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臺北: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标签2017版源代码编辑
 
(未显示14个用户的25个中间版本)
第6行: 第6行:
|piccap = 遠眺臺北市中心
|piccap = 遠眺臺北市中心
|float = right<!--left|right|none (默認是靠右)-->
|float = right<!--left|right|none (默認是靠右)-->
|t = 臺北 <!--繁體中文-->
|t = 臺北/台北 <!--繁體中文-->
|s = 台北<!--簡體中文-->
|s = 台北<!--簡體中文-->
|l = 臺灣之北<!--字面意思-->
|l = 臺灣之北<!--字面意思-->
第27行: 第27行:
|romaji= Taihoku、Taipei
|romaji= Taihoku、Taipei
}}
}}
-{zh-hans:'''台北'''; zh-hant:'''-{臺}-北'''([[俗字]]寫作'''-{台}-北''')}-詞義為「臺灣之[[北]]」;原本做為[[地理]]名詞用來泛指[[北臺灣|臺灣北部]],19世紀後期[[臺北城|臺北建城]]後,成為以該城池建立之都市的稱呼<ref>[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687 縣志 - 台灣大百科全書 Encyclopedia of Taiwan] {{Wayback|url=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687 |date=20151117025557 }}, 版權所有 [[中華民國文化部]]</ref>。在[[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所屬的行政區劃不斷調整,先後設置[[臺北縣 (日治時期)|臺北縣]]、[[臺北廳]],到後來的[[臺北州]]。1945進入[[臺灣戰後時期|中華民國時期]],臺北劃分為[[臺北市]]及[[臺北縣]](今新北市)。[[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臺北成為[[中華民國首都|首都]],現今為臺灣的政經中樞。


目前,「臺北」依照定義的不同涵蓋不同的範圍狹義的行政區劃上指'''[[臺北市]]''',廣義上則指亦可泛指臺北市及周邊[[新北]]、[[基隆市]]相連而成的'''[[臺北都會區]]'''([[首都圈]]),人口700多萬人有的機構還會在定義上將北擴大為包括[[桃園市]]所組成的'''[[臺北生活圈]]'''(北北基桃),人口超過920萬人,面積3,678平方公里,為[[按人口排列的世界城市地区列表|世界第43大都會區]]。
'''-{臺}-北'''([[俗字]]寫作'''-{台}-北''')是位於[[臺灣]]北部的[[都市]],詞義為「臺灣之[[北]]」;原本做為[[地理]]名詞用來泛指[[北臺灣]],19世紀後期[[臺北城|臺北建城]]後,成為以該城池建立之都市的稱呼<ref>[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687 縣志 - 台灣大百科全書 Encyclopedia of Taiwan] {{Wayback|url=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687 |date=20151117025557 }}, 版權所有 [[中華民國文化部]]</ref>。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臺北成為[[中華民國首都]],現今為臺灣的政經中樞。

「臺北」依照定義的不同涵蓋不同的範圍狹義的行政區劃上指'''[[臺北市]]''',廣義上則指亦可泛指臺北市及周邊[[衛星城|衛星]]相連而成的'''[[臺北都會區]]'''(臺北[[首都圈]]),包括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人口700多萬人有的機構定義上還會都會區擴大為包括[[桃園市]]所組成的'''[[臺北生活圈]]'''人口超過920萬人,面積3,678平方公里,為[[按人口排列的世界城市地区列表|世界第43大都會區]]。


== 概述 ==
== 概述 ==
{{Unreferenced section|time=2024-04-17T20:38:14+00:00}}
[[File:Taipei from Tiger Mountain.jpg|thumb|center|700px|從[[虎山]]眺望臺北市區天際線(西北向視角;攝於2012年)]]
[[File:Taipei from Tiger Mountain.jpg|thumb|center|700px|從[[虎山]]眺望臺北市區天際線(西北向視角;攝於2012年)]]
{{Portal|台北|Taipei 101 at night.jpg}}
{{Portal|台北|Taipei 101 at night.jpg}}
第41行: 第41行:
1875年,[[清朝政府]]將[[大甲溪]]以北至[[基隆]]、原屬[[淡水廳]]管轄的地區改置[[臺北府]],並在[[臺北盆地]]內的[[大加臘]]地區擇地興建[[城池]]作為[[行政中心|府治]],並命名為[[臺北城]],「臺北」之地名始正式出現。而[[臺北城內]]與鄰近的[[艋舺]]、[[大稻埕]]兩處[[聚落]],被合稱為「[[三市街]]」,即現今的臺北舊城區。臺灣[[福建臺灣省|建省]]後,臺北取代[[臺南府城]]成為臺灣的[[行政中心]],並延續迄今。
1875年,[[清朝政府]]將[[大甲溪]]以北至[[基隆]]、原屬[[淡水廳]]管轄的地區改置[[臺北府]],並在[[臺北盆地]]內的[[大加臘]]地區擇地興建[[城池]]作為[[行政中心|府治]],並命名為[[臺北城]],「臺北」之地名始正式出現。而[[臺北城內]]與鄰近的[[艋舺]]、[[大稻埕]]兩處[[聚落]],被合稱為「[[三市街]]」,即現今的臺北舊城區。臺灣[[福建臺灣省|建省]]後,臺北取代[[臺南府城]]成為臺灣的[[行政中心]],並延續迄今。


