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肩對日常生活產生很多不便,例如穿脫衣服、洗澡擦身體、運動、伸手拿東西等。(圖/取自免費圖庫Shutterstock)
文/林頌凱
「五十肩」,是一個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聽到的名詞,有人以為50歲的人就會容易得到五十肩,也有好多的人以為肩膀痛了就是五十肩。即使到了醫院,醫生也常常告訴我們得了五十肩。
事實上,五十肩在復健科的領域中,是有很明確的定義的。五十肩,又叫做「冰凍肩」,是表示肩關節發生沾黏,導致整個肩膀可以活動的角度受限,而且可能伴隨程度不一的疼痛。所謂的關節沾黏,還可以分成兩個部份。一個是肩關節內「關節囊」的萎縮、一個是關節外「肌肉與肌腱」的緊繃,內外加乘的結果,導致肩關節可以活動的角度越來越小。
五十肩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很多的不便,舉凡穿脫衣服、洗澡擦身體、梳吹頭髮、運動、伸手拿東西時,都會因為關節沾黏而變得困難重重。對於女性朋友來說,穿內衣更是一大惡夢,如果不是要請老公幫忙,就是要很勉強的迂迴前進,曾經就有病患告訴我,她因為嚴重的五十肩,導致大半年都只能穿寬鬆厚重的衣服。除此之外,五十肩還會對睡眠造成很大的困擾,輕微的可能只是側睡時壓到患側肩膀時會痛,嚴重還會因為不時的悶痛,而整夜無法入眠。
▲五十肩對睡眠造成很大的困擾,嚴重還會因為不時的悶痛,而整夜無法入眠。(圖/達志示意圖)
造成肩關節黏連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肩關節受傷之後,因為怕痛而不敢活動所致。除此之外,在某些特定族群也容易發生五十肩,例如:糖尿病患者、甲狀腺疾病患者、頸神經根病變(骨刺或是椎間盤突出壓迫頸神經)患者、還有接受心臟手術、乳癌手術、還有脊椎手術後的患者。
因此,面對因為五十肩前來求診的患者,醫生們除了會詳細詢問,肩膀是否曾經有拉傷或是撞傷的病史以外,還會考量是不是有一些潛在的內科疾病,或者曾經接受過相關的手術。同樣的,如果我們本身已經是糖尿病或是甲狀腺疾病的患者,或是醫生曾經告訴我們頸椎有長骨刺壓迫到神經,都應該用更積極的心態去面對與接受治療。
五十肩的治療必須要從疼痛、關節活動度、肌力、睡眠、功能性訓練,還有潛在疾病的控制全方面介入才是。最讓人困擾的疼痛,其實是所有環節中相對容易處理的問題,物理治療搭配短時間的消炎止痛藥物,可以讓疼痛獲得很有效的舒緩。
▲拖得越久的五十肩,或是越難治療的五十肩,往往都和其頸椎疾病有關。(圖/取自Pixabay)
止痛對整體的復健是很重要的,許多患者就是因為初期受傷時怕痛不敢活動才導致五十肩,而復健過程中的疼痛也常讓患者沒多久就打了退堂鼓,適度的止痛可以縮短五十肩復健的時間。在某些特殊的情況,醫生會建議患者在做復健之前的半小時服用止痛藥,讓復健有更好的效果。
此外,對於已經有潛在內科疾病的患者,應該更積極控制其血糖與甲狀腺功能。如果是頸神經根被壓迫的患者,在復健的過程也必須兼顧其骨刺或是椎間盤突出的問題。個人臨床上的觀察發現,拖得越久的五十肩,或是越難治療的五十肩,往往都和其頸椎疾病有關。
罹患五十肩的患者是很辛苦的,不僅生活品質與睡眠品質受到很大的影響,復健之路也很漫長。這時候,「心態」就變成了五十肩治療成敗的關鍵因素。正視這個問題,過程中好好與醫生與物理治療師配合溝通,勤做居家的五十肩復健運動,再加上一點點的耐心,你可以盡快擺脫五十肩的糾纏。
本文經授權轉自:林頌凱醫師 Dr.53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