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吸管「沒有比較環保」!內含1物質 研究:幾乎不會分解

▲▼一次用塑膠吸管替代品。(圖/環保署提供)

▲塑膠吸管禁用的替代方案中,包括了紙吸管。(示意圖/環境部提供)

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台灣自2002年起已開始推動限塑政策,包括「購物用塑膠袋」、「塑膠類免洗餐具」等,也分三階段實施一次用塑膠製品的減量與限用。而2019年的塑膠吸管禁用,環境部推出了3種替代方案,包括「10%塑膠吸管」、「紙吸管」和「生物可分解性塑膠吸管」。但真的較為環保嗎?醫師分享了近期的比利時研究結果「令人擔憂。」

重症科醫師黃軒分享,近年減塑運動風行,其中環保吸管,尤其是「紙製吸管」被視為減塑運動的一種解決方案,但近期比利時的研究結果卻揭示了一個令人擔憂的事實。醫師指出,安特衛普大學的新研究發現,市售的90%的環保紙吸管含有「多氟」和「全氟烷基物質(PFAS)」。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軒表示,根據比利時研究人員發現,多數受測試的「紙吸管」和「竹吸管」中,皆含有環境持久性汙染物質(POPs),也就是上述的「全氟/多氟烷基(PFAS)。」醫師說,研究提到這種PFAS化合物「幾乎不會分解」,會在人體內逐漸蓄積,從而導致一系列健康問題。

黃軒列舉,這些環保紙吸管中的PFAS,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包括:睾丸癌、甲狀腺疾病、肝衰竭、膽固醇升高及腎臟癌。

黃軒也說,研究人員針對39種不同品牌的吸管進行測試,材質包括紙、玻璃、竹子、不鏽鋼和塑膠;而實驗結果顯示:

1. 市售90%的紙吸管中都檢測到PFAS。
2. 市售80%的竹吸管中都檢測到PFAS。
3. 市售75%的塑膠吸管中都檢測到PFAS。
4. 市售40%的玻璃吸管中也檢測到PFAS。
5. 所檢測的鋼制吸管中,並未偵測到有PFAS。

▲▼上海星巴克,紙吸管。(圖/記者魏有德攝)

▲比利時研究結果發現,市售90%的紙吸管都檢測到PFAS。(示意圖/記者魏有德攝)

黃軒說明,人體主要透過「食物和飲用水」接觸到PFAS,雖然紙吸管攝入的PFAS量可能很小,但低劑量效應及不同PFAS來源的累積暴露量,潜在問題仍值得關注;另外也有研究發現,即使是低劑量的PFAS也可能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如干擾內分泌系統、影響免疫功能、增加肥胖風險等。

黃軒強調,除了紙吸管之外,從各種食品包裝、飲用水、化妝品、防水衣物等途徑都可能接觸到PFAS;而這些不同來源的PFAS可能會在人體內相互作用,產生複雜和不可預測的後果。研究人員也表示,雖然紙吸管和竹吸管常被宣傳「比塑膠吸管更健康、更環保」,但以研究結果來看,這些吸管中存在的PFAS化合物意味著事實並不一定如此;建議「自帶不鏽鋼吸管」為佳。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