進入[[臺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後,原臺北府轄區併為[[臺北縣 (日治時期)|臺北縣]],後又改為[[臺北廳]]。[[日本]]延續以臺北[[臺灣總督府|執政當局]]在臺灣實施[[臺灣市制|市制]],在1920年以「三市街」為基礎設置[[臺北市 (州轄市)|臺北市]],並延續[[臺灣戰後時期|至今]];臺北市成立的同年,轄區包含今日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等地的[[臺北州]]成立。[[臺灣總督府|日本執政當局]]對臺北市區進行大規模的[[公共建設]],使其成為[[日本]]經略[[南洋]]的重要基地,也奠定臺北城市的發展基礎。
進入[[臺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後,原臺北府轄區併為[[臺北縣 (日治時期)|臺北縣]],後又改為[[臺北廳]]。1920年臺灣實施[[臺灣市制|市制]][[臺灣總督府|執政當局]]以「三市街」為基礎設置[[臺北市 (州轄市)|臺北市]],並延續[[臺灣戰後時期|至今]];臺北市成立的同年,轄區包含今日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等地的[[臺北州]]成立。[[臺灣總督府|日本執政當局]]對臺北市區進行大規模的[[公共建設]],使其成為[[日本]]經略[[南洋]]的重要基地,也奠定臺北城市的發展基礎。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戰]][[終戰|結束]]後,臺灣進入[[臺灣戰後時期|中華民國時期]],[[臺北市 (省轄市)|臺北市]]、基隆市脫離臺北州成為[[市 (中華民國)|省轄市]],其餘臺北州的轄區則改制為[[臺北縣 (1945年-2010年)|臺北縣]]。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因[[戡亂戰爭|國共內戰]]戰敗而遷移[[中華民國首都|首都]]至臺北,臺北成為中華民國失去[[中華民國疆域|大陸領土]]([[國府遷臺]])後的[[首都|統治中心]];國共內戰後,隨民政府移居臺灣的大量[[臺灣外省人|外省人]],多數居住於臺北,一度使臺北的人口快速增加。而自1960年代以來,因為[[臺灣經濟]]的[[臺灣奇蹟|快速起飛]],使得臺北的外來工作人口快速增加,而其中的大部分來自於[[中臺灣]]與[[南臺灣]]。這些外來人口除了移入臺北市,也聚居於臺北市周圍的[[衛星城市|衛星市鎮]],這使得地處臺北市外圍的臺北縣人口快速攀升,並逐漸與臺北市連成一氣。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戰]][[終戰|結束]]後,臺灣進入[[臺灣戰後時期|中華民國時期]],[[臺北市 (省轄市)|臺北市]]、基隆市脫離臺北州成為[[市 (中華民國)|省轄市]],其餘臺北州的轄區則改制為[[臺北縣]]。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因[[第二次国共内战|內戰]]戰敗而遷至臺北,臺北成為中華民國失去[[中華民國疆域|大陸領土]]([[國府遷臺]])後的[[首都|統治中心]];國共內戰後,隨中華政府移居臺灣的大量[[臺灣外省人|外省人]],多數居住於臺北,一度使臺北的人口快速增加。而自1960年代以來,因為[[臺灣經濟]]的[[臺灣奇蹟|快速起飛]],使得臺北的外來工作人口快速增加,而其中的大部分來自於[[中臺灣]]與[[南臺灣]]。這些外來人口除了移入臺北市,也聚居於臺北市周圍的[[衛星城市|衛星市鎮]],這使得地處臺北市外圍的臺北縣人口快速攀升,並逐漸與臺北市連成一氣。


