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 (花蓮縣)
23°18′06″N 121°15′31″E / 23.301615°N 121.258644°E
南安(布農語:Namuan[1]、Lamungan[注 1]),臺灣地名,位於花蓮縣卓溪鄉卓清村,是布農族巒社群為主的部落[5][6]。其族人進出全仰賴臺30線聯繫玉里,再轉接臺9線可達花蓮、臺東等地,又或沿臺30線向東行,可直達花東海岸線[7][8]。當地設有南安遊客中心,位於臺30線6公里處,距離玉里僅10公里車程,是玉山國家公園東部園區的門戶[5][9][10]。在南安附近有鹿鳴橋、南安瀑布等景點,繼續沿臺30線向西行,最終可達瓦拉米步道口,由此入則沿八通關古道可達南投東埔[8][11]。
歷史
编辑根據《山地鄉之旅》的記載,約莫於1850年代[注 2],原居住在秀姑巒溪上游的喀西帕南社,有一戶18人全遷往下游定居,選擇於此建立部落,命名為「那麼剛」,其意為赭土,後又譯稱「那母安」[1]。日本撤離臺灣後,國民政府將其改名,縮稱為「南安」[1]。南安在布農語另有譯稱「那母灣」,意取部落位居盆地內,深受群山環繞,故而得名[1]。日人為治理之便,不僅開闢八通關越嶺道,在沿線各設監視區及駐在所,並強制將山區各社的布農族人全遷移下山安置居住,並受到日人的政策安置,使晚來遷居的郡社群必須與原居於南安的巒社群一起居住,形成兩族群混居的新部落[1][11]。自此開始,南安便成為秀姑巒溪最上游的部落[1]。
國民政府來臺後,為改善山區原住民的生活而頒布《山地施政要點》,並陸續頒定《山地人民生活改進運動辦法》、《獎勵山地實行定耕農業辦法》、《獎勵山地育苗及造林實施辦法》等政策,於1950年至1971年間,以輔導山區原住民移住,其中南安則於1957年自清水對面山林遷來,共計123戶642人移住[3]。
1977年9月,蔣經國內閣提出新中部橫貫公路計畫,規劃嘉義玉山線、水里玉山線、玉里玉山線等三條路線,此舉引發國家公園的設立討論[12]。1981年8月,玉里玉山線動工興建[12]。1985 年4月,因內政部營建署的支持下,促成玉山國家公園的設立[12]。1986年4月,因為環境影響評估的結果,認為對生態保育與自然面貌的維護有不良影響,俞國華內閣放棄興建,並依施工現狀給予停工[12]。當時,玉山玉山線自玉里向西闢建,位置約在大心便中止,全線計長14.6公里[12]。1991年1月1日,玉里玉山線通車啟用,尤以卓樂大橋橫跨拉庫拉庫溪的興建,改善了南安長久以來的交通問題[12][13]。
1990年,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出版一份規劃研究報告,為提升遊憩品質與生態平衡做出合理的規劃與適切的管理,故規劃東起卓麓,西迄可可爾博山,範圍8,042公頃的研究區設置「南安森林遊樂區」[7]。1992年4月12日,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在南安設立遊客中心, 並舉行啟用典禮[14]。2009年5月,原住民族電視台為製作《尋找祖靈地》節目,邀請南安部落青年liav、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學者lumaf和他的父親一同前往八通關古道沿線,調查布農族舊社遺址與舊地名,從中得知許多族人都因為日治時期被日人移居現今的花蓮南安、清水、卓樂……等地[15]。2012年4月,花蓮縣部落大學在南安開設課程,與卓樂國小畢業學生一同參與尋根活動,由文史工作者何成忠、玉山國家公園解說員率領下,從傳統地名Ma-aivul的南安出發,探訪布農族舊社遺址及瞭解祖先的生活環境[4]。
地理
编辑南安是以布農族巒社群為主要居民的一個部落,其位置則距離玉里約10公里車程,與清水、卓麓等部落皆同屬卓溪鄉卓清村所轄[6][9]。族人進出全仰賴臺30線與對外聯繫,向東直達玉里,可轉接臺9線通往花蓮、臺東,或繼續沿臺30線約30分鐘車程可抵達花東海岸線,向西直達瓦拉米步道口,由此入則沿八通關古道可通往南投東埔[7][8]。臺30線為昔日臺18線[注 3],因玉里玉山線的闢建未成[注 4]所留下的唯一對外道路,為玉山國家公園東部園區進出的門戶,故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在當地設有遊客中心提供服務[1][17]。
