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弋丰/專欄作家、台大醫學系畢業
台灣的政治討論,出現大量只顧風向,絲毫不管事實的現象,大量討論都成為無意義的資訊垃圾,對事件本質探討毫無幫助。
近來記者鐘聖雄發文引起「香港難民」問題激辯,就是一個最惡劣的範例,許多執政黨黨公職以及黨內外人士,紛紛舉出知名電影、已過世的史明等例子,稱保密為要,側翼群起呼應,甚至將鐘聖雄打為中共同路人,縱然鐘聖雄的要求並不合理,但是這個案件真有保密問題?
港人逃亡路線 媒體已公開揭露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早在8月23日,香港抗爭領袖之一,「香港故事」成員李宇軒,一行共12人,循海路要偷渡來台,才出海不久就在廣東外海遭中國海警攔截逮捕。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事在8月27日由自由亞洲電台,以及8月28日由《BBC》報導。其中,《自由亞洲電台》的報導中,明確寫出7月時,一批香港抗爭者乘船直達高雄,另一批則前往東沙島,再輾轉安排到台灣,也就是這次爭議的這批人。
《自由亞洲電台》對於李宇軒等人遭逮,標題挑明了下〈新版「黃雀行動」告終〉,很直接地說「相信安排香港抗爭者偷渡到台灣的路線已經被堵死,沒有人再敢參與這條逃亡路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是早就死路一條的管道,只有善後問題,沒有保密問題,現在一眾執政黨黨公職與支持者卻利用台灣人民其實並不關心香港抗爭者──否則早就知道此路不通──高舉保密,煽動人身攻擊,用來格殺一切對香港難民政策「轉彎」的質疑。執政黨支持者,現在到處言論獵殺「左膠」。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實上,執政黨並沒有轉彎,早在選前,觀察其政策方向,很明顯立場一貫,就是阻止難民來台,而我們必須說:這個立場,是正確的!
唯一的問題是,執政黨選舉時為了造勢,喊出撐香港的口號,兼且長年高舉左派「普世人權」價值,還堅持價值不能妥協,結果無法自圓其說,現在明明做對國家利益正確的事,卻扭扭捏捏不敢承認,只好迴避,而試圖在輿論戰上去「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撐香港前 需先考量國家生存
回歸事件的本質,香港人民發動抗爭的確可歌可泣,也的確對中國造成相當困擾,而使得台灣立場相對有利,更讓執政黨在總統大選中獲得絕大助力,但是國家利益不是個人私情「有恩報恩」,國家利益永遠考量國家的生存,是絕對的現實主義,沒有溫情主義的空間。
若台灣政府真的左派價值沖昏了頭,大力「撐香港」,想方設法營救抗爭人士,會發生什麼事?各方言論提到東沙島可能為此發生衝突、可能有匪諜藉機滲透,或是中國若突然故意放手不管,一口氣跑來數十萬香港難民,將成為燙手山芋,讓台灣政府吃不完兜著走,這些種種想像,已經有太多討論,不再贅述。
黎巴嫩大爆炸遠因:接納巴勒斯坦人
但不妨以歷史為鑒,看看地球另一端的悲慘例子。
在台灣人心中,黎巴嫩如今就是個大爆炸的國家,不只是先前首都貝魯特發生驚人的港口大爆炸,政治經濟社會也全面崩潰,但是,黎巴嫩本來是與香港齊名的「東方明珠」,1960年代,隨著周遭產油阿拉伯國家的「油元」大舉流入,黎巴嫩金融與觀光蓬勃發展,曾經是世界經濟成長最快的耀眼明星。但黎巴嫩的國運此後急轉直下。
這一切的主要根源是1948年的第一次中東戰爭,當時黎巴嫩也加入阿拉伯聯軍,參與和以色列的大戰,最終阿拉伯聯軍敗退,以色列站穩腳跟,戰後造成超過70萬巴勒斯坦人遭驅離或逃亡。黎巴嫩在戰時不只出兵,黎巴嫩人還大力捐款、捐物資,武裝巴勒斯坦人對抗以色列,渾然不知日後會害了自己。
第一次中東戰爭之後,巴勒斯坦人大多先是遷移到約旦控制下的約旦河西岸,其中的「勇武派」不斷挑起與以色列的衝突,直到1967年發生第三次中東戰爭,也就是六日戰爭,以色列大獲全勝,自埃及占領加薩走廊和西奈半島(日後於1982年歸還西奈半島),自約旦佔領約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舊城,自敘利亞奪取戈蘭高地。以色列尤其特別高壓控制屢屢武裝反抗的約旦河西岸。
這導致原本在約旦河西岸反抗以色列的巴勒斯坦「勇武派」──日後成為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各派系──只好在1967年以後逃到約旦,一開始,約旦國王熱情的接納巴勒斯坦勢力,給予支持,渾然不知歷史上「引狼入室」的慣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很快擁兵自重,自行其是,私自設立路卡收稅,甚至開始幻想把約旦當成他們的反攻基地,為此謀劃推翻約旦王室,兩度試圖暗殺約旦國王。