1967年臺北市升格為[[直轄市]]之前,「臺北」的都市範圍已逐漸擴張至接近原臺北市全境,於是在1968年將[[士林區|士林]]、[[北投區|北投]]、[[內湖區|內湖]]、[[南港區|南港]]、[[木柵]]、[[景美]]6個[[衛星城鎮]]併入臺北市。但1980年代以來,臺北舊城區逐漸沒落,商業重心以[[忠孝東路 (臺北市)|忠孝東路]]為軸線,逐漸東移至新開發的[[大安區 (臺北市)|大安區]]與[[信義區 (臺北市)|信義區]]一帶,形成所謂的「[[臺北東區|東區]]」,尤其是坐落於信義區內的[[信義計畫區]],取代了臺北舊城區(俗稱「西區」)成為臺北的[[都心|發展核心]]。而信義計畫區因為[[臺灣政府]]的大力發展,更成為現今臺北首要的[[中心商業區]],臺北市的[[行政中心|市政機構]]也在1990年代遷移至此。
1967年臺北市升格為[[直轄市]]之前,「臺北」的都市範圍已逐漸擴張至接近原臺北市全境,於是在1968年將[[士林區|士林]]、[[北投區|北投]]、[[內湖區|內湖]]、[[南港區|南港]]、[[木柵]]、[[景美]]6個[[衛星城鎮]]併入臺北市。但1980年代以來,臺北舊城區逐漸沒落,商業重心以[[忠孝東路 (臺北市)|忠孝東路]]為軸線,逐漸東移至新開發的[[大安區 (臺北市)|大安區]]與[[信義區 (臺北市)|信義區]]一帶,形成所謂的「[[臺北東區|東區]]」,尤其是坐落於信義區內的[[信義計畫區]],取代了臺北舊城區(俗稱「西區」)成為臺北的[[都心|發展核心]]。而信義計畫區因為[[臺灣政府]]的大力發展,更成為現今臺北首要的[[中心商業區]],臺北市的[[行政中心|市政機構]]也在1990年代遷移至此。

2024年10月18日 (五) 09:31的最新版本

臺北
汉语名称
繁体字 臺北/台北
简化字 台北
字面意思臺灣之北
日语名称
汉字 台北
舊字體臺北

台北詞義為「臺灣之」;原本做為地理名詞用來泛指臺灣北部,19世紀後期臺北建城後,成為以該城池建立之都市的稱呼[1]。在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所屬的行政區劃不斷調整,先後設置臺北縣臺北廳,到後來的臺北州。1945年進入中華民國時期,臺北劃分為臺北市臺北縣(今新北市)。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臺北成為首都,現今為臺灣的政經中樞。

目前,「臺北」依照定義的不同涵蓋不同的範圍:狹義的行政區劃上指臺北市,廣義上則指亦可泛指臺北市及周邊新北市基隆市相連而成的臺北都會區首都圈),人口700多萬人。有的機構還會在定義上將台北擴大為包括桃園市所組成的臺北生活圈(北北基桃),人口超過920萬人,面積3,678平方公里,為世界第43大都會區

概述

[编辑]
虎山眺望臺北市區天際線(西北向視角;攝於2012年)

臺北開墾的歷史相當悠久,臺灣原住民族部族之一的凱達格蘭族(或稱巴賽族雷朗族)即世居於此。但城市規模的成形,則起始於清治時期漢人移民建立的艋舺大稻埕兩處聚落,以及1884年完工的臺北府城

1875年,清朝政府大甲溪以北至基隆、原屬淡水廳管轄的地區改置臺北府,並在臺北盆地內的大加臘地區擇地興建城池作為府治,並命名為臺北城,「臺北」之地名始正式出現。而臺北城內與鄰近的艋舺大稻埕兩處聚落,被合稱為「三市街」,即現今的臺北舊城區。臺灣建省後,臺北取代臺南府城成為臺灣的行政中心,並延續迄今。

進入日治時期後,原臺北府轄區併為臺北縣,後又改為臺北廳。1920年臺灣實施市制執政當局以「三市街」為基礎設置臺北市,並延續至今;臺北市成立的同年,轄區包含今日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等地的臺北州成立。日本執政當局對臺北市區進行大規模的公共建設,使其成為日本經略南洋的重要基地,也奠定臺北城市的發展基礎。

