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安妮·史特布比:修订间差异
小 →參考文獻 |
小 →參考文獻: 修正笔误 |
||
第49行: | 第49行: | ||
{{Reflist|2}} |
{{Reflist|2}} |
||
{{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
{{美国国家科学奖章|chemistry}} |
||
{{authority control}} |
{{authority control}} |
||
{{portalbar|人物|化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學}} |
{{portalbar|人物|化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學}} |
2021年12月7日 (二) 02:09的版本
喬安妮·史特布比 | |
---|---|
出生 | 美国伊利諾州香檳 | 1946年6月11日
教育程度 | 宾夕法尼亚大学(化學B.S.) 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有機化學Ph.D.) |
喬安妮·史特布比(英語:JoAnne Stubbe,1946年6月11日—)為美國生物化學家、麻省理工學院化學系與生物學系教授(2017年退休[1]),研究主題為核糖核苷酸還原酶等多種酵素的結構、功能與反應機理,2009年獲頒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生平
喬安妮·史特布比於1946年生於伊利諾州香檳[2],1968年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獲學士學位(主修化學)[3],大學時期在Edward R. Thornton實驗室參與研究[2],1971年自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獲有機化學博士學位(指導教授為George L. Kenyon)[2]。1971年至1972年她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朱利叶斯·里贝克的實驗室進行短期的博士後研究,研究以色氨酸合成麥角酸二乙醯胺(LSD)的反應。1972年-1977年史特布比任教於威廉姆斯学院,但後來發覺自己志不在教學,至布蘭戴斯大學羅伯特·埃伯利斯實驗室進行第二段博士後研究,主題為酶抑制劑[4][5]。
1977年-1980年史特布比於耶魯醫學院藥學系擔任助理教授[6],1980年任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生物化學系助理教授,1985年升為正教授[6];1987年任麻省理工學院化學系教授,為該系第一個得到終身教職的女性教授[7]。1990年史特布比獲同校生物學系合聘。2009年史特布比因「對核糖核苷酸還原酶作用機制開創性的貢獻,精巧地利用化學技術解答生物學問題」而獲頒美國國家科學獎章[7][8]。
研究
喬安妮·史特布比共發表了超過300篇學術論文[9],其研究結果闡明了許多種酵素的反應機構,她早年的研究結果解開了烯醇化酶與丙酮酸激酶(皆為糖酵解所需的酵素)的反應機構[5][6],且為使用光譜儀解析酵素互動的先驅[10]。後來史特布比以核糖核苷酸還原酶為主要研究領域,研究此酵素將核苷酸轉為脱氧核苷酸的機制[11]。此外史特布比的研究主題還包括抗生素博來黴素的結構與作用機理[4]、細菌合成聚羥基丁酸酯(PHA)的機制[12]、設計DNA修復酵素的自殺性抑制物等[6]。
個人生活
喬安妮·史特布比的父母均為教師,因此她曾打算也以教師為業[5]。因她做實驗時工時很長,史特布比曾在研究室放置一張床以便休息[5]。史特布比還養有一隻寵物狗,名為"Dr. McEnzyme Stubbe",在其實驗室網站上被列為實驗室的成員之一[13][14]。
榮譽
- 辉瑞酶化学奖(1986年)[2]
- 麻省理工學院教學獎(1990年)[6]
- 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1991年)[15]
- 美国国家科学院生化組院士(1992年)[16][17]
- 美国化学学会Arthur C. Cope學者獎(1993年)[18]
- 美国化学学会亞佛雷德鮑爾生物無機化學與生物有機化學獎(1997年)[19]
- 美国化学学会弗兰克·阿尔伯特·科顿傑出化學研究獎(1998年) [20]
- 美國哲學會會士(2004年)[21]
- 雷普里根獎(2004年)[22]
- 约翰·斯科特奖章(2005年)[23]
- 美国国家科学院化學獎(2008年)[24]
- 科克伍德獎章(2008年)[25]
- 美国化学学会中西獎(2009年)[26]
- 美国国家科学奖章(2009年)[7][8]
-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普雷洛格獎章(2009年)[27]
- 富蘭克林研究所化學獎(2010年)[28]
- 威爾許化學獎(2010年)[29]
- 穆瑞·古德曼紀念獎(2010年)[30]
- 哈佛大學榮譽博士(2013年)[31]
- 賓州大學化學系傑出校友獎(2014年)[32]
- 美国化学学会萊姆森獎(2015年)[33]
- 珀尔·迈斯特·格林加德獎(2017年)[34][35]
- 美国化学学会普利斯特里奖(2020年)[36][37]
參考文獻
- ^ Lippard and Stubbe Honored with Retirement Reception – MIT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2019-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 ^ 2.0 2.1 2.2 2.3 Iii and Potuzak. The 2010 Benjamin Franklin meal in chemistry presented to JoAnne Stubbe. 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2014.
