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叠字符号: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調整格式、排版
第8行: 第8行:
[[File:Odoriji in Taiwan.JPG|left|thumb|150px|叠字符号在台湾的用例([[臺南市]]某早餐店)]]
[[File:Odoriji in Taiwan.JPG|left|thumb|150px|叠字符号在台湾的用例([[臺南市]]某早餐店)]]


在[[中文]]中,有时使用“々”来表示重复之意,但仅限于非正式的场合,如「謝謝」写作「謝々」。古代常用两横“=”或两点“〻”作为'''重文号'''或'''省代号''',其最早起源于[[中国]][[商朝]]<ref>{{Citation| title=書誌情報用語解説| editor=戦国楚簡研究会 | url=http://www.let.osaka-u.ac.jp/chutetsu/sokankenkyukai/wording.html| accessdate=2008-06-13}}</ref><ref>{{Citation| title=Database of Selected Characters from Guodian and Mawangdui Manuscripts — Introduction | first=Matthias| last=Richter| year=2006| url=http://www.aai.uni-hamburg.de/MPC/Introduction.pdf| accessdate=2008-06-13}}</ref>。如左图所示的[[史颂鼎]]铭文中末尾的“-{子<sub>=</sub>孫<sub>=</sub>寶用}-”,便使用了“=”表示重复,意为“子子孫孫寶用”。
在[[中文]]中,受日文影響有时使用“々”来表示重复之意,但仅限于非正式的场合,如「謝謝」写作「謝々」。古代常用两横“=”或两点“〻”作为'''重文号'''或'''省代号''',其最早起源于[[中国]][[商朝]]<ref>{{Citation| title=書誌情報用語解説| editor=戦国楚簡研究会 | url=http://www.let.osaka-u.ac.jp/chutetsu/sokankenkyukai/wording.html| accessdate=2008-06-13}}</ref><ref>{{Citation| title=Database of Selected Characters from Guodian and Mawangdui Manuscripts — Introduction | first=Matthias| last=Richter| year=2006| url=http://www.aai.uni-hamburg.de/MPC/Introduction.pdf| accessdate=2008-06-13}}</ref>。如左图所示的[[史颂鼎]]铭文中末尾的“-{子<sub>=</sub>孫<sub>=</sub>寶用}-”,便使用了“=”表示重复,意为“子子孫孫寶用”。


===女書疊字符號===
===女書疊字符號===

2017年8月1日 (二) 16:37的版本

叠字符号
一般标点符号
撇号  '
括号 [ ]  ( )  { }  ⟨ ⟩  ( )
冒号 :
逗號  ,  ،  
頓號
连接号 ‒  –  —  ―    
破折号      ——
省略号  ...      
叹号  !
句号  .
书名号 ‹ ›  « »  《 》  ﹏ ︴
专名号 _  
连字号
連字暨減號 -
问号  ?
引号 ‘ ’  “ ”  ' '  " "  「 」『 』
分號 ;  
斜線 /    
着重号
示亡号  ‌
隐讳号 ×
分字符
间隔号 ·
空格     
一般排版符號
和號 &
星號 *
@ @
井號 #
數字符號
反斜线 \
等号 =
倒感嘆號 ¡
倒問號 ¿
乘号 ×
除号 ÷
序數標識 º ª
百分號 %
千分號
萬分號
加號減號 + −
正負號負正號 ± ∓
度數符號 °
角分符号    
段落符号  //  
豎線 |    ¦
分节符号 §
參考標記
項目符號
脱字符 ^
波浪號 ~
上橫線
下橫線 _
虚缺号
剑標 † ‡ ⹋
同上符号
知識產權符號
版权符号 ©
copyleft
錄音版權符號英语Sound recording copyright symbol
註冊商標符號 ®
服務商標
商标符号
貨幣
國際貨幣符號 ¤

؋฿¢英语Brazilian cruzeiro$֏ƒ英语Florin sign英语Philippine peso sign£英语Ruble sign英语Indian rupee sign 英语Shekel sign圓 圆 円 元 ¥

特殊排版符號
三星符号英语Asterism (typography)
花型英语Fleuron (typography)
标示号
疑问惊叹号
反諷號英语irony punctuation
菱形
延音线
相關符號
  • 空白字元
其他語言標點符號