在南安遊客中心的門前存放一座八通關越道路開鑿紀念碑,是由楊南郡於1988年2月19日所尋獲,碑身的正面題「八通關越道路開鑿紀念」,背面則記載動工日、完工日、工期、動用人次、興建經費、傷亡人數及全線最高點的海拔標高等開鑿紀事[11]。沿臺30線向西行,在南安至鹿鳴路段可見拉庫拉庫溪構成的環形丘地形景觀[7]。距離南安遊客中心約2公里處有南安瀑布[注 5],發源自大里仙山[注 6],其落差高度約50公尺,上下有兩水潭,因拉庫拉庫溪的主流與支流發生差異侵蝕,造就出懸谷式瀑布[18][19]。根據規劃研究報告,南安瀑布的腹地約0.5公頃,可容納50人駐足觀賞,為玉山國家公園景點之一[7]。在臺30線有座鹿鳴橋橫跨拉庫拉庫溪,是通往鹿鳴駐在所的道路,該橋歷經二次興築新橋,第三代鹿鳴橋為1980年代落成的新橋,因橋塔被塗漆藍色,《八二粁一四五米》 則將該橋與南安瀑布並稱為南安兩大觀光景點[11]。
南安海拔不到300公尺,座落於拉庫拉庫溪河岸階地,當地發展受限於山谷地形,其腹地有限,難以大規模開發[5][7]。除南安遊客中心[17]、南安警察小隊[20]等機關建築在此設置外,其餘皆為布農族當地居民的住宅。正因南安腹地受限,故周邊擁有桐林山、卓溪山、清水山、大里仙山等山岳圍繞[5]。包括南安瀑布,全區的地質屬於大南澳片岩、畢祿山層,各據東西兩部分布,交界約在鹿鳴橋附近位置,其中大南澳片岩分成太魯閣層、玉里層,本區的地質隸屬玉里層[7][21]。玉里層岩性主要由黑色片岩(以石墨片岩為主)、矽質片岩為主,夾有綠色片岩或蛇紋岩,不含結晶石灰岩(大理岩)[21]。畢祿山層又稱新高層,其岩性主要由板岩、千枚岩、石英岩互層所組成,又或以板岩、千枚岩為主,夾有薄層變質砂岩[21]。
相關影片
编辑- 《來自南安的明信片》
2016年由實陸比玖影像工作室製作,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發布的南安情境式導覽影片,榮獲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白金獎。
注解
编辑- ^ Lamungan有兩個地方:位於今南投的名間至集集一帶平原之地[2];另一於今花蓮的南安[3][4]。
- ^ 《山地鄉之旅》記載:「大約一四〇年前」,以該書的出版時間2001年推估,約1851年至1861年之間,即清咸豐元年至清咸豐十一年[1]。
- ^ 行政院於2007年1月9日公告,原臺18線東段銜接臺9線之花蓮山風至玉里路段,計長15.026公里,全併入編制為臺30線[16]。
- ^ 闢建未成指1986年4月發生行政院宣布放棄興建計畫之事,其原因除環境影響評估,也因為玉里玉山線是沿八通關古道興建,此時期有了玉山國家公園的設立而開始受到國家公園法保護,故而停建[12][13]。
- ^ 南安瀑布的確切位置在臺30線4.126K,再根據《八二粁一四五米》第40頁顯示〈1:40,000 鹿鳴∼佳心主線〉地圖,其位置緊鄰卓安橋[10][11]。
- ^ 在本條目陳列來源之中,除《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網站介紹南安瀑布是採用「大裡仙山」記載[18],其餘在《花蓮縣卓溪鄉行政區域圖》和《八二粁一四五米》皆是採用「大里仙山」記載[5][11]。
參考文獻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南安部落【Namuan 那母灣】. 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4-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中文(臺灣)).
