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贏了辯論?川普「混沌戰術」的進擊...是不是壓制拜登最佳解
【2020. 9. 30 美國】
誰贏了辯論?川普「混沌戰術」的進擊...是不是壓制拜登最佳解
「夥計,閉嘴好嗎?」倒數33天,2020美國總統大選29日晚間舉行了川普總統與拜登的第一場總統大選辯論會。但首戰開場10分鐘之內,相爭兩雄就已超越了唇槍舌戰,並陷入了互相干擾節奏的「亂鬥大會」。90分鐘的辯論裡,川普採取了極具侵略性的「亂入攻勢」,不斷以插嘴、繞話題、打斷發言等經典招數——如同2016年狙擊希拉蕊一般——試圖破壞拜登的應答,並壓制對手跟著自己的辯論佈局走。然而這套川式兵法卻在拜登的強硬回嘴,以及主持人《Fox News》名主播華萊士的「特意控制下」,陷入了亂吵一通、無法對話的喧囂鬧劇,雖然川普無法讓對手正常闡述政見、但自己卻也沒能咬住對手兒子與中俄作爭議投資的把柄「絕殺拜登」,反在防疫政策、白人至上主義與稅務爭議...等連任包袱上陷入被動。
包括現場主持人華萊士在內,美國媒體與直播輿論多認為「川拜辯論的首戰...就是一場難堪的民主災難」,就政治理念與治國方針來看,兩人都無法在90分鐘內提出足夠宏觀包容、足夠突破改革、足夠觸發選民期待的「美好願景」;兩人接近博鬥的吵架方式,亦悲哀地顯示了自2016年以來美國日漸極端、且無法對話的黨派對立——因此不僅國際媒體認為這是「史上最混亂的總統辯論」,就連支持川普的《Fox News》都難以接受地抱怨「川拜對決...變成了一場令人厭煩的咆哮鬧劇。」
▌前情提要:〈美國舌之戰!總統大選辯論首戰...川普的「不準備戰術」?〉
但這樣的喧鬧究竟對誰有利?拜登陣營認為,作為現任總統的川普「角色錯亂」,罵街式政見辯論明顯地暴露了自己施政的無能與無所適從,這樣的狀況只會累積美國民眾對於過去4年與防疫期間的停滯積怨;但川普陣營卻強調,川普或許在辯論場上「過於興奮」,但總統有戰鬥力是好事,「語句態度的問題畢竟能夠修正...但拜登的無能與貪腐,卻是改不了的問題。」
然而選戰的戰場,不僅是90分鐘的辯論直播。雖然光就辯論正規賽來看,川拜的辯論根本混亂不堪令人疲憊;但以辯論內容為素材的「新媒體宣傳戰」,卻明顯揭露了川普團隊與拜登完全不同的戰略思維——因為在拜登社群按部就班,以「民眾會收看全程直播」為設定時;川普團隊卻接手了總統Twitter與Youtube帳號,在辯論吵架的同時,同步快剪並上傳超過20部「川普辯論打爆拜登」的節錄影片,並呈現完全不同的直播理解,這也可能是自1960年甘迺迪對決尼克森之後,另一場難以預料的政治奇襲。
辯論會的首戰,是在關鍵搖擺州——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舉行——現場的主持與提問者,是《Fox News》的權威主播華萊士。他長期的立場雖然傾保守派與共和黨,但在2020年疫情危機裡,華萊士卻是少數當面在專訪裡反駁總統、給川普難看的右翼主播。因此在美國政壇與媒體圈裡,華萊士仍是很受兩黨敬重且能維持個人新聞專業的重量級新聞人之一。
華萊士事前為辯論設定的六大提問主題方向,分別是:「疫情應對」、「經濟政策」、「選舉公正性」、「川普與拜登的個人與施政紀錄」,以及「美國城市裡的種族與暴力問題」。所有提問都將以此為基本方向,但切確的問題題目則維持保密,兩名候選人事先並不知曉。
辯論中,華萊士的第一個題目,即是當前美國的「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爭議」。其指的是9月中旬,自由派的美國大法官金斯伯格(RBG)罹癌逝世後,川普總統與共和黨主導的參議院,是否可以在「距離選舉只剩1個月」的現在,行使並強行闖關新任的大法官提名?正方認為川普政府就該依法行政,在12月31日的總統任期屆滿前都沒有問題;反方則認為這牽扯到憲政平衡,於政治倫理上應比照共和黨過去的主張邏輯、由大選勝出明年1月就職的新任總統與參議員來決定大法官人選。
「因為我們贏了選舉,掌控了白宮、掌控了參議院...而我們的提名人——保守派法官巴瑞特(Amy Barrett)——也非常出色,許多自由派也非常尊重他的專業。」率先回答的川普如此表示,「我當選的任期是要幹4年,沒人規定說最後幾個月總統就必須進入『待命看守』,所以要提名誰、怎麼通過,這都是白宮與參議院的目前義務與職權。」
