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德国地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TXiKiBoT留言 | 贡献2010年1月20日 (三) 09:39 (機器人 新增: ja:ドイツの地理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德国的地理位置

德国是位于欧洲中部的一个大国,其领土从阿尔卑斯山穿过北欧平原直道北海波罗的海。德国人口数为欧洲第二,仅次于俄罗斯。德国国土面积在欧洲居第七位,总面积为357,021 km2(137,847 sq mi),其中包括陆地面积349,223 km2(134,836 sq mi)和水域面积7,798 km2(3,011 sq mi)。德国地形复杂多样,南起阿尔卑斯山(其最高峰为楚格峰)海拔2,962(9,718英尺),西北至北海,东北至波罗的海。德国中部覆盖着广阔的森林高地,北部为低地(最低点Neuendorf-Sachsenbande低于海平面3.54米(11.6英尺))。欧洲的几条主要河流横穿德国,其中包括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1] 由于其居中的位置,德国与很多欧洲国家接壤,它们分别是北部的丹麦,东部的波兰捷克,南部的奥地利瑞士,西南部的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还有西部的荷兰

地形

德国地形图

德国领土三分之一的北部位于波德平原,丰富的水资源由南向北贯穿其中,包括易北河埃姆斯河威悉河奧得河。在与荷兰接壤的边境和靠弗里西海岸周围有着湿地和沼泽般的地貌。东北部的梅克伦堡有最后一次冰河时期形成的冰川湖泊。 向南延伸,德国中部覆盖着大大小小的山丘,有的是火山活动时形成的。莱茵河流经整个德国中部的西侧。中部的山地向东向北方向延伸到萨勒河并和捷克接壤的厄尔士山脉相连。山地区域包括埃菲尔山脉洪斯吕克山脉和莱茵河西面的巴列丁奈特森林(Palatine Forest),法兰克福北面的陶努斯山弗格斯堡山脉霍恩山脉(Rhön)和图林根森林(Thüringer Wald)。柏林南部,也就是德国的中部靠东的地区,其地形和北部相像,有着像史毕森林(Spreewald)那样的沙化的土壤和湿地。 德国南部地形由不同的直线性山丘和山脉所勾勒出来,比如施瓦本阿尔卑斯山弗兰克阿尔卑斯山这两个相邻的山脉,还有在巴伐利亚州捷克边境的巴伐利亚森林。南部边境的阿尔卑斯山是最高的山脉,但是比起瑞士和奥地利来只有相对很少的部分在德国境内。西南部德法边境黑森林的东麓将莱茵河多瑙河的上游分离出来。

气候

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的景色

德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凉爽多云湿润的冬季和夏季,及南部偶尔刮起的温暖焚风。由于受到湿润的西风控制,德国的大部分地区属于凉爽的温带气候。其西北部和北部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极大而终年降雨,那里的冬季相对温和且夏季比较凉爽。东部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且寒冷,夏季则很热,经常是长时间的干燥。中部和南部则是同时受这两种气候的控制,冬季温和且夏季趋于凉爽,但有时由于热风最高气温也可以连续多天超过30 °C[2][3]

土地利用

德国土地总面积357,021平方公里,其中包括4,750 km²水田和7,798 km² 水资源,最大的湖泊分别是博登湖(总面积536 km²)、密里茨湖(117 km²)和基姆湖(80 km²)。德国的土地主要由耕地(33%)或森林(31%)所覆盖,只有15%的面积为永久牧场

德国海岸线全长2,389公里,与邻国接壤3,621公里(顺时针方向由北起丹麦68公里,波兰456公里,捷克646公里,奥地利784公里,瑞士334公里,法国451公里,卢森堡138公里,比利时167公里,荷兰577公里)。

河流

德国主要河流

德国的三条主要河流是:

其他的主要河流包括东南的伊萨尔河,中部的美因河,西南的内卡河和北部的威悉河。请参见德国河流.

海域

自然资源

环境

当前问题
  • 来自燃烧煤和工业排放所造成的空气污染;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所造成的酸雨严重损害了森林;原污水排放所造成波罗的海和工业污水排放所造成东部德国河流的污染;危险垃圾的处理;德政府声明有意终止核电站;为履行对欧盟的承诺,德政府同时在进行确认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以符合欧盟对动植物生活环境的标准。[1]
自然灾害
  • 暴雨后造成的河流泛滥,比如著名的2002年欧洲洪水泛滥,或者风暴潮,比如1962年的北海洪水,还有史上1634年和1362年的大洪水改变了现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西海岸的海岸线。

参看

资料来源

  1. ^ Germany CIA Factbook. November 14, 2006. Retrieved 2006 11-29.
  2. ^ German Climate Handbuch Deutschland. Retrieved 2006, 11-30.
  3. ^ German Climate and Weather World Travels. Retrieved 2006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