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齋戒: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完善佛法廣傳的五戒
 
(未显示32个用户的38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Refimprove|time=2020-10-21T06:24:54+00:00}}
'''斋戒'''是一种与[[宗教]]有关的个人行为,其主要方式为对[[饮食]]和[[性生活]]的限制。斋戒分为长期斋戒和短期斋戒。
[[File:EmaciatedBuddha.JPG|thumb|200px|[[释迦牟尼]]在經歷了嚴格的齋戒苦行後,面容變得消瘦]]

'''斋戒'''是一种与[[宗教]]有关的个人行为,其主要方式为对[[禁食|饮食]]和[[性禁慾|性生活的限制]]。为了礼仪、[[神秘主义]]、[[苦行]]或其他宗教目的,或者为了道德上的目的而禁绝饮食。禁绝饮食可能是完全的,也可能是部分的;可能是长期的,也可能是短期的。在世界各地,自古实行禁绝包含的人,有许多宗教的开创人和他们的追随者,有根据某种文化形态而划分出来的一些个人;还有一些个人或团体會以绝食作为抗争,表示反对违背社会伦理或政治原则的行为。


==起源==
==起源==
第8行: 第11行:


===祭祀前的斋戒===
===祭祀前的斋戒===
在祭祀前的斋戒中,斋戒者在[[祭天]]、[[祭孔]]、[[祭祖]]或者祭拜其他神明前数日(通常是三日)停止食用[[荤]]食(用[[]]、[[韭]]、[[葱]]等香料烹制的肴,并非要[[素食]]),停止[[饮酒]],停止[[房事]]。《[[明史]]》[[洪武]]二年学士朱升等奉敕所撰《斋戒文》对斋戒的行为规则作出了规范:“戒者禁止其外,斋者整齐其内。沐浴更衣,出居外舍(即到专门的斋戒住宿场所居住),不饮酒,不茹荤,不问疾,不吊丧,不听音乐,不理刑名,此则戒也。严畏谨慎,苟有所思,即思所祭之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精白一诚,无须臾间,此则斋也”。这种斋戒在现代的中国已经罕见,但在海外[[漢字文化圈]]中还有保留。
在祭祀前的斋戒中,斋戒者在[[祭天]]、[[祭孔]]、[[祭祖]]或者祭拜其他神明前数日(通常是三日)停止食用[[荤]]食(不食蔥韮薤[[五辛|辛菜]]),停止[[饮酒]],停止[[房事]]。《[[明史]]》[[洪武]]二年学士朱升等奉敕所撰《斋戒文》对斋戒的行为规则作出了规范:“戒者禁止其外,斋者整齐其内。沐浴更衣,出居外舍(即到专门的斋戒住宿场所居住),不饮酒,不茹荤,不问疾,不吊丧,不听音乐,不理刑名,此则戒也。严畏谨慎,苟有所思,即思所祭之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精白一诚,无须臾间,此则斋也”。这种斋戒在现代的中国已经罕见,但在海外[[漢字文化圈]]中还有保留。

===還願的斋戒===
[[還願]],是向[[神祇]]許下[[願望]],應驗後對神祇、廟宇或者是社會進行回饋的行為,常有人以「齋戒」作為還願條件。又分為兩種:大齋、小齋;小齋僅[[素食]],不食[[葷]],大齋者連[[飲酒|酒]][[性交|色]]並戒。

