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区: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
第18行: | 第18行: | ||
==区划== |
==区划== |
||
2014年辖13个街道、2个镇、2个乡;另外包括武陵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柳叶湖旅游渡假区。 |
|||
*[[街道]]:启明街道、府坪街道、穿紫河街道、丹阳街道、白马湖街道、芙蓉街道、芷兰街道、东江街道、永安街道、南坪街道、长庚街道、柳叶湖街道和德山街道 |
*[[街道]]:启明街道、府坪街道、穿紫河街道、丹阳街道、白马湖街道、芙蓉街道、芷兰街道、东江街道、永安街道、南坪街道、长庚街道、柳叶湖街道和德山街道 |
||
*[[镇]]:河洑镇、德山镇 |
*[[镇]]:河洑镇、德山镇 |
2014年11月13日 (四) 08:40的版本
武陵区为湖南常德市辖区,位于湖南北部、常德中部偏北,地处洞庭湖西部。面积298平方千米,户籍人口数为386,854人(2002年),GDP总量为160,927万元(2002年)[1]。治所滨湖中路府坪巷。
历史
武陵区成立于1988年。国务院1988年1月23日国函[1988]18号撤销撤销常德地区、常德县、县级常德市,成立地级常德市、鼎城区和武陵区,武陵区由原县级常德市和从原常德县划出武陵、斗母湖、河洑、石门桥四个镇和丹洲、康家吉、南坪岗、河洑、芦获山五个乡至武陵区。鼎城区继承原县级常德市行政体制。 「開墾時期」民國52年~56年 首任場長林德錡,帶領著榮民,場、懇員開墾土地,試種夏季高冷蔬菜,溫帶果樹,並接受農業復興發展委員會輔導,確定農場經營方針。
「農業時期」民國56年~70年 開墾改良土地,完成果樹種植,規劃完成了北谷蔬菜地,擴大農業生產面積,安置榮民,輔導場墾員生產,制訂生產競賽新制度加強果樹管理,推行農業機械化作業,有效提升效率,節省人工,至民國70年起,直營事業已達自給自足目標。
「農業休閒轉型時期」民國70年~87年 民國75年農場完成第一期轉型規劃,以推動觀光遊憩事業,自民國78年逐步推動觀光設施軟、硬體之建設,完成露營區、醒獅園親子廣場,規劃興建茶藝館、賓 館員工宿舍、旅遊服務中心並配合輔導規劃觀光連線,爭取觀光局等相關單位經費補助,分年分期逐步擴大設備。
「轉型觀光發展時期」民國88年至今 推動第二期轉型計畫,並興建武陵第二國民賓館,民國92年5月23日配合政府政策,完成第二賓館委外經營,並繼續擴充整修各項設施,先後完成楓林小館、蝴 蝶館、露營區、武陵茶莊、武陵路電力地下化及高山植物園區等工程,使農場正式進入以觀光為主之轉型階段。
区划
2014年辖13个街道、2个镇、2个乡;另外包括武陵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柳叶湖旅游渡假区。
这是一篇與湖南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