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坦克: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小 r2.7.1) (機器人 新增: sr:Средњи тенк |
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23个用户的46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 | |||
{{Refimprove |time=2010-01-27T13:29:19+00:00 }} |
{{Refimprove |time=2010-01-27T13:29:19+00:00 }} |
||
{{noteTA |
|||
⚫ | |||
|1=zh-cn:坦克; zh-tw:戰車; zh-hk:坦克; |
|||
'''中型坦克''',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坦克的划分多按[[战斗全重]]和[[火炮口径]]分为轻、中、重型三种。在二次大戰時,戰車全重20吨至40吨者劃为中型坦克,火炮口径約45至75毫米,主要作為裝甲師的戰車主力,著名的中型坦克有[[美国]]的[[M4]] Sherman 谢尔曼,苏联的[[T-34]],[[德国]]的[[四號坦克]] 。 |
|||
|2=zh-cn:轻型坦克; zh-tw:輕戰車; zh-hk:輕型坦克; |
|||
|3=zh-cn:谢尔曼;zh-tw:雪曼;zh-hk:雪曼; |
|||
|4=zh-tw:主力戰車; zh-cn:主战坦克; zh-hk:主戰坦克; |
|||
|5=zh-cn:步兵坦克; zh-tw:步兵戰車; zh-hk:步兵坦克; |
|||
}} |
|||
[[File:PzIV.Saumur.000a5s6s.jpg|thumb|300px |四號戰車H型]] |
|||
'''中型坦克'''是[[坦克|戰車]][[坦克#戰車分類|分級]]的一種概稱,該名詞主要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顧名思義,本量級車種是在重型戰車(設計配置以火力、裝甲主導)與輕戰車(設計思維以機動力、偵查運用為導向)之間的妥協性設計為重點,同時具有大規模量產的潛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成功的戰車也是落於本量級,包括蘇聯的[[T-34戰車]]、美國的[[M4雪曼]]、[[納粹德國]]的[[四號坦克]];這些戰車的重量介於20至40[[公噸]]、主炮口徑以45-85公厘皆具。 |
|||
在主力戰車名詞於1960年代出現之前,[[M48巴頓]]、[[T-54/55系列主戰坦克]]這類在1950年代誕生,總重量超過50噸級的產物也一度被歸類在中戰車屬性之下;該名詞的運用界定上並未非常謹慎,因此在冷戰初期的戰車會同時歸類在中戰車與主力戰車的狀況。 |
|||
{{Weapon-stub}} |
|||
⚫ | |||
不過,當時同樣為戰車研發列強的[[英國]]及[[法國]]就不用噸位為戰車分類,是以戰車用途劃分;類似量級的車種英國同時有{{link-en|巡洋戰車|Cruiser tank}}與[[步兵坦克|步兵戰車]],法國則有[[騎兵戰車]]。這些名詞指涉的武器常有性能指標重疊的情況,是因為戰車在草創期難以界定功能取向,各國以自己的軍事思想演繹而出的設計屬性。 |
|||
[[be-x-old:Сярэдні танк]] |
|||
[[en:Medium tank]] |
|||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戰爭經驗中,中戰車以決定性的數量、具有升級潛力的設計特性逐漸成為裝甲部隊的主要核心;輕戰車被技術進化的輪型裝甲車與履帶步兵戰鬥車給取代,而戰車重型化的思辨及成果一直推陳出新,但最終量變產生質變,以中戰車思維設計,走向機動力、火力、防護力平衡化的[[主力戰車]]成為二戰後戰車設計工程師的主流。 |
|||
[[hy:Միջին տանկ]] |
|||
[[ja:中戦車]] |
|||
==二戰時期的知名中戰車== |
|||
[[ko:중형 전차]] |
|||
*{{USSR}}:[[T-34戰車]] |
|||
[[ru:Средний танк]] |
|||
*{{USA}}:[[M3李戰車]]、[[M4雪曼戰車]] |
|||
[[sr:Средњи тенк]] |
|||
*{{flag|Nazi Germany}}:[[四號戰車]]、[[豹式戰車]] |
|||
*{{UK}}:[[克倫威爾戰車]] |
|||
{{裝甲戰鬥車輛列表}} |
|||
⚫ | |||
[[Category:中型坦克]] |
2023年10月9日 (一) 13:31的最新版本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8年10月27日) |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0年1月27日) |
中型坦克是戰車分級的一種概稱,該名詞主要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顧名思義,本量級車種是在重型戰車(設計配置以火力、裝甲主導)與輕戰車(設計思維以機動力、偵查運用為導向)之間的妥協性設計為重點,同時具有大規模量產的潛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成功的戰車也是落於本量級,包括蘇聯的T-34戰車、美國的M4雪曼、納粹德國的四號坦克;這些戰車的重量介於20至40公噸、主炮口徑以45-85公厘皆具。
在主力戰車名詞於1960年代出現之前,M48巴頓、T-54/55系列主戰坦克這類在1950年代誕生,總重量超過50噸級的產物也一度被歸類在中戰車屬性之下;該名詞的運用界定上並未非常謹慎,因此在冷戰初期的戰車會同時歸類在中戰車與主力戰車的狀況。
不過,當時同樣為戰車研發列強的英國及法國就不用噸位為戰車分類,是以戰車用途劃分;類似量級的車種英國同時有巡洋戰車與步兵戰車,法國則有騎兵戰車。這些名詞指涉的武器常有性能指標重疊的情況,是因為戰車在草創期難以界定功能取向,各國以自己的軍事思想演繹而出的設計屬性。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戰爭經驗中,中戰車以決定性的數量、具有升級潛力的設計特性逐漸成為裝甲部隊的主要核心;輕戰車被技術進化的輪型裝甲車與履帶步兵戰鬥車給取代,而戰車重型化的思辨及成果一直推陳出新,但最終量變產生質變,以中戰車思維設計,走向機動力、火力、防護力平衡化的主力戰車成為二戰後戰車設計工程師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