起來,吃麵食和白米飯所攝取的營養並沒有太大的差異,都只是醣類(澱粉)與蛋白質。若站在營養的角度,建議選擇全麥麵粉製成的麵食,這跟吃糙米及胚芽米的意義是相同的,因為比較高的營養價值,大多存在胚芽與麩皮中。但不建議餐餐都吃麵食,因為大多市售的麵食製品多是精製白麵粉所製成,小麥胚芽、小麥麩皮都不存在,都不含維生素B群、纖維質也極少。所以,一天三餐 中,一餐吃麵食就好。愛麵族避免發胖 可從清湯麵下手吃麵容易胖嗎?黃淑惠說,會有這樣的說法,全是因為麵食容易吞嚥的緣故。通常吃飯咀嚼的時間會比較久,相對地,吃麵的速度比較快,咀嚼不會很久,一旦吃麵食的速度變快時,無形中就容易吃過量而發胖。值得提醒的是,白米中所含的澱粉和麵粉中的澱粉相較,麵粉中的澱粉在腸道被 消化吸收的速度比較快,若真的很喜歡吃麵食,建議把大量的蔬菜加入一起吃, 蔬菜的纖維質可以干擾麵粉中的澱粉被吸收。減重的人若想吃麵食,最好吃湯麵而不要吃乾麵。因為乾麵一定會用油下去拌, 所以,吃麵除了吃進麵粉中的澱粉外,還把油吃進肚,這樣熱量就更高,更容易發胖;反之,如果吃的是清湯麵,不要加油蔥,多加一點青菜,就可以多攝取纖維質,一方面能幫助體重管理,同時也增加飽足感。全麥麵食最健康 考慮烹調方式 想要健康吃麵食,黃淑惠建議,選擇全麥製品的麵食,市面上可以買得到用全麥做成的麵條,或是全麥麵包、雜糧饅頭等,這些麵食中都含有一些纖維質,可以抑制血糖跑得太快,相對的,熱量也不會攝取過量。餅乾、蛋糕等高溫烘焙的麵食,也建議少吃,因為經過200~220℃以上高溫烘焙的環境,會讓麵粉中的澱粉進烤箱時先起了「糊化作用」,使澱粉的結構改變, 更容易被身體消化吸收。而這類高溫烘焙的麵食,通常都會加入糖和油,這些都是造成肥胖的幫手。若是吃一般的滾水煮過的麵食,如麵條、麵疙瘩或刀削麵等,沒有經過高溫烘焙的過程,這些麵食的糊化程度就沒有那麼強,進入腸道後停留的時間就會久一點,不僅消化吸收的速度較慢,同時也會比較有飽足感,所攝取的熱量就相對減少。黃淑惠強調,選擇麵食同時要考慮它的烹調方式,不要太高溫的烹調,最好是一般水煮的麵食對身體比較好。因此,吃乾麵或炒麵都沒有湯麵來得好,炒麵會將油也炒進去,吃清湯麵則可以避開油脂的攝取,喝湯可以增加飽足感。高筋麵粉 蛋白質含量越高麵粉分特高筋、高筋、中筋、低筋,差別在於蛋白質的比例越高,就越高筋,相對地,蛋白質含量越高,澱粉的含量就越少,所以,若是吃高筋麵粉所製成的麵 食,澱粉的攝取相對就少。麵食中的蛋白質含量越高,吃起來就越有嚼勁、Q勁,有硬硬的口感。特高筋的 麵食,蛋白質含量14%以上;高筋麵食的蛋白質含量是11~14%;中筋麵食的蛋白 質含量是9~11%;低筋麵食的蛋白質含量是6~9%。麵粉中的筋,主要由麥穀蛋白與醇溶蛋白構造出麵筋的彈性,其中麥穀蛋白會吸水膨漲,醇溶蛋白則具有延展性。黃淑惠最後提醒,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應該選擇澱粉比例較低的高筋澱粉,像是義大利麵、通心麵、餃子皮,澱粉含量越少,血糖上升速度越慢。(內容授權提供/常春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