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14日印度總理辛格甫宣布要擴大零售業和本國航空業對外資開放;聯邦政府又趕著在上周末之前通過公司法修正案,將外資進入保險和養老金市場等的投資上限,分別提高至49﹪和26﹪。
早在2005年,當時印度與新加坡簽訂經濟合作協議(CECA),就已經同意開放新加坡航空的境內航權;印度則取得了在新加坡投資金融業等的承諾。過去十數年間,由於語言相通與電信網路無遠弗屆,讓西方世界曾將客服管理的接聽服務,以及開發商業軟體和程式編撰都交由印度代工;更締造出寶萊塢的經典製片地位。
不論在經濟政策與開放項目的選擇上,這陣子的印度和1995年前後的中國微妙相似。當時,中國為了爭取加入WTO;再加上銀行放款出現大量呆帳,因而不斷進行體制內改革,包括:讓省、縣以下事業單位私有化、限期要求軍方退出生產事業;更對台、港和新加坡招商引資,開放工業區和地產投資,以及部分的金融服務和保險行業。
如今在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布局下,正帶動新一輪的印度投資熱。今年以來,雖然印度的經濟表現和緩,前兩季的經濟增速僅有5.5﹪;但如果對外開放的決心堅強、政策搭配得宜,以改善印度的民生設施和公共基礎建設,來引領全球的經濟復甦,應該是利人利己的一招好棋。
正當國人憂心對外投資的風險過度集中、對國內的房價與土地狂飆也深以為憂;而對經濟轉型失掉耐性之際,如果能夠督促台灣的保險業者共同抽出部分資金,集中管理運用;再結合兩岸在高速鐵路、海港建造與捷運系統等的營運實力,正可以擔任催化印度等新興市場轉變的援手。兩岸企業的聯手出擊,既能突破亞洲的戰略依存關係、減少貧窮問題,以及化解資金過剩下的泡沫危機,絕對是千載難逢。
(本文刊載於2012年10月11日旺報論壇)
(本文謹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