小齋也有兩種:一是自己喫素食一段時間。二是改為布施免費的[[素食]][[餐點]],供應他人食用,俗稱「認菜盤」。


===宗教戒律性的斋戒===
===宗教戒律性的斋戒===
[[汉傳佛教]]的斋戒为长期斋戒,主要为不[[杀生]]、不食肉、不茹荤、不饮酒、不接觸性相關的(典籍上多作「不近女色」)。中国佛教茹素的[[齋食]]制度为[[梁武帝]]所创,[[520]]梁武帝根据《大般涅槃经》要求[[佛教]][[僧侣]]全面禁止肉食,当时曾遭到[[佛教徒]]的反对,称“律中无断肉及忏悔食肉之法”<ref>《大正藏经》第五十二卷。為此梁武帝親自寫了一篇「斷酒肉文」,文中引證大般涅槃經、楞枷經、央掘魔羅經等大乘經典為依據。</ref>,但后来逐渐为[[中国]][[汉族]]佛教徒所接受。[[藏传佛教]]仍然保持了可食[[三净肉]]的习惯。
[[汉傳佛教]]的斋戒为长期斋戒,主要为不[[杀生]]、不食肉、不茹荤、不饮酒、不[[性行為]](典籍上多作「不近女色」)、不偷盜、不妄語[[中国佛教]]茹素的[[齋食]]制度为[[梁武帝]]所创,520年梁武帝根据《大般涅槃经》要求[[佛教]][[僧侣]]全面禁止肉食,当时曾遭到[[佛教徒]]的反对,認為[[釋迦牟尼佛]]沒有規定[[素食]],称“律中无断肉及忏悔食肉之法”<ref>《大正藏经》第五十二卷。為此梁武帝親自寫了一篇「斷酒肉文」,文中引證大般涅槃經楞枷經央掘魔羅經等大乘經典為依據。</ref>,支持素食的是[[釋迦牟尼]]的堂弟[[提婆達多|天啟]],反而天啟是[[佛敵]]。但后来逐渐为[[中国]][[汉族]]佛教徒所接受。[[藏传佛教]]與[[上座佛教]]仍然保持了可食[[三净肉]]的习惯。


道教的斋戒包括禁酒、禁食[[五荤]](五種蔬菜,[[韭]]、[[蒜]]、[[蕓薹]]、[[胡荽]]、[[薤]])。和三厌([[狗]]、[[大雁]]和[[乌鱼]],另說《上清靈寶大法》有言的;[[雁]]、[[狗]]、[[鯉]]、[[鱔]]、[[龜]]、[[鱉]]等肉,號稱「[[三官]]所厭,簡稱三厭」)。禁酒是为了防止乱性,禁止茹荤则是因为食后嘴中会发出发出异味,对神明不敬(同为香辛料的[[薑]]因食后无异味而不在五荤之列)。此外还认为五荤生食易动肝火,熟食则具有促進[[性慾]]作用。
道教的斋戒包括禁酒、禁食[[五荤]](五種蔬菜,[[韭]]、[[蒜]]、[[芸苔]]、[[胡荽]]、[[薤]])。和三厌([[狗]]、[[大雁]]和[[乌鱼]],另說《上清靈寶大法》有言的;[[雁]]、[[狗]]、[[鯉]]、[[鱔]]、[[龜]]、[[鱉]]等肉,號稱「[[三官]]所厭,簡稱三厭」)。禁酒是为了防止乱性,禁止茹荤则是因为食后嘴中会发出发出异味,对神明不敬(同为香辛料的[[薑]]因食后无异味而不在五荤之列)。此外还认为五荤生食易动肝火,熟食则具有促進[[性慾]]作用。


==西方的斋戒==
==西方的斋戒==
===基督宗教的斋戒===
===基督宗教的斋戒===
{{Main|小斋|大斋|大斋期}}
[[天主教]]與一些[[基督宗教]]教派規定:小齋,即不得食用[[温血动物]]的肉,僅能喫[[冷血動物]],如[[魚]]、[[蝦]]等類。大齋,即一日只能喫一餐正餐,清晨與晚間可以攝取少量零食,其餘時間只能飲用[[流質食品]],如[[乳]]。
[[耶穌]]曾進行四十天禁食。


