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烏克蘭志願兵的戰爭啟示錄(下):台灣準備好面對侵略危機了嗎?

2023/06/08 陳彥婷

圖為烏軍小隊進行團體訓練,培養士兵間的默契。  攝影/陳彥婷
圖為烏軍小隊進行團體訓練,培養士兵間的默契。 攝影/陳彥婷

採訪、攝影/陳彥婷(駐烏克蘭獨立記者)

▌接續前篇:〈烏克蘭志願兵的戰爭啟示錄(上):陳晞與Cai,從戰場換來的台灣借鏡〉

到烏克蘭奮戰的台灣志願兵32歲的陳晞與27歲的Cai(化名),走上前線多月,獲取了寶貴的前線經驗,回看台灣現時的國軍訓練多處不足。有軍事專家也認為國軍制度內上行下效,有必要調整訓練之餘,更需要帶來破舊立新的思維,方有突破性改進。從國軍訓練至國民身份認同,這兩位台灣志願兵反思的同時,在島嶼上2,300萬名台灣人,又該如何為台灣的安危做好準備?

早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國防學院(NATO Defense College)證實,2023年3月學院院長里提曼(Olivier Rittimann)在台灣秘密進行「學術交流」。究竟國軍改革的決心是否鏡花水月?軍事專家梅復興表示:因應國際局勢變化,以及對岸的威脅,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國防學院主要來台了解台灣的國防安全研究院(INDSR)智庫、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退將專家等就中共軍力擴張威脅的看法,以及討論能否進一步合作的方式等,但因台海問題敏感,故暫未涉及北約協訓國軍的議題。

對於去年總統提出的改革,梅復興指出改革後新增加的項目,雖然嚴格說起來還沒有帶來太大的改進,但是較以往提升強度,用以讓部隊貼近實戰,對國軍整體戰力還是有所助益。他舉例,國軍以往並沒有太專注戰傷救護,現在至少已購買單兵戰傷急救醫療包,雖不甚理想但已有此觀念,衛勤中心也蓄積許多戰術戰傷救護(TCCC)人才與知識。

然而,他認同國軍失去以往的實驗精神與接受風險的脾胃,普遍不願嘗試新戰術、新想法,軍官及軍種凡事保守,「以不出人命為最高指導原則」,而每年送出的三軍官校生、接艦、接裝、進修、深造教育及軍售訓練者不少為中校以上,但其意見亦不被採納,遑論這些有海外實戰經驗的志願兵。

此外,他提到地面部隊思維僵化,就算有志願者願意買新裝備,也無法安裝更別提使用。不過他也提到現時國軍軍事戰略下,會投放較多資源到空軍的飛彈防空與戰機,繼而至海軍,地面部隊並非國防預算首位,導致投資甚少維修零件、個人裝備到步兵。他建議國軍開辦一些講習班分享經驗,進而大刀闊斧的換將換領導層,以年輕領導階層取代,繼而全面接受美方的指導,方有改進的可能。

一群烏克蘭士兵,在烏克蘭南部地方進行模擬攻入敵方戰壕的訓練。 攝影/陳彥婷
一群烏克蘭士兵,在烏克蘭南部地方進行模擬攻入敵方戰壕的訓練。 攝影/陳彥婷

▌台灣人能「戰」嗎?

一場戰爭要獲勝,除了國家要有作戰實力,人民素質也非常重要。國民身份認同是雙面刃,一方面可成團結國家的催化劑,另一方亦可成為阻力。「就好像烏東地區也會有人覺得俄羅斯是來解救他們的,」赴烏克蘭參戰的台灣志願兵Cai(化名)說。在烏克蘭如此,在台灣亦如是,「大陸的認知作戰很厲害,他們會讓台灣人覺得被大陸統一,回歸大陸是一件好的事。就算經歷香港的事,還是有人會覺得回歸是好的。」

