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誠/前雄三飛彈總工程師,現任中央大學企管系兼任助理教授、中華民國解癮戒毒協會副理事長
東沙群島是一個潛在的軍事衝突爆發點,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東沙群島位於台灣海峽、巴士海峽和南海之間,距離高雄約445公里,距離大陸的汕頭約260公里。
東沙主掌南海航道
東沙群島海域是維繫東亞各國家生命線的油輪必經航道,東沙群島也是美軍進入南海、解放軍經由巴士海峽出西太平洋的門戶,東沙群島控制著進出南海的海空航道。
2020年5月,日本共同社報導:「解放軍計劃於8月在大陸南部海南島舉行一次大規模訓練演習,模擬奪取東沙群島」,這項消息當時的確驚動了台灣。
2020年12月,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小笠原欣幸(Yoshiyuki Ogasawara)接受《外交官》期刊採訪時表示:「拜登即將在1月20日宣誓就職,解放軍佔領東沙島行動可能就在拜登上任後展開,成為拜登總統任上首個台海危機,中共將奪取東沙島,教訓台灣、對美示警。」
▲日本知名學者小笠原欣幸於先前預測,中國恐在美國總統交接期攻佔東沙島。(圖/翻攝自關鍵時刻YouTube)
2017年起,中國大陸提出對南海及第一島鏈以西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戰略佈局,作為中國大陸劃設南海防空識別區,造成「南海是中國內海」既成事實的軍事後盾。
事實上,2013年開始,中國大陸即在南海填海造島、擴建海空軍基地;中國大陸在西沙群島的永興島興建機場,也在南沙群島的美濟礁、渚碧礁、永暑礁三島興建機場,解放軍已在在中沙群島的黃岩島駐軍,極可能在黃岩島興建海軍軍港;東沙島是南海最北端的島嶼,是中國大陸掌握南海的最後一塊拼圖,解放軍不可能對東沙島沒有企圖心。
解放軍奪取東沙群島後,不但對台灣產生威脅,還能把廣東沿海的雷達監控向南海推進300多公里,提前反制美軍偵察機對廣東抵近偵察。
▲新造多功能艇進駐東沙。(圖/地方中心翻攝)
解放軍目前尚未具備大規模渡海作戰能力,加上政治因素的考量,現階段解放軍不太可能發動對台灣的渡海作戰,但是,隨著解放軍軍力逐年的提升,解放軍已具備侵佔台灣外離島的能力。
陸藉東沙施壓美日台
操作面上,即使解放軍未對東沙奪島,解放軍可以採用類似封鎖的方式對東沙群島施壓,施壓的過程中,可探測美、日等國對台灣問題介入的底線。
果不其然,2020年9月份起,解放軍軍機開始高頻率騷擾台灣西南空域(在東沙島東方),10月26日,更發生立榮航空軍包機折返事件,中國大陸開始對東沙群島施壓,就是在測試美、日、台的底線。
解放軍軍機在台灣西南空域(東沙島東方)高頻率的騷擾、施壓,充分表現出解放軍掌握東沙群島區域的企圖心,其間解放軍軍機出現最多的機種為反潛機及各種電戰機。
解放軍反潛訓練必定以美軍潛艦為假想敵,解放軍的反潛機演練,在水下必有解放軍的潛艇配合,潛艦一方面配合反潛機演練,一方面可蒐集水下地理資訊,找尋潛伏區,及偵測美軍在該區域水下聽音陣列的佈署,為未來解放軍由東沙島海域出第一島鏈的水下作戰,做好準備。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 。(圖/台灣國家公園官網)
解放軍電戰機平時操演時,蒐集該區域電磁頻譜,建立背景頻譜資訊,並分析國軍、美軍通訊頻譜之特徵,厚實解放軍在該區域電磁權爭奪戰的實力,為未來戰爭做準備。
對美軍而言,東沙群島的戰略位置極適合用來偵察解放軍機艦在南海與巴士海峽的活動,美軍也瞭解東沙群島區域反潛作戰及電子作戰的重要,從2020年7月開始,海軍的P-8A與P-3C反潛機及RC-135電子偵察機,便不斷在東沙至台灣西南空域間進行偵察行動。
