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奴隸宣言

1863年美國宣言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Pasutang留言 | 贡献2015年5月26日 (二) 18:32 (内容扩充 调整格式、排版 增加或调整参考来源 增加或调整内部链接)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解放奴隸宣言》的重製本,現存於俄亥俄州辛辛那堤國家地下鐵路自由中心

前言

解放奴隸宣言是在1863年1月1日,由當時的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發出的一個有總統級別行政命令的宣言(presidential proclamation and executive order)。這舉動改變了在南部指定地區內,三百萬個奴隸的法律地位,變相被中央聯邦政府(United States federal government)認可從奴隸的身份中獲得自由。宣言帶來即時的實際果效,奴隸可以逃走或透過聯邦軍隊的援助而得到合法的自由,脫離同盟政府(Confederate government)的控制,最終成功實現和釋放所有指定的奴隸。這命令於美國內戰 (American Civil War) 期間,直接向所有叛亂地區和執行部門(包括軍隊和海軍)當作戰爭措施發出,[1]

它宣布在仍然叛亂的那十個州份內,所有奴隸獲得自由,[2] 因為它是依據總統就戰爭的權限而發出,只對能在仍有戰事的叛亂區域內執行,所以那時只能對超過四百萬的奴隸其中的三百萬人產生效用。宣言是根據總統憲法中,總統有作為軍隊首席指揮官而頒布憲法的權力,[3] 而不是透過國會通過的法例。這宣言還容許凡合資格的人都可以申請加入美國軍隊,接受有薪的服刑,並命令聯邦軍隊(與行政部門的所有部門),承認和維護從前是奴隸的人的自由。這命令不會補償那些奴隸的擁有者,不會取締奴隸制,也不會賦予那些前奴隸(稱為自由人)有公民身份。此舉令消除奴隸制有一個明確的戰爭目標,也加強了團結同盟(Union)的目標。[4]

那時在地區內約有20,000至50,000個已被制服的奴隸立時得以解放。宣言雖然不能強制於仍處於叛亂的地區內執行,但可作為同盟軍隊(Union Army)在已佔領的南部地區的法律框架,在這些區域內解放超過三百萬個奴隸。此早期的宣言,是根據1850年的逃亡奴隸法案(Fugitive Slave Act of 1850),逃跑的奴隸可回到他們的主人那裡或限制在軍營內,好像禁運品(contraband)般稍後被遣返。此宣言僅在同盟持有(Confederate-held)的土地內,對奴隸發生效力,但它並不適用於沒有叛亂的那四個奴隸州份(four slave states),包括肯塔基州,馬里蘭州,特拉華州和密蘇里州(當時未命名),也不適用於田納西州(當時未命名,自1862年以來由聯邦軍隊佔領)和較低的路易斯安那州(同時已經佔領),並特別不包括那些將要組成西弗吉尼亞州的弗吉尼亞州縣城,同時還明確排除(按名稱)已經被聯合軍隊控制的的一些地區。那些地區要得到獨立的行政權,並或在1865年12月第十三條修訂案(Thirteenth Amendment)正式獲批准後才可執行解放行動。除了那些正式被判定有罪,那些受奴隸制和奴役契約管轄的人,不能在非法的地方執行美國審判法。[5]

在1862年9月22日,林肯發表了一份初步的宣言,警告縱使在任何狀態下,他都將執行解放所有的奴隸,這直至1863年1月1日仍沒有停止對聯邦的叛亂。沒有一個南部聯邦州份能恢復自己的團結,同時林肯總統於1863年1月1簽發命令並生效。解放宣言激怒一些期望種族戰爭的南方白人(和他們的英藉同情者),也激怒了一些北部的民主黨,致力反奴隸制的勢力,並削弱了歐洲想介入幫助南部聯邦的力量。[6] 宣言提醒了非洲裔美國人(African Americans)自由和奴隸的兩方面精神。這導致許多奴隸從他們的主人裡逃跑,到達同盟的地區(Union lines),獲得他們的自由。

解放宣言擴大了內戰爭的目標,縱使奴隸制成為導致戰爭的主要問題,林肯在戰爭開始時的唯一使命仍是維持聯盟。這宣言解放了奴隸,並成為聯合戰爭的一個明確的目標,同時是朝向廢除奴隸制和討論前奴隸取得全面公民身份的一大進步。建立廢除奴隸的制道,是兩個主要的戰爭目標之一,並制止英國和法國介入干預內政。[7]

