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韓論
(重定向自征韩论)
征韓論(日語:せいかんろん,韓語:정한론),在日本幕末至明治初期,當時留守政府的領導者(未有隨岩倉使節團出訪歐美的維新領袖),如西鄉隆盛(學者毛利敏彥認為,西鄉本身並非主張對韓出兵,而是自己作為使節出使李氏朝鮮,勸其開國,也稱遣韓論。但該觀點遭到了學者田村貞雄等人的反駁)、板垣退助、江藤新平、後藤象二郎、副島種臣等,主張以武力迫使朝鮮半島開國。征韓論背後的目的也在於解決武士於明治維新後,嚴重的失業問題。
名稱
编辑日語原文中即為征「韓」論,而非「朝鮮」,而當時仍為李氏朝鮮時期,早於1897年建立的大韓帝國。因為該詞來自與日本神話中神功皇后的「三韓征伐」。[1]
背景
编辑江戶時代後期,從國學及水戶學的一部分與吉田松蔭的觀點來看,他們提倡古事記、日本書紀所記述的:古代日本擁有朝鮮半島的支配權,並把這些觀點納入尊王攘夷運動的政治主張。自1811年(文化八年)將軍德川家齊就職時,改朝鮮使節節儀,拒其入國,自此之後兩國不復往來。
結果
编辑明治維新後,日本藉新政府成立向朝鮮半島提出建交,當時朝鮮半島採取鎖國政策,只認清朝為皇帝,而日本國書中有「大日本皇帝」數字,朝鮮拒絕不受。於是國內的「征韓論」沸騰起來。1873年8月,雖然政府已決定派出西鄉作為往朝鮮的使節,卻被同年9月歸國岩倉使節團的大久保利通、岩倉具視及木戶孝允以時機尚早為由反對。同年10月遣使韓國的決定被取消。結果西鄉、板垣等征韓派一同下野(引發起明治六年政變)。他們成為1874年的佐賀之亂至1877年的西南戰爭的士族不滿及自由民權運動的起點。由這次的政爭,也可以看出留洋派與留守派間因為經歷與所處環境不同,對於政策走向看法的歧異。
參考資料
编辑- 日本近代史 陳水逢 p.88 ISBN 957-05-0580-X
- 大好きなこと:吉田松陰の言葉・・・Trust41 - livedoor Blog(ブロ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大野敏明『日本語と韓国語〈文春新書 233〉』文藝春秋、2002年 (平成14年) 3月20日 第1刷発行、ISBN 4-16-660233-0、9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