叠字符号用来表示重复的字符单词

汉语

史颂鼎铭文拓片的局部
史颂鼎铭文拓片的局部
叠字符号在台湾的用例(臺南市某早餐店)

中文中,受日文影響有时使用“々”来表示重复之意,但仅限于非正式的场合,如「謝謝」写作「謝々」。古代常用两横“=”或两点“〻”作为重文号省代号,其最早起源于中国商朝[1][2]。如左图所示的史颂鼎铭文中末尾的“子==寶用”,便使用了“=”表示重复,意为“子子孫孫寶用”。

女書疊字符號

𖿡(U+16FE1)是用於女書的疊字符號

日语

叠字符号(日语:踊り字おどりじ)「々」被認為是從「仝」的草書轉化而來。是在日语中表示汉字(或假名)重复的符号。例如“人々”中的“々”表示与前面的“”重复,即“人人”。对于汉字平假名片假名这三种不同的书写系统,分别有不同的叠字符号与之对应。

汉字叠字符号

日语中使用“々”(U+3005)来表示汉字的重复,如:

  • 時時時々ときどき
  • 明明白白明々白々めいめいはくはく
  • 赤裸裸赤裸々せきらら
  • 複複複線複々々線ふくふくふくせん
  • 小小小支川小々々支川しょうしょうしょうしせん

但如果重复的汉字属于不同词汇,原则上不使用叠字符号,如:

  • 会社社長かいしゃしゃちょう
  • 民主主義みんしゅしゅぎ

不过也有例外,如“公演会々場”。特别是婚礼和葬礼相关的情形,同样的汉字直接重复的话,会让人联想到再婚或者祸不单行,所以常会见到“結婚式々場”“告別式々場”的写法。

而在竖排书写时,也会使用“〻”(U+303B)来作为叠字符号,但目前已不太常用。

假名叠字符号

对于平假名片假名,则分别使用“ゝ”(U+309D)和“ヽ”(U+30FD)作为叠字符号。另外,还有“ゞ”(U+309E)和“ヾ”(U+30FE)用作有浊点时的叠字符号。这些符号近年已经甚少使用。如:

  • こここゝ (这里)
  • バナナバナヽ (香蕉)
  • くっつけるくつゝける (粘合)(促音写成“つ”的旧写法)

在一些专有名词中,现在仍然使用假名叠子符号。

另外,在前一假名有浊点时,仍用“ゝ”表示无浊点的假名,用“ゞ”表示有浊点的假名,如:

  • づつづゝ(筒)
  • ぶぶ漬けぶゞ漬け(京都茶渍饭

多字符叠字符号

徒然草》中使用的“〱”叠字符号

竖排书写时,可以使用类似于平假名的符号“〱”(U+3031)、“〲”(U+3032),并拉长至多个字符的高度。在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时,如果无法显示高度为两个字符的叠字符号,则通常将其分拆为“〳”(U+3033)与“〵”(U+3035)、“〴”(U+3034)与“〵”(U+3035)。如:







  











  





如果重复文字因连浊而较原先增加了浊点,则使用带浊音的叠字符号:







  





如果被重复文字以浊音开始,则不带浊音和带浊音的叠字符号都可使用:










  












如果文字重复3次,则连用2次叠字符号;如果文字重复4次,则被叠字符号和被重复文字交替使用:











  













英语

在英语裡,同上符号(〃)代表一个重复的单词,仅用于非正式场合。

泰语

泰语mai yamok)代表一个重复的单词。如同汉语,重复的单词表示强调。

古埃及语

古埃及语的象形文字,圣书体,使用如下符号来表示重复前字:

O50
Z4

  拉丁转写:sp sn,直译:“两次”。

西夏文

西夏文有时使用“𖿠”做叠字符号,但不在印刷的书籍中出现。Unicode收录其字于U+16FE0。

参见

参考资料

  1. ^ 戦国楚簡研究会 (编), 書誌情報用語解説, [2008-06-13] 
  2. ^ Richter, Matthias, Database of Selected Characters from Guodian and Mawangdui Manuscripts — Introduction (PDF), 2006 [2008-06-13]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