權威

於1787年,美國的憲法中並沒有使用「奴隸」這個詞語,但包括有關不自由者的若干規定。五分之三妥協(Three-Fifths Compromise)(在憲章1,部分2)是基於「在全數的自由人」和「五分之三的其他所有人」分配的國會代表,[8] 在逃亡奴隸條款(在憲章4,部分2)下,凡於「一個洲份內保持服務或勞動的人」,當逃到另一處時,將可獲得自由,但直到1808年,才根據憲章第一章第九部分批准國會通過立法去禁止人口輸入。[9] 然而,第五修訂案是為了不讓奴隸被理解為財產,其申明在沒有正當的法律程序下,任何人不應被剝奪生命,自由或財產。[10] 雖使廢除主義者使用的第五條修訂案來反對奴隸制,它卻在斯科特訴桑福德案(Dred Scott v. Sandford)(1857)成為將奴隸看待為財產的法律依據組成部分。[11] 社交上,奴隸制在法律和實踐上,支持著到處存在的白種優越(white supremacy)文化。[12] 儘管如此,在1777和1804年間,每個北方州份都開始實施即時或逐漸廢除奴隸制。沒有南方的州份跟隨實行,而且南方的奴隸人口還持續增長,在美國南北戰爭的初期,最高達到近400萬人,其中大多數奴隸州尋求脫離美國聯邦。[13]

林肯了解到,若然要在和平的時間中去結束奴隸制,聯邦政府的權力是會受到1865年之前,致力獨立的州份的憲法所限,[14] 然而在美國內戰的背景下受到反抗。因此,林肯所發表的宣言是根據美國憲法第二章,第二部分,他作為陸軍和海軍總指揮官的權限所發出的。[15] 他宣稱他持有軍政權,合法地於那些叛亂的州份內,釋放仍作奴隸的人,還他們自由。[16] 但他沒有總司令的權力去干預沒有叛亂的那四個仍然保持奴隸制的州份(slave-holding states),包括:密蘇里州,肯塔基州,馬里蘭州和特拉華州,所以這些州份都沒有承認宣言的。[17]}} 在第五邊境管轄區的西弗吉尼亞州,奴隸制仍合法的,但在被取消的過程中。在1863年1月,還有部分弗吉尼亞的州在法律上承認處於「整頓」狀態(“reorganized" state of Virginia),總部設於亞歷山大,是屬於同盟的(面對屬於邦聯的弗吉尼亞州,總部設於里士滿)。

解放宣言從未在法庭上被質疑。

為了確保在美國全國內取消奴隸制,林肯大力推動第十三條修訂案的通過。在1865年1月31日,修訂案得到超過必需的三分之二表決被國會通過了,各州份在1865年12月6日正式簽署批准修訂案。[18]

覆蓋範圍

在1863年,宣言在十個仍處於叛亂狀態下的州份內執行,因此不能覆蓋擁有接近五十萬奴隸,仍保持奴隸制的邊境州份 (border states) (密蘇里州,肯塔基州,馬里蘭州和特拉華州),這都是同盟州份。後期因著州份的分裂和聯邦的行動,這些奴隸都被釋放了。田納西州(Tennessee)在承認同盟政府之下, 大部分已經回歸到同盟的控制,所以它被豁免執行宣言的內容,而弗吉尼亞州(Virginia)在形成新的西弗吉尼亞州(West Virginia)的過程中,其他四十八個州份也同時被豁免。另外,有七個額外的國家和兩個城市在這潮水區(Tidewater region) 的同盟控制之下。[19] 還有特別被豁免的新奧爾良(New Orleans)和路易斯安那州(Louisiana)的十三個教區,在宣言期間,當中大多是在聯邦的控制下。這些被豁免的地區,使仍有三十萬個奴隸未被解放。[20]

解放宣言曾被有顯赫影響力的理查德‧霍夫施塔特(Richard Hofstadter)所嘲笑,認為只有當同盟失去權力時,奴隸才有可能被「釋放」。[21] 這些奴隸被釋放,是基於林肯的「戰爭權限」,這行動解決了奴隸為禁運品(contraband)的問題,[22] 它也自動澄清超過十萬個奴隸的身分地位。在1863年1月1日,有九成的州份(除德克薩斯州外)實施,每一個同盟的州份(除田納西州和德克薩斯州外)在它宣布宣言即時生效時,在同盟所佔領的地區內,約有二至五萬的奴隸獲得自由。[23][24]

此外,宣言為解放接近四百萬個奴隸,使其獲得自由,並為此提供了法律框架,要求同盟結束奴隸制,即使在北方這也是一個有爭議的決定。當得知此宣布後,更多的奴隸迅速逃到同盟的地區(Union lines)參與同盟軍隊向南移動。同盟軍隊通過邦聯,每日讓成千上萬(約四百萬,根據1860年人口調查)的奴隸得到自由,直到1865年7月。[25]