中國在台灣打的輿論戰、認知戰深入台灣人心,加上國民黨執政時向台灣人灌輸的國民教育,讓包括志願兵陳晞在內的人也曾有自我身份的疑惑。「小時候都是國民黨執政,學的都是『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要反共大陸』,『我們要回去』,台灣民主甚麼的一大堆,所以小時候就會覺得,『呀,我是中國人』,所以我要同意這麼的一大堆的。」

他曾迷惘過自我身份,但後來對兩岸了解多了,自己在大學又到過北京當過短期交換生,加上習近平上台,陳晞便慢慢意識到,「雖然我們說的是一樣的語言,但我們連文字都不一樣,想法也不一樣,價值觀也差一大截。」

「後來會說我是個台灣人,不會講說我是中國人。」

穿著軍服的陳晞(右)與Cai(左),在利沃夫市看到熙來攘往的大街也不太習慣。 攝...
穿著軍服的陳晞(右)與Cai(左),在利沃夫市看到熙來攘往的大街也不太習慣。 攝影/陳彥婷

國民身份認同,對人民會否為國家參戰有著怎樣的關係呢?根據國立政治大學的選舉研究中心每年的民意調查,台灣民眾自1992年起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意向持續攀升,由起初的46.4%算至去年2022年的60.8%,而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則持續下跌,去年滑至只有3.6%,認為自己是兩者的則有32.9%。

台灣民意基金會也有進行類似的研究,今年3月公布結果有78%者認為自己是台灣人。另外,基金會在去年就「若中國動武起因是為統一台灣,台灣民眾是否願為捍衛台灣而戰」為題調查,71.9%人指願意,結果與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於今年3月進行類似的民調相約,問到「如果中共真的武力犯台請問您願不願意為保衛台灣而戰」時,73%者表達願意。

結果似是顯言易見,根據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WVS)在2020年針對烏克蘭的研究,受訪烏克蘭人被問及「假如你的國家發生戰爭,你會否願意為國家而戰?」,大約70%人願意,較2014年克里米亞半島被吞拼前高13%,學者分析其中一個原因是隨國家被侵略,國民身分認同被提升,但學者提到這種所謂的國民身分認同並不存在地域界限,而是一群在社會結構下,透過歷史、語言等連繫,進而產生歸屬感的情況,就如庫德人散居在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多國;英國國土內也有多種國民身分認同。

在烏俄戰爭中,有來自被視為親俄烏東地區的士兵,本來在基輔過著富裕的生活,有兒有女,但不忍戰爭把國家摧殘而參戰,甚至也有來自俄羅斯的志願兵團為保衞烏克蘭而戰。

一名烏克蘭士兵從鐵盒中取出用紙包著的子彈。 攝影/陳彥婷
一名烏克蘭士兵從鐵盒中取出用紙包著的子彈。 攝影/陳彥婷

自我的身份認同與參戰似乎並不是非黑即白的關係,對陳晞而言亦是,作為國際志願兵,本來與烏克蘭這片土地沒太大關係,自言沒甚麼政治意圖,民族意識,來烏克蘭當志願兵,不是出於站在歷史的那一方,

「因為烏克蘭是被侵略的一方,而俄羅斯是侵略的一方,我是單純幫助烏克蘭人民,免被侵略,並非甚麼國仇家恨,不是烏克蘭是前蘇聯、什麼克里米亞、什麼領土問題、什麼烏克蘭跟東部好、俄羅斯跟東部好、北約問題、這些政治問題⋯⋯(我)單純是從民生角度去看這事情。」

對於台海之戰,他提出類似的疑問,「你是為了中華民國而戰?還是為了台灣政府而戰?還是說,你是為了台灣而戰?」思考數秒後,他自圓其說:

「我肯定是為了我的家鄉,我的家人,我的朋友,為我的台灣人民。因為我保護的是我們現在的生活,不是我們現在的政府,我們的國號,我們的中華民國,什麼他以後獨立了,什麼台灣共和國。那也跟我沒關係,因為我們現在是要守護這個生活,因為我出過國,去過對岸,所以我知道我們這生活是得來不易的。」