- ^ JoAnne Stubbe. MIT Department of Biology. [2019-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9).
- ^ 4.0 4.1 Stubbe wins faculty's Killian Award. MIT News. [2016-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 ^ 5.0 5.1 5.2 5.3 Hopkin, K. JoAnne Stubbe - Making life possible. The Scientist. 2007.
- ^ 6.0 6.1 6.2 6.3 6.4 JoAnne Stubbe, Prof.. www.chem.uzh.ch. 3rd annual Dorothy Crowfoot Hodgkin Interdisciplinary Symposium. 2008 [2016-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0).
- ^ 7.0 7.1 7.2 Johnson, Carolyn Y. White House to give MIT scientist top honor. Boston.com. 2009-09-18 [2019-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 ^ 8.0 8.1 Anne Trafton, MIT News Office. Biochemist JoAnne Stubbe wins 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 MIT News. 17 September 2009 [2021-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6).
- ^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names JoAnne Stubbe 2020 Priestley Medalist.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9-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8).
- ^ Nakanishi Prize, 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9 February 2009: 41–42
- ^ Making Life Possible | The Scientist Magazine®. The Scientist. [2016-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1).
- ^ JoAnne Stubbe Research Group - MIT. web.mit.edu. [2016-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9).
- ^ Abreu, Menino, Pagels, and Oprah: The Honorands. Harvard Magazine. 2013-05-30 [2020-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9) (英语).
- ^ JoAnne Stubbe Research Group - MIT. web.mit.edu. [2020-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9).
- ^ Academy of Arts & Sciences Website Search. amacad.org. [2016-01-28].
- ^ JoAnne Stubbe. www.nasonline.org. [2019-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3).
- ^ Eight Faculty Elected to NAS. MIT News. [2016-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 ^ Arthur C. Cope Scholar Awards.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21-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2).
- ^ Alfred Bader Award in Bioinorganic or Bioorganic Chemistry.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21-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2).
- ^ F. A. Cotton Medal for Excellence Chemical Research. [2021-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1).
- ^ Awards and Honors. MIT News. [2016-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 ^ Repligen Corporation Award in Chemistry of Biological Processes (PDF). [2021-12-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7-17).
- ^ John Scott Award Recipients. www.garfield.library.upenn.edu. [2019-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5).
- ^ NAS Award in Chemical Sciences. www.nasonline.org. [2019-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26).
- ^ Kirkwood Medal To JoAnne Stubbe | September 29, 2008 Issue - Vol. 86 Issue 39 | 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cen.acs.org. [2019-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 ^ Nakanishi Priz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9-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6).
- ^ JoAnne Stubbe Wins Prelog Medal | March 1, 2010 Issue - Vol. 88 Issue 9 | 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cen.acs.org. [2016-01-28].
- ^ Franklin Institute Laureate Page for JoAnne Stubbe. [2021-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24).
- ^ Welch Award Listing of Recipient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09-30.
- ^ Murray Goodman Memorial Prize. onlinelibrary.wiley.com. [2019-06-29]. doi:10.1002/(ISSN)1097-028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8).
- ^ Abreu, Menino, Pagels, and Oprah: The Honorands. Harvard Magazine. 2013-05-30 [2021-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9).
- ^ Distinguished Alumni Award |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www.chem.upenn.edu. [2016-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1).
- ^ Wang, Linda. 2015 Remsen Award To JoAnne Stubbe | 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cen.acs.org. [2016-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9).
- ^ JoAnne Stubbe. Greengard Prize. [2019-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8).
- ^ JoAnne Stubbe wins Pearl Meister Greengard Prize. MIT News. [2019-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 ^ Celia Henry Arnaud. JoAnne Stubbe Named 2020 Priestley Medalist. [19 June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2).
- ^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names JoAnne Stubbe 2020 Priestley Medalist.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9-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