雖然宣言作為戰爭的措施解放了大部分的奴隸,但它卻未能使奴隸制成為非法的制度。在戰爭結束前,馬里蘭州[26]、密蘇里州[27]、 田納西州[28]和西弗吉尼亞州[29] ,這四個州份仍可獲得豁免。在1863年,林肯總統提出了一個重建路易斯安那州的溫和計劃,[30] 但當中只有一成的選民願意宣誓效忠。該州份在重建時,還被要求將廢除奴隸制納入在其新憲法中央,相同的重建計劃都被被採納在阿肯色州和田納西州。由1864年12月,林肯頒布廢除奴隸制計劃就已經在路易斯安那州實施。[31][32]然而直到1865年12月18日,當第十三條修訂案(Thirteenth Amendment)正式生效前,在特拉華州[33] 和肯塔基州[34] ,奴隸制仍然是合法的。

參見

  1. ^ Political scientist Brian R. Dirck states: "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was an executive order, itself a rather unusual thing in those days. Executive orders are simply presidential directives issued to agents of the executive department by its boss." Brian R. Dirck. The Executive Branch of Federal Government: People, Process, and Politics. ABC-CLIO. 2007: 102. 
  2. ^ 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2013-06-27]. 
  3. ^ 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Freedom's first steps.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 [2013-06-27]. 
  4. ^ Foner 2010,第239–42頁
  5. ^ Amendments to the U.S. Constitution. [2014-01-26]. 
  6. ^ Allan Nevins, Ordeal of the Union: vol 6. War Becomes Revolution, 1862–1863 (1960) pp. 231–41, 273
  7. ^ Howard Jones, Abraham Lincoln and a New Birth of Freedom: the Union and Slavery in the Diplomacy of the Civil War, (1999)
  8. ^ Jean Allain. The Legal Understanding of Slavery: From the Historical to the Contempora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117. ISBN 9780199660469. 
  9. ^ Foner 2010,第16頁
  10. ^ Jean Allain. The Legal Understanding of Slavery: From the Historical to the Contempora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119–120. ISBN 9780199660469. 
  11. ^ Tsesis, The Thirteenth Amendment and American Freedom (2004), p. 14. "Nineteenth century apologists for the expansion of slavery developed a political philosophy that placed property at the pinnacle of personal interests and regarded its protection to be the government's chief purpose. The Fifth Amendment's Just Compensation clause provided the proslavery camp with a bastion for fortifying the peculiar institution against congressional restrictions to its spread westward. Based on this property-rights centered argument, Chief Justice Roger B. Taney, in Dred Scott v. Sanford (1857), found the Missouri Compromise unconstitutionally violated due process."
  12. ^ Tsesis, The Thirteenth Amendment and American Freedom (2004), pp. 18–23. "Constitutional protections of slavery coexisted with an entire culture of oppression. The peculiar institution reached many private aspects of human life, for both whites and blacks. [...] Even free Southern blacks lived in a world so legally constricted by racial domination that it offered only a deceptive shadow of freedom."
  13. ^ Foner 2010,第14–16頁
  14. ^ Mackubin, Thomas Owens. The Liberator. National Review. National Review. March 25, 2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20). 
  15. ^ Crowther p. 651
  16. ^ Numerous slaves were being commanded to perform tasks to support the Confederate war effort, including making weapons.
  17. ^ 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Transcription. U.S. National Archives. January 1, 1863. 
  18. ^ 13th Amendment to the U.S. Constitution.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2013-06-27]. 
  19. ^ Freedmen and Southern Society Project. Freedom: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emancipation 1861–1867 : selected from the holdings of the 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destruction of slavery. CUP Archive. 1982: 69. ISBN 978-0-521-22979-1. 
  20. ^ Foner 2010,第241–242頁
  21. ^ Striner, Richard. Father Abraham: Lincoln's Relentless Struggle to End Slave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192 (citing Hofstadter's 1948 essay, in which he relates, in part, a sardonic remark by William Seward). ISBN 978-0-19-518306-1. 
  22. ^ Heidler, David. Encyclopedia of the American Civil War. ABC-CLIO. 2000: 652. 
  23.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SIFBEP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24.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AEPLRES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25. ^ Census, Son of the South. sonofthesouth.net. 1860. 
  26. ^ Archives of Maryland Historical List: 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 1864. November 1, 1864. 
  27. ^ Missouri abolishes slavery. January 11, 1865. 
  28. ^ Tennessee State Convention: Slavery Declared Forever Abolished. 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14, 1865. 
  29. ^ On this day: 1865-FEB-03. 
  30. ^ Stauffer (2008), Giants, p. 279
  31. ^ Peterson (1995) Lincoln in American Memory, pp. 38–41
  32. ^ McCarthy (1901), Lincoln's plan of Reconstruction, p. 76
  33. ^ Slavery in Delaware. 
  34. ^ Lowell Hayes Harrison and James C. Klotter. A new history of Kentucky. 1997: 180. ISBN 0813126215.  In 1866, Kentucky refused to ratify the 13th Amendment. It did ratify it in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