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奥多西·多布然斯基

遗传学家(1900-1975)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SilvonenBot留言 | 贡献2009年10月29日 (四) 06:41 (機器人 修改: sv:Theodosius Dobzhansky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特奥多修斯·格里戈里耶维奇·多布然斯基俄语Феодосий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Добржанский1900年1月25日乌克兰涅米罗夫 - 1975年12月18日加利福尼亚州圣哈辛托),美国遗传学家、进化生物学家。

生平

1900年1月25日,多布然斯基出生在俄罗斯帝国的涅米罗夫,父亲是数学教师。1910年,举家迁往基辅。在高中时,多布然斯基收集了许多蝴蝶并决定成为一名生物学家1917年1921年,多布然斯基就读于基辅大学。毕业后,又留校任教至1924年。随后,多布然斯基前往列宁格勒,师从尤里·菲利普琴科,在新成立的黑腹果蝇实验室工作。

1924年8月8日,多布然斯基与遗传学家纳塔利娅·娜塔莎·西韦尔特泽夫结婚,婚后育有一女,后嫁给了美国人类学家迈克尔·D·科

这一阶段的俄罗斯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俄国革命俄国内战,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动荡。

1927年,多布然斯基在洛克菲勒基金的资助下移民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多布然斯基与利用黑腹果蝇研究遗传学的先驱托马斯·亨特·摩根成为同事。1930年1940年,他又追随摩根前往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工作。多布然斯基用大量事实证明了自然群体中广泛地存在着遗传变异。

1937年,多布然斯基出版了《遗传学与物种起源》,这是现代综合进化学说的主要论著之一,将达尔文主义和染色体遗传理论进行了综合。同年,多布然斯基加入美国国籍。

1940年,多布然斯基返回哥伦比亚大学并一直工作到1962年。随后,他又前往洛克菲勒学院直到1971年退休。

1968年6月1日,多布然斯基被诊断患上白血病1969年2月22日,其妻娜塔莎因冠状动脉血栓去世。多布然斯基自1971年退休后继续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工作并担任名誉教授。

1975年夏,多布然斯基的病情加重。12月18日,在前往圣哈辛托作短暂访问的过程中因心藏衰竭而逝世,終年75歲。

著作

  • Dobzhansky, Th. 1937. Genetics and the Origin of Specie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2nd ed., 1941; 3rd ed., 1951)
  • The Biological Basis of Human Freedom (1954).
  • Dunn, L. C., & Dobzhansky, Th. 1946. Heredity, Race, and Society. The New American Library of World Literature, Inc., New York.
  • Dobzhansky, Th. 1955. Evolution, Genetics, & Man. Wiley & Sons, New York.
  • Dobzhansky, Th. 1962. Mankind Evolving.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Connecticut.
  • Dobzhansky, Th. 1967. The Biology of Ultimate Concern. New American Library, New York.
  • Dobzhansky, Th. 1970. Genetics of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 Genetic Diversity and Human Equality (1973).
  • Dobzhansky, Th., F.J. Ayala, G.L. Stebbins & J.W. Valentine. 1977. Evolution. W.H. Freeman, San Francisco.
  • [Dobzhansky, Th.] 1981. Dobzhansky's Genetics of Natural Populations I-XLIII. R.C. Lewontin, J.A. Moore, W.B. Provine & B. Wallace, ed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reprints the 43 papers in this series, all but two of which were authored or co-authored by Dobzhan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