但對此,拜登則主張「11月大選的提前投票」已經開始,就政治倫理與尊重默契來說,選民對於當前政府的信任投票已經展開。於此階段,現任政府有沒有必要強行闖關?這是否與正在進行的民意授權相互牴觸?這才是自己與民主黨人想要質問的弊病癥結。
然而拜登與川普的「理性對話」,大概到這裡——也就是辯論開始的10分鐘內——就已中斷結束。
川普從第一題就開始採取「干擾戰術」,包括試圖插嘴、搶話,或者以「同步說嘴」的方式,讓現場收音完全聽不到對手的發言應答——此一策略與2016年川普狙擊希拉蕊的戰術如出一轍——不料有備而來的拜登,竟然須則「有樣學樣」,因此在辯論開始10分鐘內,兩雄就開始進入「亂鬥狀態」,彼此不斷干擾、打斷對方的發言節奏。
「大家...你們真的知道這隻小丑在耍什麼寶嗎?」被激怒的拜登,對於川普的不斷插嘴如此反嗆:
「唐納,你是不是不懂怎麼聽人話!」
在辯論的頭20分鐘裡,拜登很明顯地「學習了川普」的亂入攻勢。除了跟進擾亂式發言,讓辯論內容癱瘓;拜登還特別在兩雄亂鬥的語句空檔間,多次搶先對手發出了人身攻擊的「辱罵式發言」——像是「閉嘴好嗎?」,或者是接續辯論中,不斷出現的刻意標籤「川普『小丑』」("that clown")。
相對於此,川普雖然表現得頗為興奮,但卻鮮少能重複「瞌睡老喬」與「癡呆老喬」的策略標籤。但此究竟是誰的近身攻擊才是成功?互咬之中也令人錯愕與傻眼。
辯論之前,外界對於川普的「擾亂性戰術」已多有預期,因為川普喜歡即興發揮、不按牌理出牌的突襲。但民主黨陣營與拜登幕僚團隊,都不斷警告拜登「不要隨川普起舞...否則你就會成為川普秀的附庸配角」。然而如何阻止川普搶走焦點?如何抵抗川普的華麗亂入,還能保持高度?最終結果顯示:拜登沒有答案,只能借力使力,與川普亂入硬拚。
但除了拜登的「針對性反咬」與汙辱式回擊外,資深主播華萊士的主持調性與刻意介入,也明顯對川普的節奏不利。
辯論過程中,主持人華萊士(Chris Wallace)多次介入,提醒雙方恢復辯論秩序。但就連主播對總統提問,都被進擊的川普無視打斷,華萊士甚至得反覆正色警告:
「總統先生!我是這場辯論的主持與提問人,請尊重我的提問權、請讓我把問題講完。」
除了多次警告外,在川普插嘴、偏離發言、或擾亂拜登主攻時,華萊士也會「發聲介入」,並用自己的聲音阻止川普刻意暴走的亂入發話——也因為這樣,每當川普要發起干擾時,華萊士就會同步發聲提醒,雖然讓現場一團亂、沒有人的聲音能被聽見,但卻也能對川普的刻意犯規起到「干擾無效化」的目的,逼使參選的兩人回到「辯論規則」內依序發言。
華萊士的介入,雖然看似平等地讓登台的兩名候選人,得到了相對平等的發言與回應機會。但隨著拜登與川普兩人「故意亂鬥」的策略設定,華萊士的發言也越趨頻繁,並讓整場辯論變得極為破碎、提問與提問之間亦有失焦而無法連續性。這也是會後講評與政壇輿論,對於辯論過程瞠目結舌且各自抗議的原因。
除了大法官之外,華萊士也先後針對疫情、美國經濟、與川普拜登的個人經歷作出提問。過程中,拜登將主戰矛頭鎖定在了「防疫無能」;川普則把攻擊目標鎖定在拜登的兒子——杭特.拜登(Hunter Biden)——被共和黨調查發現「涉入中國、俄國爭議外資的不當獲利」。
「你沒有恐慌,是總統恐慌。」拜登主攻的點,是川普對於防疫的掉以輕心、或者是毫無計劃,之中的依據則以揭露「水門案」的名記者伍德華(Bob Woodward)專訪川普的新書《憤怒》(Rage),內容川普自承早就知道武漢肺炎的威脅性,但卻不願意造成「社會的恐慌」,因此在第一時間才會善意地隱瞞真相。
拜登砲轟川普的無計劃防疫,對於武漢圍城警報掉以輕心,甚至還在疫情初期稱讚「中國防疫很讚很透明」;但川普卻反轟拜登在H1N1的應對,「如果今年是你防疫,美國絕對會死更多人!」
不過華萊士卻質問川普,儘管美國聯邦政府的防疫團隊與各大藥商都強調,當前的疫苗研究、實驗與發展都趕不及年底,並已鎖定在明年4月才能大規模上路。但川普卻表示:「會有阻礙是因為以民主黨為主的政治阻力...我問過大家了,疫苗加速絕對沒問題。」
至於杭特.拜登案,川普的死咬痛點,則是拜登兒子參與中國金融家私募、並獲得中國國家銀行爭議融資;以及2014年,杭特任職的基金公司,取得前莫斯科市長婦人350萬美金的投資獲利——相關兩案指控,都遭共和黨報告指控「形跡可疑」,但目前卻都查不到具體犯罪或拜登家族的瀆職事證,因此「拜登動用職權幫兒子從中俄賺取350萬美金的控訴」(但辯方律師只承認42萬顧問報酬,並否認投資不法),也成為川普會中的主攻控訴之一。
