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傑憲與少子化 看「當丈夫的資格」

我們想讓你知道…我們如何看待陳傑憲「尋婆曬兒」,貌似是非常無關緊要的小事,但同時卻也具體而微的展現了社會正在試著往好的方向改變。

▲陳傑憲被封為「老公界天花板」。(圖/翻攝自陳傑憲IG)

▲陳傑憲被封為「老公界天花板」。(圖/翻攝自陳傑憲IG)

● 張茵惠/影樂書年代誌總編輯

2024年,台灣在世界棒球12強賽擊敗強敵日本獲得冠軍。這場勝利來得既快又猛,只有捷克隊總教練帕維爾‧哈定(Pavel Chadim)曾預測台灣本次賽事有望得冠。台灣隊長陳傑憲不僅表現出色,並且以「抱著獎杯滿場找老婆」為人津津樂道「啊我的老婆咧?有沒有人看到?在哪裡?我─老─婆─咧──?」

陳傑憲贏球之後第一時間滿場找老婆,更在慶功宴時抱著兩人的幼兒歡喜合影。台灣隊風光從機場出境的時候,陳傑憲又被記者拍到使出「單手抱孩」男子力,讓不少台灣女性球迷感嘆「沒想到男人抱孩子看起來反而更加性感」、「找老公當以陳傑憲為標準」。

與此同時,對於陳傑憲展現出「男子力爆表」的形象,也有兩種不同的反駁聲音。有些男性對於陳傑憲受到的讚美十分不以為然,譬如在DCard上就有藍色頭像帳號(表示該用戶至少「自稱是男性」)酸溜溜的說,「陳傑憲有夠假」、「誰會帶小孩去慶功宴」、「不覺得在作秀嗎」,並且說自己因為錢賺得比陳傑憲少、也不肯帶孩子,老婆說要跟他離婚。

另一種反對的聲音,則是來自於憤恨家務勞動分配不公的女性。她們認為,職業棒球員的特殊工作型態事實上很難真的分擔家務勞動,因此僅從陳傑憲在螢幕上的表現,並無法判斷是否他真的達到了「好丈夫天花板」,有可能只是剛搆上「好丈夫樓地板」而已。

這兩種反對的聲音,事實上都是在回應台灣網路上流行的「偽單親」論述。雖然台灣長期榮膺亞洲性平第一國家,但男人結婚之後未必願意負擔家務、更不夠積極參與育兒,使得某些已婚且有幼兒的女性自嘲是「偽單親」家庭,老公事實上沒有死,更沒有離婚,但不知道為什麼只有太太在做家事跟照顧孩子,丈夫情感上徹底缺席孩子的生活,導致她們自覺「跟單親家庭沒兩樣」。

▼男人結婚之後不夠積極參與育兒,使得女性自嘲是「偽單親」家庭,不知道為什麼只有太太在做家事跟照顧孩子,丈夫情感上徹底缺席孩子的生活。(示意圖/pixabay)

▲▼親子,母子,爸媽,媽媽,小孩,小朋友,兒子,親情,家人,家長。(示意圖/pixabay)

偽單親論述的真正脈絡 隊友與副本

從這個角度來看,那些認為陳傑憲「有夠假」的男人,是在找理由合理化自己不願意積極育兒的行為,他們不相信陳傑憲是真心想在慶功宴上陪伴自己的孩子。然而,「誰會帶小孩去慶功宴」這種自作聰明的疑問背後的假設,正是台灣跟東亞日韓等國一起面臨激烈少子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人認為像是慶功宴這種「公領域」場合,是不可以跟兒女或配偶這種「私領域」關係掛勾的。

認為「慶功宴上不應該出現孩子」的男人,也更可能認為自己的職業成就與家人沒半點關係,又或者即便有一點關係,也不值得讓兩個領域之間的界線混淆在一起。女性事實上經濟並未與男性平等的前提下,選擇生育的妻子被關進了一個稱為「你是家長」的封閉空間,在那個世界裡,小孩在幼稚園的緊急聯絡人一定是母親,孩童課餘活動由母親指導,計畫全家人假日行程的是母親,男人以工作為由關上門離開,隨意的走出了這個孤獨的世界,只留女人在那裡。

台灣育兒女性討論自身婚姻的時候,意外的經常會採用一些征戰或RPG遊戲用語,譬如稱讚老公「很坦」,意思是他像打遊戲的肉盾坦克那樣可以「在前面扛傷害」、抱怨一個人帶兩個小孩則稱為「一打二」,更具代表性的可能是把丈夫稱呼為「神隊友」或「豬隊友」,來描述他在育兒過程中是否幫得上忙。

她們可能沒意識到的是,按照這些敘事邏輯,其實小孩是婚姻故事中的魔王(Boss),既然是魔王通常都是主動怪,放著不理的話會把玩家打死,因此是需要組隊才能攻克的對象。

這或許某程度來說確切反映了現實,但如此讓人不快樂的現實,也令不那麼想要小孩或還在猶豫人生規劃的女性感到望而生畏,這條冒險的道路上隨處可見一大堆陣亡的玩家,她們都被不夠坦甚至根本沒發揮到組隊功能的隊友弄死了,「為何我還要下這個雷到不行的副本」?

