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糾雜著新住民、多元文化家庭及其移民照顧者之於權益保障及其福利促進的議題現象,實有其嚴肅看待之必要。
話說:當前的台灣社會已有超過60萬名的婚姻移民人口,這也使得多元文化家庭所要面對像是育幼兒、護老人和顧身障者等照顧議題,成為了新住民、新二代及其移民家庭必須要承受重中之重的生活運作難題,對此,民團提出關於移民照顧者的十大挑戰和公佈七種語言的長照懶人包,特別是提出七項建言,這其中包括有:(一)應落實〈長期照顧服務法〉第一條第二項,長期照顧服務之提供不得因服務對象之性別、性傾向、性別認同、婚姻、年齡、身心障礙、疾病、階級、種族、宗教信仰、國籍與居住地域有差別待遇之歧視行為;(二)長照服務宣導應考量新住民的語言及多元文化;(三)長照服務應建置多語通譯系統,服務新住民家庭;(四)應建置照顧服務員多語訓練、考照及支持系統,提升新住民照顧工作者的權益;(五)提升社福、醫護助人者和長照服務工作者的多元文化敏感度,及對新住民照顧者處境的理解;(六)應鼓勵民間發展移民照顧支持團體及文化照顧模式;以及(七)應投注資源培力新住民女性及其家庭,改善家庭權力關係中,新住民女性的不利處境等等從照顧議題出發的各項關懷意旨,顯然而易見的是,相迎於明年(2025年)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之林的台灣一地來說,這些的訴求、籲請,實有其進一步深究議論之處。
誠然,60萬名以上龐大的婚姻移民人口數,已然蛻變為兼具某種集體意涵的一項整體性社會事實,這也使得相與衍生出來的命題意旨,是有復歸於「新住民之個體—長照服務輸送之制度—社會性融合之大環境」的綜融性檢視,畢竟,長達近半世紀之久的跨國婚姻,已經是讓台灣一地的婚姻樣態、家庭組成、人口結構、社會運作、照顧內涵,產生了量質巨變、俱變的多重性改變,如此一來,從夫或妻及其子女的個人動力到移民型態的多元文化家庭動力,及其政經社文的外部系統動力,直指出來:突顯以漢人、主流族群為先、為重的各項策進施為,是有加以重構、新構之必要,特別是從新住民視角、聲音出發的積極性差別待遇,這部分的匱乏、不足、闕如,已然是從移民家庭演進到移民社會的台灣島國,所要深刻反思的一項人文社會變革議題。
冀此,相應而來的衍生性思考,包括:從婚姻斜坡之多元文化家庭到性別體制之男女性別角色扮演的框架設限、從顧幼護老到長期照顧的家庭運作歷程、從青春叛逆到司法少年的新二代管教難題、從傳宗接代到負擔家計的多重宇宙角色扮演、從家照一人扛責到長照邊緣人的求助困境、從照顧效能訓練到跨文化敏感度、從個人歸因到家庭動力的不同運作破口、從家庭周期到家庭事件的新住民生命文本、從家照負荷到資訊對稱的照顧守護網漏接、從一人來台到家人跟隨到來的多重挑戰課題、從母國的原生家庭到台灣島國的己生家庭、從履行人生責任到大齡老後天光的新住民一生喟然、從身份權益保障到無身分證者的累積性剝奪,以迄於從制度性障礙到社會性隔閡,無疑地,在這裡直指出來的還是長久以來對於作為生命共同體一員之新住民的社會性歧視、社會性漠視和社會性忽視,如此一來,關乎到新住民的移民照顧者難題,乃為預期之中的發展困境,並且是沒有具體的改善,而是只會更糟與更壞。
好一個,把幫助者當作利用者之於用過即丟的究竟心態,這也讓如是因果的其來有自,最終被困住的還是回到始作俑者的我們及其台灣島嶼的這個社會。
(本文曾刊登於113.11.26 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