但微妙且令人意外的是,川普操作「杭特案」的突襲,於辯論過程中並不成功。這一方面是因為拜登回嘴的亂咬,也同時打亂了川普的攻擊節奏,川普雖然有所追問、但在三口亂鬥的環境音下,川普的提問與指控節奏都很為混亂且缺乏「殺球感」,反而一不留神就被早有準備的拜登「巴蛇吞象」,用另一個兒子的故事來反擊川普的烏賊攻勢。
「你說的都是白賊!你有看過你自己兒女的得利模樣嗎?不準你汙辱我的家人與我的兒子。」拜登表示,
「我說的不只是杭特,還有博.拜登(Beau Biden)!」
拜登透過三人亂戰的七嘴八舌,很快地把川普對拜登家族的指控,轉移到川普對於退伍軍人與陣亡將士的「廢物論」爭議(川普涉嫌與幕僚及家人,痛罵已故參議員麥肯等戰爭老兵,「是因為戰技不精才會受傷被俘或戰死沙場」)。因為拜登最疼愛的長子與培育接班人博.拜登,就曾在美軍服役,但之後卻因腦癌而於2015年逝世——微妙的是,博癌末死前,曾讓老拜登悲痛欲絕,但此時也正好與共和黨報告中,杭特涉嫌與「爭議俄資」做生意的同一時間。
此外,拜登還主動說出了杭特過去的「毒癮問題」,「我的兒子曾經被藥物控制,但他康復了、改過了,他重新展開人生了...對此,我為他感到驕傲。」
但拜登的反擊應戰並非一帆風順。在「美國城市裡的種族與暴力問題」一題裡,主持人華萊士就對拜登發出了一記致命提問:
「沒有啦...因為我現在沒有公職,不適合如此指點。」拜登略顯尷尬地表示。此舉在《金融時報》的直播講評裡,被視為華萊士對拜登最重要的痛點提問,因為民主黨人對於如何應對趁火打劫與群眾衝突,確實沒有一個統一的應對政策與尺標。
「拜登很明顯沒辦法回應華萊士的提問...甚至無法面對民主黨對於街頭失序的地方執政責任。」《金融時報》表示:
另一方面,雖然辯論直播陷入「無盡亂鬥」,但在新媒體與社群網路上的「同步較量」,卻也顯示了川普與拜登團隊的不同邏輯。以拜登為例,在直播當下的宣傳設定,只以零星的推特貼文為主,內容大多是原本就預備好的政見圖卡與催票連結,Youtube帳號則完全停滯,以讓支持者「專心看直播為主」。
但川普方面則完全不同,在辯論繼續的當下,川普團隊就接手了總統私人的Twitter,除了密集發表了許多針對拜登政策與個人經歷的攻擊性貼文;在官方Youtube帳號上,川普團隊更以「快剪快發」的手段,節錄了辯論場上川普的雄姿英發,以及「拜登說謊、逃避問題」的剪輯畫面,並以控訴性語句為標題,像是:
「拜登從沒有致電那怕就只一個民主黨地方首長來制止民主黨治下的街頭暴亂!」
這樣策略有沒有效?碎片式的新媒體轟炸,在全美高度關注的當下,能否起到奇兵作用?川普與拜登的不同策略,也正試探著美國選民對於眼前政治的生態習性與專注力。但就辯論的整場內容而言,川普與拜登的第一場對決非常發散而充滿情緒。
你嘴我我嘴你的狀況,雖然讓兩軍氣勢維持辯前僵局,但川普目前的民調落後(重大搖擺州都落後,就連Fox News的民調都落後7%),在選舉倒數的33天內,川普是否還有空間採取這種「玉碎焦土」的亂鬥政策?在2016可行的戰術,就「連任總統」而言,真的可行嗎?
至於拜登方面,雖然抱持著「不失分就贏」的邏輯。但面對川普的纏鬥,拜登卻選擇了近身肉搏——這雖然讓場內氣勢暫時持平,但狗咬狗的畫面對於中間選民來說,「兩黨一樣爛」又會釋出怎樣的訊息呢?投票率會不會受此影響?民主黨內對於「道德高度」的困難指標,有會否因此而在基層選民間出現自我動搖?
在9月29日的第一場總統辯論後,10月7日在猶他州則是唯一一場「副總統辯論會」、由現任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碰上同為辯論好手的對手賀錦麗(Kamala Harris)。之後,剩下的兩場總統辯論,則將在10月15日佛羅里達州、10月22日田納西州,先後舉行。
根據往例,第二場總統辯論會,通常會以「外交關係」與「國際戰略」為主,因此包括對俄羅斯、對中國、對WHO...等議題的相關辯論,則可能會在10月15日出現。至於過往第三戰常見的「公民代表提問」則可能因防疫考量而調整或取消。但具體的辯論題目與方式細節,都將在各自辯前的7天前,才會經由主辦發對外公布。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