早前的猶疑,對國軍的憂慮,一切在回望自己來烏克蘭的初心的這一刻,好像在戰火下迎刃而解。

——下篇待續

陳晞(左)與Cai(右)在市政廳外的原本設有的雕塑下,帆布寫着「等戰勝後我們再一...
陳晞(左)與Cai(右)在市政廳外的原本設有的雕塑下,帆布寫着「等戰勝後我們再一起欣賞原作」,他們舉起一半台灣一半烏克蘭的旗幟。 攝影/陳彥婷

編輯/林齊晧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烏克蘭志願兵的戰爭啟示錄(上):陳晞與Cai,從戰場換來的台灣借鏡

烏克蘭現場/「他是我兒子,我驕傲」台灣志願兵曾聖光的告別式

陳彥婷

獨立記者,曾在香港多間媒體從事全職記者工作,現時放眼國際,希望以文字與影像,記錄世界不同角落的人與事,揭示社會不公。

作者文章

聯合國派駐黎巴嫩的維和部隊成員,正駕駛裝甲車在藍線附近巡邏。 圖/陳彥婷攝

以色列與真主黨之戰:袖手旁觀的黎巴嫩軍與聯合國維和部隊

2024/10/31
國內流離失所的黎巴嫩人Zamzam在臨時收容所內與3歲半女兒Layla相擁。 圖...

教室裡的一家人:以黎衝突升溫,黎巴嫩「國內流離失所者」的避難生活

2024/08/27
真主黨在黎巴嫩社會的勢力與形象錯綜複雜。圖為一名真主黨成員悼念死去的成員。 圖/...

黎巴嫩的國中之國:「武裝政黨」真主黨,與錯綜難解的內外衝突

2024/08/27
傑寧市內四處張貼有死去的武裝份子照片。圖為有武裝分子的照片被毀。 圖/陳彥婷攝

英雄或恐怖分子?以巴衝突如何成為極端主義的熔爐

2024/06/13
巴勒斯坦西岸,傑寧市內的墓園,有人在墳前悼念逝去的親友。 圖/陳彥婷攝

新墳、突襲與被迫共存的人:加薩戰事下,西岸傑寧市的生活紀實

2024/06/13
筆者跟隨其他記者,離開以軍與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PIJ)武裝成員交火重心的難...

我與死亡擦身而過:半島電視台女記者之死,如何影響以哈採訪

2024/05/22

最新文章

選戰時朝野政黨除了為人詬病的自民黨「裏金事件」吵翻天外,各黨還端出了增加時薪以及...

德政變惡政?年收入「103萬之壁」:日本朝野角力的稅收減免政策

2024/11/19
川普(左)拔擢的副手范斯,可能是比他更為基進的美國中心主義者。 圖/美聯社

視中國為最大威脅:川普2.0時代,不可忽視的副總統范斯

2024/11/15
媒體大亨梅鐸控告AI公司侵害創作者的智慧財產權,但此舉是否真正為創作者爭取到公平...

媒體大亨梅鐸槓上AI:資本家想搶回利益與霸權,但誰來保護最弱勢的創作者?

2024/11/13
2024年9月,支持保障墮胎權的民眾在佛羅里達集結。 圖/歐新社

墮胎權各州自主保障?川普再次執政,美國生育自主權的拉鋸戰況

2024/11/08
2015年,一位印尼穆斯林女性在緬甸駐雅加達大使館前,抗議緬甸僧旅團體迫害穆斯林...

我佛慈悲,但對穆斯林除外?緬甸佛教僧伽塑造的「伊斯蘭恐懼」與宗教衝突

2024/11/08
「自由」可能是資訊科技巨頭最喜歡掛在嘴邊的詞彙,畢竟,誰會討厭自由? 圖/法新社

科技巨頭助長「反民主」亂象?馬斯克在美國大選中的搧風點火

2024/11/0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