[[基督宗教]]中,早期的[[基督徒]]認為[[暴食]]屬於[[七宗罪]]之一,動輒以數天的禁食以[[懺悔]],[[天主教]]與一些[[基督宗教]]教派規定:小齋,即不得食用[[温血动物]]的肉,僅能喫[[冷血動物]],如[[魚]]、[[蝦]]等類。大齋,即一日只能喫一餐正餐,清晨與晚間可以攝取少量零食,其餘時間只能飲用[[流質食品]],如[[乳]]。現代大多數信徒因應繁忙的工商社會生活,已不再嚴格遵守此戒律
每星期五,為紀念[[耶穌受難日]],應小齋每逢[[四旬期]],應大齋。[[老人]]、[[殘障]]者、[[孕婦]]、[[病人]]、[[軍人]]、[[苦力]]工人、旅宿者等可免。

每星期五,為紀念[[耶穌受難日]],應小齋每逢[[四旬期]],應大齋。[[兒童]]、[[老人]]、[[殘障]]者、[[孕婦]]、[[病人]]、[[軍人]]、[[苦力]]工人、旅宿者等可免。

大多數[[基督新教]]教派並無[[齋戒]]戒律。


===伊斯蘭教的斋戒===
===伊斯蘭教的斋戒===
{{main|穆斯林齋戒}}
{{main|齋戒 (伊斯兰教)}}
[[穆斯林]]在[[齋戒月]],由日出至日落期間不飲食[[老人]]、[[殘障]]者、[[孕婦]]、[[病人]]、[[軍人]]、[[苦力]]工人、旅宿者等免。如非特許,未能恪守齋戒的人,須布施食物給老弱。一些穆斯林如不在齋戒月齋戒,他們會分開不同的時間進行齋戒
[[穆斯林]]在[[齋戒月]],由日出至日落期間不飲食[[行房]],但以漱口


《[[可蘭經]]》2章185節說:「……害病或旅行的人,當依所缺的日數補齋。真主要你們便利,不要你們困難,……」害病是指[[生病]]的人或[[生理期]]、[[懷孕]]、[[哺乳]]的婦女。害病的人等身體恢復正常及旅行者結束旅行後都須補齊欠齋日數。
==相关条目==
*[[食]]
*[[齋戒 (伊斯蘭教)]]
*[[齋戒 (基督教)]]
*[[巴哈伊斋戒]]
*[[齋食]]


《[[可蘭經]]》2章184節:「……難以齋戒者,當納罰贖,即以一餐飯,施給一個貧民……」
==参见==
*[[齋]]
*[[齋王]]
*[[伊勢神宮|伊勢齋宮]]
*[[賀茂齋院]]


==索引==
== 参见 ==
* [[禁食]]、[[禁欲]]
{{reflist}}
* [[齋戒 (伊斯蘭教)]]
* [[齋戒 (基督教)]]
* [[巴哈伊斋戒]]
* [[食]]


== 参考文献 ==
[[Category:犹太教]]
{{Reflist}}
[[Category:基督儀]]
[[Category:伊斯兰教]]
[[Category:印度教]]
[[Category:飲食]]
[[Category:生活]]
[[Category:宗教儀式]]
[[Category:佛教术语]]


== 延伸阅读 ==
{{Wikisource further reading}}


[[ru:Пост]]
[[Category:禁食]]
[[Category:与饮食]]
[[Category:教儀]]
[[Category:修行法]]

2024年12月30日 (一) 02:18的最新版本

释迦牟尼在經歷了嚴格的齋戒苦行後,面容變得消瘦

斋戒是一种与宗教有关的个人行为,其主要方式为对饮食性生活的限制。为了礼仪、神秘主义苦行或其他宗教目的,或者为了道德上的目的而禁绝饮食。禁绝饮食可能是完全的,也可能是部分的;可能是长期的,也可能是短期的。在世界各地,自古实行禁绝包含的人,有许多宗教的开创人和他们的追随者,有根据某种文化形态而划分出来的一些个人;还有一些个人或团体會以绝食作为抗争,表示反对违背社会伦理或政治原则的行为。

起源

[编辑]