- ^ 海樹兒·犮刺拉菲. 〈第一節、前進Asang daingaz〉. 《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06年12月: 第129-154頁. ISBN 978-986-00-8050-6 (中文(臺灣)).
- ^ 3.0 3.1 海樹兒·犮刺拉菲. 〈第三節、民國時代布農族村落的移住〉. 《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06年12月: 第225-239頁. ISBN 978-986-00-8050-6 (中文(臺灣)).
- ^ 4.0 4.1 張柏東. 南安部落布農族人尋根. 東方報 (東方報社). 2012-04-09 [2014-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中文(臺灣)).
- ^ 5.0 5.1 5.2 5.3 5.4 《花蓮縣卓溪鄉行政區域圖》(比例尺1:55,000). 內政部. 2007. ISBN 9789860101997 (中文(臺灣)).
- ^ 6.0 6.1 布農族. 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博物館.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2014-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8) (中文(臺灣)).
- ^ 7.0 7.1 7.2 7.3 7.4 7.5 7.6 東海大學環境規劃暨景觀研究中心. 玉山國家公園東部園區暨南安森林遊樂區規劃研究報告. 玉山國家公園.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1990 [2014-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中文(臺灣)).
- ^ 8.0 8.1 8.2 花蓮 騎單車遊南安. 蘋果日報 副刊 (台灣蘋果日報). 2009-09-20 [2014-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臺灣)).
- ^ 9.0 9.1 南安遊客中心 交通方式. 玉山國家公園.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2014-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8) (中文(臺灣)).
- ^ 10.0 10.1 公路逍遙遊 台30線玉長公路. 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網站. 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 [2014-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5) (中文(臺灣)).
-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林一宏. 〈五、地質〉. 《八二粁一四五米:八通關越道路東段史話》.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2005 (中文(臺灣)).
-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葉昭雄. 〈新中橫之開闢及玉里玉山線之放棄闢建歷程〉. 《臺灣公路工程》(第28卷 第4期). 交通部公路局. 2001年10月 (中文(臺灣)).
- ^ 13.0 13.1 林世曼. 〈四、新中部橫貫公路之玉里玉山線(73.3~74.05.17)〉. 《榮工處與東台灣的建設》(碩士論文). 花蓮教育大學鄉土文化學系碩士班. 2008年6月 (中文(臺灣)).
- ^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南安遊客中心啟用典禮活動行程表. 玉山國家公園.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2014-01-31] (中文(臺灣)).[永久失效連結]
- ^ 【尋找布農族 八通關越嶺道】. 《尋找祖靈地》 (原住民族電視台) (南投、花蓮 八通關越嶺道: 原住民族電視台). 2009-05-10 [2014-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中文(臺灣)).
- ^ 公告花蓮玉里至台東長濱公路(以下簡稱玉長公路)併同台18線東段花蓮山風至玉里路段併編為台30線。. 行政院公報資訊網. 玉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2007-01-09 [2014-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6) (中文(臺灣)).
- ^ 17.0 17.1 景觀據點 南安遊客中心. 玉山國家公園.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2014-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6) (中文(臺灣)).
- ^ 18.0 18.1 南安瀑布.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2014-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8) (中文(臺灣)).
- ^ 何立德、王鑫. 〈玉山國家公園東界 南安瀑布〉. 《台灣的瀑布》. 遠足文化. 2002: 第150-152頁. ISBN 986-80154-0-5 (中文(臺灣)).
- ^ 保安警察第七總隊第六大隊. 玉山警察隊及各小隊資訊. 玉山國家公園.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2009-11-10 [2014-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中文(臺灣)).
- ^ 21.0 21.1 21.2 王鑫. 〈五、地質〉. 《玉山國家公園地理、地質景觀資源調查》. 內政部營建署. 1984: 第25-29頁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