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管基金怎麼用在刀口上? 參考這兩大碳費使用策略

我們想讓你知道…台灣溫管基金在獲得百億碳費收入後,同樣有必要建立彈性且可持續的財務框架,以支持淨零路徑的12項關鍵戰略。

▲ 環境部8月29日正式公告碳費三子法,宣告台灣正式邁入碳定價時代。(圖/記者許敏溶攝)

● 陳志豪/顧問公司ESG專員

21世紀人類最大的挑戰,就是因應過去兩個世紀以來急速工業化造成的氣候變遷,為了限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國際貿易規則也正在改變,這一趨勢賦予淨零碳排政策「環境」與「經濟」的雙重戰略意義。

兼顧「環境」與「經濟」需求,邁向永續發展的未來,這不僅是聯合國長年的政策指引,現在台灣也已經跟上國際趨勢準備徵收碳費。對於如何徵收、徵收多少碳費,在近兩年已經有諸多討論,但如何妥善運用這麼大一筆經費?值得社會各界共同探討。

碳費應優先用於最能減碳的「刀口」上

毫無疑問地,碳費是為了減碳而徵收,也必須為了減碳而使用。這一基本原則可以推論出兩大使用策略:第一、將資源集中到碳排放量最高的區域,如重工業城市高雄;第二,優先投資於大規模減排項目,例如碳捕捉技術(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氫能煉鐵技術等。

▲ 高雄是台灣的重工業城市。圖為高雄大林蒲。(圖/高雄市政府提供)

這與現階段溫管基金的運作方式相當不同,目前溫管基金的主要項目用在:政府治理(國內跨部門合作項目、國際氣候公約會議、政府各項永續資訊平台)、建構管理制度(溫室氣體盤查、登錄輔導、強化認證查驗)、國家氣候調適行動計畫(自然資源與基礎設施的調查、協調、整合,以及相關科研工作)、推廣永續家園/綠色觀光/環境教育等等。

雖然這些項目對於永續發展各有貢獻,但受限於預算規模,既有的溫管基金業務計畫多屬於推動制度化工作或前置調研作業。再生能源的發電、配電設施,現階段多來自前瞻基礎建設預算,然而未來碳費開徵之後,每年數百億的預算,溫管基金便有足夠財務能量支持大型減碳計畫。

筆者在前一篇文章〈善用450億溫室氣體管理基金 讓台灣經濟跟上碳中和潮流〉曾建議過,溫管基金應該投資企業研發、導入新科技。當時舉例的商業減碳技術為:氫能的「產、輸、儲、用」,以及加入跨國光通訊平台 IOWN。這兩種項目,一是攸關傳統重工業的淨零轉型,二是下一世代電信技術。考量到經濟現實,AI、ICT 領域的新技術更易獲得全球商業資本與各國政府的政策資源挹注,筆者建議未來溫管基金的業務計畫,可以給予氫能、碳捕捉等淨零轉型關鍵技術更高的優先序位。

▲ 投資氫能煉鐵這項「零碳」關鍵技術並不容易,但很值得投資。(圖/記者高兆麟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善用450億溫室氣體管理基金 讓台灣經濟跟上碳中和潮流

大規模減排項目不只可以從民營企業著手,即便是獨佔的國營事業如台電,同樣有機會從電網韌性角度引入環境部溫管基金資源,甚至是將不同專案研發的節能減碳技術推廣更多應用,就能讓經濟發展與氣候治理變成雙贏。

淨零碳排的地緣性與業務單位的本位主義

即使有數百億碳費收入,溫管基金也不是取之不盡的金庫,但龐大的經費定然吸引各單位爭取資源。如果每個部門和產業都想分一杯羹,這將會稀釋碳費的實際效益。

日前碳費審議委員會作出碳費開徵費率應為300~500元決議,可推估碳費收入未來至少是數百億之譜。現在環境部年度總預算僅近百億、溫室氣體管理基金年度預算約為4~6億元,面對總數可能超過300~400億的碳費收入,環境部恐難以單獨執行。

▲ 中央政府早已著手整合減碳工作,並有《2050淨零排放路徑》的 12 項關鍵戰略作為政策指引。(圖/記者屠惠剛攝)

不過,中央政府早已著手整合減碳工作,並有《2050淨零排放路徑》的12項關鍵戰略作為政策指引。總統府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配合行政院國發會、永續會,以及環境部新成立的「綠色戰略辦公室」,一連串組織再造,讓環境部不會有獨木難支的問題。

