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臺北市戰前規劃的大型都會公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雙園河濱公園
1932年 臺北市區計畫.街路並公園圖

臺北市戰前規劃的大型都會公園是指臺灣日治時期臺北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所規劃的十七座大型都會公園。目前有七座完全闢建,雖然稱為完全闢建,但仍有部份土地作為停車場抽水站等單位。

現有公園

[编辑]
公園 主條目 照片 備註
一號公園
圓山公園一景
二號公園
美術公園一景
戰前規劃的大型都會公園─二號公園─民族公園
三號公園
林安泰古厝
  • 位於中山區,圓山河、濱江街、新生北路、基隆河所圍地區(二號公園東北方;四號公園北方。)
  • 完全開闢林安泰古厝與抽水站(河堤南邊)及大佳河濱公園一部份(河堤北邊),使用。2010年11月16日至2011年4月25日為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舉辦場地。
四號公園
  • 位於中山區,民族東路、新生北路、濱江街、松江路所所圍地區(二號公園東方;三號公園南方。)
  • 完全開闢新生公園,又名中山4號公園,規劃為歐式花園公園,部份土地為公家單位(消防隊、新生閱覽室)使用。2010年11月16日至2011年4月25日為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舉辦場地。
五號公園
臺北小巨蛋
六號公園
六號公園─中山公園夜景(攝影:Weihao.chiu)
七號公園
大安森林公園的露天音樂台
八號公園
客家文化公園一景(煙囪為台北捷運橘線河底隧道通風口)
九號公園
十號公園
台北植物園中文題字
十一號公園
十二號公園
  • 位於萬華區,和平西路、和平西路三段109巷 廣州街 西園路所圍地區(艋舺龍山寺前)
  • 完全開闢艋舺公園,又名萬華12號公園、龍山寺公園,規劃為民俗公園。部份土地為停車場、捷運站出入口使用,地下則開闢為停車場、龍山地下街。
十三號公園
十四號公園
林森公園俯瞰
  • 位於中山區,新生北路、南京東路、 新生北路二段28巷 林森北路所圍地區(位於十五號公園東方)
  • 完全開闢林森公園,又名中山14號公園,規劃為感官體驗公園,部份土地為停車場、抽水站使用。
十五號公園
康樂公園俯瞰
  • 位於中山區,南京東路一段、南京東路一段21巷、中山北路二段39巷、林森北路所圍地區(位於十四號公園西方)。
  • 完全開闢為康樂公園,又名中山15號公園,規劃成感官體驗公園。
十六號公園
  • 位於松山區,民生東路、塔悠路、健康路、新東街所圍地區
  • 未開闢,1941年11月時被廢除,此地成為日軍戰備機場與軍用電氣軌道的用地。現有兩個小型公園:新東公園、鵬程公園
十七號公園

已開闢的公園

[编辑]

根據昭和17年(1942年)版《台北市土木要覽》,當時已開闢之公園依照開園年份有:

相關條目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