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缄默
被告蓄意选择不发言
故意缄默(英語:Mute of malice),或拒不答辩,是指刑事案件中的被告蓄意选择不发言,而非因生理或心理原因无法发声。
英国司法实践中,主审之前会进行一次单独的庭审,以确定被告是“故意缄默”还是因“神的造访”而失声。过去,如果陪审团认定被告是“故意缄默,” 则会对其施以酷刑,直到他开口或死亡。2023年,在牛津皇家法院的一起刑事案件中,一位无律师代理的被告拒绝在庭上发言,陪审团先裁定他为“故意缄默”,随后又判决他所涉刑事罪名成立。主审法官表示,这是他40年职业生涯中首例故意缄默判决。“故意缄默”意味着被告故意假装失声,而“神的造访”则并非意味着“神明降临将其击哑[註 1][1][2]。”
在荷兰,被告在任何情况下(例如在法庭审理或警方讯问期间)都享有宪法赋予的緘默權和拒绝自证其罪的权利。
该概念在美国法学中几乎不存在(甚至没有出现在《布莱克法学词典》中),因为蓄意选择不发言是一项宪法权利;辩护律师可以代为答辩,被告无需作证(根据格里芬诉加利福尼亚州一案对美國憲法第五修正案的解释)。
注释
编辑- ^ “神的造访”并不是真的有神明降临使被告哑口无言,而是强调被告的失声是自然或健康原因所致,而非恶意装哑。
参考
编辑- ^ Predator who gave girl chlamydia was living near play area. Oxford Mail. 2023-02-16 [2024-11-12] (英语).
- ^ The 'SILENT sex offender' found to be 'mute of malice'. Oxford Mail. 2023-02-14 [2024-11-12] (英语).
来源
编辑- A. J. Morris, S. Elcock, T. Hardie, & R. D. MacKay, "Changes to (un)fitness to plead and insanity proceedings" The Journal of Forensic Psychiatry & Psychology December 2006; 17(4): 603–610
- R. Morris, "The Face of Justice: Historical Aspects of Court Interpreting" Interpreting Volume 4, Number 1, 1999, pp. 97–123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