1945年二戰結束後,臺灣進入中華民國時期臺北市、基隆市脫離原臺北州成為省轄市,其餘臺北州的轄區則改制為臺北縣。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內戰戰敗而播遷至臺北,臺北成為中華民國失去大陸領土國府遷臺)後的統治中心;國共內戰後,隨中華民國政府移居臺灣的大量外省人,多數居住於臺北,一度使臺北的人口快速增加。而自1960年代以來,因為臺灣經濟快速起飛,使得臺北的外來工作人口快速增加,而其中的大部分來自於中臺灣南臺灣。這些外來人口除了移入臺北市,也聚居於臺北市周圍的衛星市鎮,這使得地處臺北市外圍的臺北縣人口快速攀升,並逐漸與臺北市連成一氣。

1967年臺北市升格為直轄市之前,「臺北」的都市範圍已逐漸擴張至接近原臺北市全境,於是在1968年將士林北投內湖南港木柵景美6個衛星城鎮併入臺北市。但1980年代以來,臺北舊城區逐漸沒落,商業重心以忠孝東路為軸線,逐漸東移至新開發的大安區信義區一帶,形成所謂的「東區」,尤其是坐落於信義區內的信義計畫區,取代了臺北舊城區(俗稱「西區」)成為臺北的發展核心。而信義計畫區因為臺灣政府的大力發展,更成為現今臺北首要的中心商業區,臺北市的市政機構也在1990年代遷移至此。

另一方面,雖然臺北縣的總人口數早已達到升格直轄市的資格,但中央一直未予核准。在縣內各界長期的爭取之下,臺北縣於2010年12月25日正式改制為直轄市,並更名為「新北市」,成為一個以臺北市外圍之組成的多核心都市

直至今日,臺北是臺灣人口最多的都會區及城區地帶,也是臺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其城市區域的範圍,也已涵蓋了整個臺北盆地,並擴張至盆地周圍山區中華南洋東洋西洋和世界各地的文化在此兼容並蓄,不但使得臺北成為臺灣文化面向世界的櫥窗,更是華語世界漢語圈的代表城市之一。

臺北總統府
國立故宫博物院
國父紀念館

地名發音

[编辑]

臺北的英語譯名根據時代而有所不同,如清朝時期譯爲「Taipeh」[2]日治時期則以日語發音譯爲「Taihoku」[3],直到戰後才依威妥瑪拼音中華民國國語發音拼寫爲「Taipei」並沿用至今,2009年馬英九政府上任後臺灣官方譯音標準雖改採漢語拼音,但各縣市名稱以國際慣用為由仍保留威妥瑪拼音[4],因此不改譯爲「Taibei」。

由於歷史影響,臺灣原住民諸語對於臺北的稱呼亦有取自台語日語。前者如阿美語稱「Taypak[5],後者如達悟語曰「Taihok[6]排灣語作「Taihuku」。

行政區劃

[编辑]

清治時期 (1683-1895)

[编辑]

日治時期 (1895-1945)

[编辑]
  • 臺北縣(1895-1901年),為臺灣日治初期臺灣北部的行政區劃。
  • 臺北廳(1901-1920年),為臺灣日治中期臺灣北部的行政區劃。
  • 臺北州(1920-1945年),為臺灣日治中後期臺灣北部的行政區劃。

戰後時期 (1946至今)

[编辑]
  • 臺北市(1946-1949年),中華民國臺灣省省會,為全省政治、經濟與文化之發展中樞。
  • 臺北市 (省轄市)(1949-1967年),國共內戰失利,國民政府退守臺灣,中央政府遷至臺北,成爲中華民國首都。
  • 臺北市(1967至今),1967年台北市升格為院轄市至今。
  • 臺北縣(1946-2010年),中華民國台灣省的,2010年升格為直轄市並改名為新北市

臺北的城市發展本為一體,但因既有法規而分為兩個行政區劃,故臺北市新北市有與鄰近的基隆市合併為「臺北都」或「大臺北市」的計畫。

地理分區

[编辑]

其他

[编辑]

參見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縣志 - 台灣大百科全書 Encyclopedia of Taiwa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版權所有 中華民國文化部
  2. ^ 臺北府Taipeh Prefecture
  3. ^ 臺北州Taihoku Prefecture
  4. ^ 台灣的拼音系統爭議台灣的中文羅馬拼音
  5. ^ 台北市南港區成德國小-鄉土-原住民阿美族語. [2008-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8). 
  6. ^ 蘭嶼達悟語口語資料典藏網. [2008-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8). 
  7. ^ Norris, David. Taipei 5.0. Microsoft. 1991 [2022-06-20] –通过Archiv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