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也對某些食物過敏,一吃就發癢難受?(示意圖/視覺中國)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你也對特定食物過敏嗎?吃下肚沒多久,紅腫發癢死纏著好難受。《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醫護團隊在粉專發文分享「國人10大食物過敏原」,最大宗竟是幾乎天天吃的雞蛋,依序還有花生、蜂蜜、腰果等食物,並提醒民眾,可藉由每天記錄攝取的食物,找出可能過敏原。而不少網友對於「海鮮、甲殼類」沒上榜感到相當驚訝。
醫師指出,食物過敏是吃到過敏原所引發之現象,而慢性食物過敏通常是接觸過敏原後數小時,或幾天後才會出現的過敏反應。根據2019年「國人過敏檢測數據」顯示,台灣人過敏原中雞蛋占最大宗,其排名依序如下:蛋白、蛋黃、花生、蜂蜜、腰果、黃豆、小麥、牛奶、鰻魚、綠豆。
醫師提醒,常引發過敏的人,除了減少食用的次數以降低發生過敏反應之頻率,也可記錄每天吃過的食物,並以原型食物為主,藉此可更清楚揪出過敏原。
▲國人最常見食物過敏原,第1名竟是幾乎天天食用的雞蛋。(示意圖/達志)
醫師曾分享,一名男童吃了「鳳梨蝦球」後出現呼吸困難、皮膚通紅、嘴唇發紫,隨後便失去意識。並解釋,過敏為免疫系統過於敏感的現象,而「過敏性休克」則是種相當嚴重的過敏反應,其並不常見,容易誘發的因子為藥物、食物、昆蟲毒液。常見症狀包括皮膚紅疹發癢、嘔吐、頭暈、眼皮腫、舌頭或咽喉腫脹、呼吸困難甚至低血壓、休克。
若曾有過敏性休克病史者,醫師呼籲,應注意及避免可能發生過敏之物質,若有需要可請醫師開立處方箋,隨身攜帶腎上腺素注射筆當作急救使用。
▲甲殼類等海鮮未進入「10大食物過敏原」榜單中,醫師推測可能是大多數人屬於「假過敏」現象。(示意圖/記者黃稜涵攝)
對於國人10大食物過敏原中未見蝦蟹等海鮮類,有網友難以置信地說,「還是因為甲殼類過敏很明顯可見,所以會去抽血檢驗的就少了這部分?太意外了!我不相信 !」醫師對此也感到意外,「小編也以為海鮮會占前三名,看來對蛋過敏的台灣人還更多」,並推測「會不會剛好是在第11名,又或是大多數甲殼類過敏的人其實是假過敏現象」。
「假」過敏是從外部攝取過多的組織胺,所引發的過敏現象,又稱為「組織胺中毒」。醫師指出,事實上在不新鮮的海鮮中,含有高濃度組織胺,吃下肚後會導致「組織胺中毒」現象;而若本身就對海鮮過敏者,無論吃到新鮮或不新鮮的海鮮,都會冒出過敏現象,若症狀嚴重請盡快就醫。
「幾乎所有的食物和飲品或多或少都含有組織胺,尤其食物久放、變質、發酵,組織胺的濃度就會越高。」醫師示警。對於經常發生過敏者,醫師也呼籲可減少食用高組織胺、容易刺激身體釋放組織胺及抑制組織胺代謝的食物,例如發酵飲品、發酵食物、醃漬食物、加工肉品、帶殼海鮮、堅果類、巧克力等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