斋戒行为在很多宗教中都有,作为信仰的准则,以准备节日,反省自身,或教导信徒节制贪欲,进求更高层次的生活。

中国的斋戒

[编辑]

古中国斋戒分为三种,一种是帝王官吏士族平民在正式祭典前的斋戒,一種是還願齋戒,一种是宗教戒律性的斋戒

祭祀前的斋戒

[编辑]

在祭祀前的斋戒中,斋戒者在祭天祭孔祭祖或者祭拜其他神明前数日(通常是三日)停止食用食(不食蔥韮薤蒜等辛菜),停止饮酒,停止房事。《明史洪武二年学士朱升等奉敕所撰《斋戒文》对斋戒的行为规则作出了规范:“戒者禁止其外,斋者整齐其内。沐浴更衣,出居外舍(即到专门的斋戒住宿场所居住),不饮酒,不茹荤,不问疾,不吊丧,不听音乐,不理刑名,此则戒也。严畏谨慎,苟有所思,即思所祭之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精白一诚,无须臾间,此则斋也”。这种斋戒在现代的中国已经罕见,但在海外漢字文化圈中还有保留。

宗教戒律性的斋戒

[编辑]

汉傳佛教的斋戒为长期斋戒,主要为不杀生、不食肉、不茹荤、不饮酒、不從事性行為(典籍上多作「不近女色」)、不偷盜、不妄語。中国佛教茹素的齋食制度为梁武帝所创,520年梁武帝根据《大般涅槃经》要求佛教僧侣全面禁止肉食,当时曾遭到佛教徒的反对,認為釋迦牟尼佛沒有規定素食,称“律中无断肉及忏悔食肉之法”[1],支持素食的是釋迦牟尼的堂弟天啟,反而天啟是佛敵。但后来逐渐为中国汉族佛教徒所接受。藏传佛教上座佛教仍然保持了可食三净肉的习惯。

道教的斋戒包括禁酒、禁食五荤(五種蔬菜,芸苔胡荽)。和三厌(大雁乌鱼,另說《上清靈寶大法》有言的;等肉,號稱「三官所厭,簡稱三厭」)。禁酒是为了防止乱性,禁止茹荤则是因为食后嘴中会发出发出异味,对神明不敬(同为香辛料的因食后无异味而不在五荤之列)。此外还认为五荤生食易动肝火,熟食则具有促進性慾作用。

西方的斋戒

[编辑]

基督宗教的斋戒

[编辑]

耶穌曾進行四十天禁食。

基督宗教中,早期的基督徒認為暴食屬於七宗罪之一,動輒以數天的禁食以懺悔天主教與一些基督宗教教派規定:小齋,即不得食用温血动物的肉,僅能喫冷血動物,如等類。大齋,即一日只能喫一餐正餐,清晨與晚間可以攝取少量零食,其餘時間只能飲用流質食品,如。現代大多數信徒因應繁忙的工商社會生活,已不再嚴格遵守此戒律。

每星期五,為紀念耶穌受難日,應小齋;每逢四旬期,應大齋。兒童老人殘障者、孕婦病人軍人苦力工人、旅宿者等可免。

大多數基督新教教派並無齋戒戒律。

伊斯蘭教的斋戒

[编辑]

穆斯林齋戒月,由日出至日落期間不許飲食與行房,但可以漱口。

可蘭經》2章185節說:「……害病或旅行的人,當依所缺的日數補齋。真主要你們便利,不要你們困難,……」害病是指生病的人或生理期懷孕哺乳的婦女。害病的人等身體恢復正常及旅行者結束旅行後都須補齊欠齋日數。

可蘭經》2章184節:「……難以齋戒者,當納罰贖,即以一餐飯,施給一個貧民……」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大正藏经》第五十二卷。為此梁武帝親自寫了一篇「斷酒肉文」,文中引證《大般涅槃經》、《楞枷經》、《央掘魔羅經》等大乘經典為依據。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人事典·齋戒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