1970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發動道森機場劫機事件,引起嚴重國際糾紛,終於讓約旦國王忍無可忍,發動黑色九月戰役,掃蕩境內巴勒斯坦人,最後在阿拉伯國家施壓調停下,約旦允許巴勒斯坦人經敘利亞前往黎巴嫩,總算扔掉了燙手山芋,而黎巴嫩則迎來不幸的開端。
巴解加促黎巴嫩民兵化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以法塔為首的各派系來到黎巴嫩後,很快在黎巴嫩的40萬巴勒斯坦難民中大肆發展。
黎巴嫩原本是個重經濟、輕軍事的國家,軍事投資長年來佔比偏低,只維持一隻相對小的軍力,預設當國家遇到外來攻擊,只要先支撐短時間,等待盟國前來救援。因此黎巴嫩軍力其實相對於國家面對的威脅,可說嚴重不足。巴解組織很快利用的這樣的軍力空白,許多軍方人力不足放棄的軍方據點,都被巴解進駐。
另一方面,黎巴嫩是族群相當複雜的國家,主要由遜尼派穆斯林、什葉派穆斯林,以及馬龍派基督徒,三方巧妙的平衡,馬龍派基督徒當時以少數執政,成為各方的公敵。
遜尼派穆斯林較為同情同為遜尼派的巴勒斯坦人,但是巴解組織的進入,影響的不只是遜尼派,各方對政府不滿的勢力,即使族群、信仰方針、策略目標與巴解天差地別,為了顛覆政府,都暫時與巴解結盟。
其結果是,巴解竟然逐漸控制了各大城市,原本與戰爭無關的黎巴嫩人民,其中許多遜尼派也受巴解訓練而民兵化。
巴解攻擊以色列 黎南民眾流離貧民窟
什葉派穆斯林原本也同情巴勒斯坦人,直到逐漸發現「不對勁」,巴解組織在黎巴嫩南部快速擴張,很快的讓什葉派倍感不滿。
遜尼習俗與什葉派格格不入,而黎巴嫩南部因為巴解組織而成為以色列不時入侵的戰場,黎巴嫩政府因為軍力薄弱不敢與以色列挑釁,乾脆直接放棄黎南。
巴解組織每次攻擊以色列,以色列報復,損失的卻是原本居住黎巴嫩南部的什葉派,什葉派為了逃避戰火,只好流離到首都貝魯特,住在市郊的貧民窟。
這股不滿也讓什葉派產生了自己的民兵派系,和巴解對抗,日後其中一部分會轉而加入真主黨。
巴解為壯大自己 擾亂黎巴嫩一池春水
巴解的行動純粹只是為了壯大自己,騷擾以色列,以及利有朝一日反攻巴勒斯坦,但卻擾亂了黎巴嫩一池春水,累積成了爆炸的能量。
當1975年漁民抗爭點火,內戰爆發,事態一發不可收拾,打到1990年才停火,黎巴嫩各方勢力在過程中糾纏不清,北方的敘利亞,南方的以色列,也先後分別入侵黎巴嫩,與黎巴嫩各方勢力彼此結盟又背叛。
一場場大亂鬥之後,好不容易攆走了巴解,但繁華的貝魯特被打成了廢墟,15萬人枉死,10萬人重傷殘廢,百萬黎巴嫩人流離失所或出逃國外。
內戰不僅直接摧殘黎巴嫩,還留下無法解決的後遺症,1982年敘利亞資助成立的真主黨,至今仍是造成黎巴嫩政治動盪的一大因素,黎巴嫩境內的各族群在內戰中結下了難解的仇恨,日後屢屢陷入政治僵局,執政時只重派系分贓,無法一致解決問題,這在在都是導致貝魯特大爆炸的遠因。
難民釀社會問題 德美有前例
黎巴嫩接收武勇派巴勒斯坦人後國家毀滅,只是難民帶來麻煩最嚴重的一個案例。
美國明尼蘇達州接收索馬利亞難民之後,也迎來社區治安敗壞、族群衝突嚴重,警民之間的緊張導致發生警方壓制佛洛伊德意外致死案件。
德國誤以為難民能補充德國不足的勞動力,一度宣布接納百萬中東難民,其結果是這些難民完全無法成為勞動力,反而與社會格格不入,在對美好生活期望落空、經濟壓力、習俗和文化的落差下,釀成嚴重社會問題,如今梅克爾已經絕口不提接納難民。
這也是為何孟加拉抵死不肯承認所謂羅興亞人其實是孟加拉裔穆斯林,全力防堵於邊界難民營,伊斯蘭國家馬來西亞、印尼也是同樣態度,更不用說泰國。
歷史教訓:國家戰略應遵循國家利益
左派的世界大同、人道主義,悲天憫人的認為難民好可憐,國家應該伸手援助,但是右派的現實主義,過去歷史的慘痛教訓,則告訴人們,國家戰略應緊緊遵循國家利益,與個人為人處事的道德準則截然不同,國家必須先自立自強,先為本國著想,才是硬道理,自己國家的生存問題沒解決以前,不要整天只想著要幫助別人的「普世人權」。
台灣言論市場由左派佔據已久,尤其民進黨發展過程中幾乎都使用左派理論、高舉左派價值、結交左派人士,兩度執政後更是左派當道,如今民進黨支持者四處以誅心言論獵殺左派,蔚為奇觀。
但是或許這也是一個好機會,讓台灣人好好理解現實主義與國家利益,不再老是天真病,用個人層級的道德觀在思考國家策略,用世界大同的幻想在思考全球局勢。
執政黨可以站穩國家利益角度,承認台灣以當前國力與國際情勢,根本無法對香港人民做出任何有效的幫助,接納難民也並不符合國家利益,更有反遭利用而危害國家安全之虞。
面對在野黨質疑大選時喊「撐香港」,不妨大方認錯,因為為國家做對的事,比維護面子更重要,不必扭扭捏捏,想出保密論的荒唐說詞;面對香港朋友們,也請老實的向他們說聲抱歉,借用「教父」的名言:「這不是私人恩怨,只是公事公辦。」
熱門點閱》
► 藍弋丰/黎巴嫩「大爆炸」怎來的?不只硝酸銨 無人處理的「炸彈」多得是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