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結石」長期阻塞尿道 醫:典型症狀是腎絞痛


▲最典型的尿路結石症狀是腎絞痛。(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于婷/綜合報導

根據統計在台灣20歲以上的成年人,每千人就有95人曾發生一次結石絞痛的機會,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李高漢指出,最典型的尿路結石症狀是腎絞痛,據病人描述當發時,常常是坐也不是,躺也不是,非常坐立難安,但也有病患出現悶悶的腰痛或腹痛,甚至是嘔吐,也有些人是血尿或尿路感染。

尿路結石主要是由於尿液內的結石結晶濃度過高(尿量變少)產生過飽和現象而形成的。當尿量變少或者是尿液中的鈣離子、草酸鈣離子、碳酸根離子或尿酸等成分濃度過高時,就可能形成結石。尿液中也有一些成分能夠避免結石的形成例如檸檬酸根離子,當這類離子變少時也容易產生結石。另外尿液中的酸鹼度也與結石的形成有關,例如尿酸結石常在較酸性的尿液中形成,而俗稱糞石的磷酸胺鎂感染性結石則常常在較鹼性的尿液中形成。


▲李高漢指出,越小的結石常常引起的症狀會非常激烈。(圖/奇美醫院提供)
李高漢進一步指出,症狀越嚴重並不一定代表結石越大顆,相對的反而是越小的結石常常引起的症狀會非常激烈,因此,有些病人會忽略到結石長期阻塞的嚴重性,因為結石的長期阻塞若沒有去治療而放任腎臟水腫,時間一久腎臟就會慢慢萎縮甚至完全沒有功能,後續有可能需要洗腎。

臨床上一般會根據結石的大小、位置、是否有造成尿路阻塞以及尿路感染的情況來選擇治療方式。李高漢表示,一般藥物治療的方式適用於較小(小於0.4公分)的結石,據文獻統計,小於0.4公分的結石採取藥物治療,在四週內自行排出的機率接近90%,而藥物使用上除了止痛藥之外,還要加上輸尿管鬆弛劑讓結石能夠自行排出。


▲結石的預防最重要的還是要多喝水。(圖/達志示意圖)

當保守治療一段時間無效或者是結石大於0.5公分以上,這時可能就要考慮更積極的治療。過去尿路結石的治療以開刀截石術為主,然而隨著時代科技的進步,目前用來治療尿路結石的方式也比過去有著非常大的不同,可以選擇治療方式除藥物治療外,還包括體外震波碎石、輸尿管鏡碎石、經皮腎臟造廔碎石手術及傳統或者腹腔鏡截石手術等。

另外,李高漢提醒,結石的預防最重要的還是要多喝水,原則上能夠讓一天的尿量達到至少2公升為主。另外飲食上要均衡,多吃蔬果類食物,少攝取動物蛋白。此外,採取藥物治療時,病人可能發生發燒、腎功能衰竭等狀況,因此通常都需要密切追蹤。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