比較可能產生問題的,將會是業務單位的本位主義。在地方、社區、園區層級,百億級的溫管基金無異於天降橫財,每個單位都可以嘗試用輔導、教育名義寫計畫請託,藉此彌補原本的資源短缺,或是借花獻佛做順水人情。然而不同計畫的重要程度有別,越是眾聲喧嘩,越應該堅守原則。

即使能夠協調不同單位的需求,由於實體排放源散佈各地,政府有必要考量淨零工作的地緣性。若能將資源先集中後零散地投放,就能更高效率執行高碳排工業聚落的減碳項目。中央在考量各單位呈遞的業務計畫時,同樣應該秉持原則,將資源優先用在刀口上。

▲ 政府有必要考量淨零工作的地緣性。(圖/總統府提供)

高雄作為淨零路徑的重要實踐場域

作為台灣最重要的工業重鎮,高雄的碳排放量在全國名列前茅。這裡集中了鋼鐵、石化等高耗能、高碳排的產業,因此將碳費收入的一部分優先投入到高雄的減碳項目中是最合理的選擇。高雄的產業結構和能源需求,使得其在全國碳排放總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減少這些重工業區的碳排放,不僅有助於台灣整體碳排放目標的實現,也能為企業提供更大的淨零轉型緩衝。

同樣不能忽視的,還有國際市場對碳排放標準的日益嚴格要求。隨著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實施,製造業若不加強減碳努力,將無法承受國際競爭的壓力,特別是在鋼鐵、石化等行業中,進行產業升級和碳排減量已是迫在眉睫的需求。

適合溫管基金投資的具體案例,在高雄也很容易找到。例如中鋼公司及工研院已在小港區建立全國首座「鋼化聯產」先導工場,在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工研院與中鋼共同驗證的三項技術,包括:二氧化碳捕獲純化系統、自主觸媒與製程轉化化學品系統、電解水產氫系統。中鋼與長春石化不僅受惠於新應用的減碳成效,先導工場累積的資料,亦有助於未來新技術的普及與突破,溫管基金如能挹注後續計畫,對重工業淨零轉型如虎添翼。

▲ 中鋼太陽光電系統截至今年6月底的建置量已達100.1MW,期許2032年前達成120MW總設置規模。(圖/中鋼提供)

鋼化聯產、碳捕捉與儲存(CCS)技術的應用,或是再生能源與韌性電網的建置,都具有強烈的地緣性。如果前述減碳技術使用的設施彼此距離太遠,即使是較低碳排量的新技術,也會因為運輸耗損產生出新的碳排放,反而不利於淨零轉型。

再考量到台灣「南電北送」衍生的區域發展失衡,政府宜以高雄港周邊為優先試點,利用重工業的群聚效應投放轉型資源,藉此減緩南台灣的高污染與高耗能壓力。這也符合淨零轉型中的「公正轉型」目標。

權衡國際淨零趨勢的在地化實踐

看向國際淨零轉型的先驅者歐盟,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在新任期提出的「潔淨產業新政」(Clean Industrial Deal),就提議建立「歐洲競爭力基金」(European Competitiveness Fund )作為多年期財務框架的一部分,以支持歐洲重要共同利益項目(Important Projects of Common Interest,IPCEIs)。

台灣溫管基金在獲得百億碳費收入後,同樣有必要建立彈性且可持續的財務框架,以支持淨零路徑的12項關鍵戰略。而這一整套財務框架,必須有清晰的優先順序,集中於大規模減排的技術項目和碳排大戶區域。這不僅是達成台灣減碳目標的關鍵,也是確保企業在國際市場上保持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 台灣溫管基金有必要建立彈性且可持續的財務框架,以支持淨零路徑的12項關鍵戰略。(圖/總統府提供)

21世紀人類最大的挑戰,就是因應過去兩個世紀以來急速工業化造成的氣候變遷。儘管各國日益重視碳定價制度的設計與精進,包含台灣碳費制度在內,碳定價工具也只能做到溫室氣體總量管制,或是給予轉型的價格訊號。如何活用碳定價成功推動淨零轉型,取決於這些資金後續是否能夠「用在刀口上」,最大限度地推動減排技術的發展,甚至實踐經濟循環模式的變革,從而實現經濟增長與環保的雙贏。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mail protected],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