▼認為「慶功宴上不應該出現孩子」的男人,也更可能認為自己的職業成就與家人沒半點關係,又或者即便有一點關係,也不值得讓兩個領域之間的界線混淆在一起。(圖/翻攝自PAKUTASO)

▲▼夫妻,吵架,離婚。(圖/翻攝自PAKUTASO)

孤立無援的私領域陷阱

DCard上那個男人若不是虛構自己有老婆小孩的話,絕對就是傳說中的豬隊友,他老婆本來就有想跟他離婚的念頭,不太可能是陳傑憲害的。至於質疑陳傑憲「可能做得根本不夠」的女性,雖然我確實也同意她們所指出的,社會對好男人、好父親的標準遠比對女性要低,但我們也需思考一個問題,在此之前,有任何一位如此高矚目的男性公眾人物自然的在整個台灣社會面前帶小孩、找老婆嗎?

固然,少數自詡進步的男性公眾人物可能會把自己的「人設」設定為「女性的盟友」、「不讓妻子獨力第二輪班」,但這些曝光與讚美似乎都僅止於同溫層內,未能擴及全台灣。

我從未見過一位全國性的運動明星如此果斷的把公私領域界線徹底打破,陳傑憲事實上在婚姻中是什麼樣的人,家務負擔的夠不夠,可能只有他的妻子知道;在全世界棒球迷都有機會看到的鏡頭前大聲喊老婆,在慶功宴上攜帶孩子出席,也絕非「不知道自己在幹嘛」,而是有意的鋪陳。

然而,在人生最光榮的時刻,想要把這份榮耀分享給妻子跟孩子,這份動機與心意難道不就是一切的重點嗎?如果已婚男人始終覺得,他獲得的一切事業成就都與妻子、孩子無關,甚至認為「我不要把私領域的事情帶到公領域,才能表現我的專業」,那麼已婚育兒女性的徹底孤獨,乃至生育率的低迷就是必然的了。

如果我們一直把孩童視為需要被跟「負責任的母親」一起徹底關在私領域不要出來打擾到別人的「麻煩」、「私事」,那麼這個國家又怎麼可能積極打造夠多的公立托育機構?又怎麼可能認真看待育兒女性的孤立無援?又怎麼可能提供人人負擔得起且有品質的兒童教育?

難道這不都是「私領域的事」、「你自己要生怪不了別人」嗎?如此一來,我們又有什麼資格說「少子化」是個問題呢?明知道是問題,卻不願意把這些沈重的壓力從女人身上拿走,也不責成男人擔負起他們本該分攤的情感勞動,最後理所當然會走向南韓女性發起的「4B」運動。

逃離「再生產」 4B運動

4B是由四種「不要」構成的。為了終結男人對女人長期以來的吃乾抹淨巧取豪奪,女性不婚(bihon)、不生(bichulsan)、不約會(biyeonae)、不做愛(bisekseu),這是一種性別版的「躺平」,反正要是一旦接受了現在的性別遊戲規則,無論如何都會被關在私領域裡「有功無賞、打破要賠」,那麼不如一開始就放棄比較好。

更讓人感到驚訝的是,南韓4B運動的出現其實是因為要反對政府的「少子化政策」。南韓與台灣生育率都只有1.1左右,遠低於世界平均2.3,在可見的未來將導致勞動力短缺和年金破產。

為了獎勵生育,南韓政府祭出了各種針對青年夫婦的住房補助與稅賦減免,但南韓女性覺得根本的問題不會解決。南韓性別薪資差距在OECD國家中排名一直最差,而且社會階級不太有機會流動。進入21世紀之後,世代差距造就的青年貧窮更為顯著且絕望。

在此前提下,生育只會惡化青年女性的處境,把相對沒有議價空間的她們綁入無償的情感勞動之中。因此,她們說「不要」,「到我這一代為止就好」。

當台灣討論出生率問題時,經常陷入「個人意願」的辯論,但少子化從來都不是個人意願的問題,更不是「專屬女人的問題」。為了讓國家持續運作,勞工必須透過提供勞動,稱為「再生產」,但女性的「再生產」不僅限於公領域的工作,還包括了「實際繁殖人類」的這種再生產。這種雙重的再生產壓力,在人造子宮發明之前,是男人無法體會的。

如果我們有這麼大一部分選擇說「不」,該檢討的一定不是個別的個人,而是讓我們說不出「好」的這個世界。在所得分配與經濟結構問題之外,僅就社會與心理層次,男人依然扮演重責大任,雖然他們很不幸的無法詠唱魔法,沒法代替女人生產,但畢竟還是撫育下一代時寶貴的隊友,應該負擔起讓這次下副本不要太快團滅的責任。

因此,我們如何看待陳傑憲「尋婆曬兒」,貌似是非常無關緊要的小事,隨著贏球激情褪去就會跟著淡忘,但同時卻也具體而微的展現了社會正在試著往好的方向改變。這些改變十分微小,而且可能走一步退兩步,但當正向的改變發生時,大方承認它「儘管不夠、但確實是正面的」,依然有其必要性。

▼我們如何看待陳傑憲「尋婆晒兒」,貌似是非常無關緊要的小事,隨著贏球激情褪去就會跟著淡忘,但同時卻也展現了社會正在試著往好的方向改變。(圖/翻攝IG)

▲▼陳傑憲             。(圖/翻攝IG)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思想坦克」網站。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mail protected]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思想坦克專欄

思想坦克專欄 思想坦克

《台灣智庫-思想坦克》立志作為台灣彼此理解互信的溝通交流平台,我們誠摯地歡迎台灣各地所有的聲音。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