由於東沙島軍事戰略角色的重要性,媒體報導2020年11月22日美軍印太司令部情報處長海軍少將史達曼(Michael William Studeman)來台訪問三天,極有可能是與中華民國討論在東沙群島海域海空情報蒐集的合作,及提升東沙島防衛能量的相關討論。
▲每年政府都會舉辦「東沙巡禮體驗營」,讓民眾認識東沙、親近東沙 。(圖/記者陳崑福翻攝)
小笠原欣幸教授更進一步分析:「川普卸任總統前,若做出一些瘋狂的事,踩到中國大陸得底線,例如:突然到台灣訪視,美軍醫療船停靠台灣等,『解放軍占領東沙島』就有可能成為拜登總統任上的首個台海危機。」
東沙島距離大陸的汕頭僅260公里,解放軍攻佔東沙島即可能採用陸戰隊搭乘直-20直升機垂直登陸在東沙島上,同時以726海馬氣墊船快速搶攤登陸的方式,運送ZTZ-96主戰坦克及ZBD-05兩棲步兵戰車上東沙島,迫使駐軍投降。
小笠原欣幸教授表示:「如果動武時間很短,並讓島上人員安全撤退,國際反應不會太強烈,造成既成事實後,美台兩方都將無力挽回。」
東沙島易攻難守
東沙群島對中華民台灣地區的國防安全、海空運輸、及台灣西南方沿海漁業資源等都十分重要。中華民國擁有東沙群島主權,關係到中華民國的區域安全及經濟利益,東沙群島自20世紀50年代起就由中華民國實際控制,東沙島面積僅1.7平方公里,卻是中華民國在南海領土中的最大島嶼。
對防守方而言,東沙島上無任何天然屏障,屬易攻難守的地形。國軍在1970 年代,即以「隱藏戰力於地下,發揚戰力於地面」的戰術佈局,將東沙防衛「地下立體化」,補強東沙守備先天弱點。
國軍將東沙作戰指揮中心地下化,並針對解放軍可能的登島作戰,建置7座地下化軍事據點(碉堡),每個據點都具備戰車掩體、戰備水庫與電廠,可獨力作戰,據點間建設戰備坑道相通,可互相支援。東沙島對外交通,國軍則整建一條約 1,550 公尺機場跑道及小艇碼頭,方便人員及物資補給。
▲中華民國政府將「東沙」譽為「南海明珠」 。(圖/海委會海巡署東南沙分署官網)
2020年下半年,國軍秉持防衛國土,寸土不讓的精神,因應解放軍可能垂直突襲奪東沙島的威脅,立即強化東沙「空中、海上立體化」防衛能量。
在兵力上,增派陸戰隊99旅一個加強連以「移地訓練」名義進駐東沙,強化原海巡署駐島守衛兵力;在裝備上,以精良武器延伸火力射程,拉長東沙島防衛縱深,面對反登陸,國軍在東沙島佈署了M114 型155公厘榴砲、和紅隼反裝甲火箭彈;針對直升機的空中威脅,國軍佈署了雙聯裝刺針防空飛彈(Dual Mount Stinger, DMS),在情監偵方面,國軍佈署了中科院研發之「蜂眼」三維相列雷達、「銳鳶」無人機,增加東沙島的空中、海上遠距離偵蒐能力。
▲紅隼反裝甲火箭。(圖/軍聞社)
未來國軍將擴建可停靠沱江艦、安平艦之小艇碼頭,佈署機動防空及反艦飛彈系統,並結合海巡、海、空軍經常演訓,以先進科技武器,護衛東沙。
軍事是政治的延伸,保衛東沙,軍事是基本功,不是全部;結合區域政經情勢,與區域內各國發展「共好」結構,甚至開發東沙島觀光資源,成為避寒度假勝地,才是王道。
熱門點閱》
► 2020回顧》殷乃平/疫情加速全球經濟「重組」 台灣未來定位何在?
► 2021展望》林建甫/外交、移民政策「川規拜不隨」 美新政府人事多元化
► 2020回顧》林祖嘉/疫情重挫全球消費 經濟前景遍佈荊棘
► 2021展望》趙春山/可期待台美經貿深化 美促台參與區域經濟整合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mail protected]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東沙群島海域是維繫東亞各國家生命線的油輪必經航道,東沙群島也是美軍進入南海、解放軍經由巴士海峽出西太平洋的門戶,東沙群島控制著進出南海的海空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