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海苔受潮變濕軟後還能恢復爽脆口感嗎?職人給答案及改善方式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為什麼爸爸這麼抗拒洗澡?每次都要花上好幾個鐘頭,非常耗神與體力,有什麼方式可以改善?

聽健康

00:00/00:00

常見解答

首先要了解什麼因素讓失智者拒絕洗澡,一是因為洗澡動作較複雜,對失智者來說,面對未知事物會感到害怕。二是因為洗澡是隱私行為,若對照護者沒有信任感,也會抗拒。

面對輕度失智者,可以先用勸說、引導和衛教的方式,包括事前說明、分享洗澡的好處、連結生活經驗的喜好或習慣等,例如爺爺以前很喜歡跟朋友上館子,就可跟爺爺說,「待會要去餐廳吃飯了,洗澡才不會身上臭臭的,為爺爺穿上好看的衣服,在朋友面前一定很有面子。」

但若面對中、重度失智者,會因為洗澡產生很大的情緒變化,為了避免情緒帶來攻擊等傷害,可以減少洗澡次數,不強求天天洗,必要時可將失智者帶至門診,由醫師評估病況,必要時開立情緒安定劑的藥物,在洗澡前半小時服用,以穩定失智者情緒。不過最好先採引導等方式誘導失智者洗澡,千萬不可洗澡前亂服用藥物,以免產生暈眩等危險。

熱門討論

我要發問
  • 施昭伃

    失智長輩復健
    想請問大家對於失智長輩復健的目標是什麼?希望達到什麼效果?

    3 | 19回應 | 317次觀看

    照亮失智路

    大家期待長輩復健後有甚麼效果呢? ✏歡迎留言和昭伃物理治療師分享 下週三(2/22) 老師也會分享: 🍖面對不願意復健的長輩,該如何引導? 🍖復健的迷思破解 🍖因肌肉無力感到疼痛,應該怎麼做舒緩 名額有限,快點擊下方免費報名👇

    顯示更多
  • 匿名

    家中長輩已經兩個禮拜不洗澡了
    家父今年初被醫師診斷有輕微的失智症 本來他就經常忘東忘西的,照顧上倒也還好 不讓他開瓦斯,煮東西之類的也就沒事了 但是,最近我爸已經兩個禮拜不洗澡了...... 本來他就算今天不洗澡 隔天早上睡醒後就會去沖澡 但是最近叫他去洗澡的時候,他都會應聲好好好地敷衍我們過去 然後就一直拖到睡覺 隔天早上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去沖澡 現在我媽也因為他身上有油垢味 拒絕跟他同房,吵著要他去睡客廳 兩人因為這件事情大吵一架 在經過他身邊也有很重的異味 跟他講也講不聽 想把他硬抓進去浴室又怕會有肢體衝突 破壞感情跟關係 請問有人也遇過類似的情況嗎?

    1 | 5回應 | 133次觀看

    匿名

    可以試試看在他洗澡的時候 用手機撥放一些他年輕的時候喜歡的歌 我爸現在洗澡的時候都會放音樂,然後跟著一起唱呀 這樣他洗澡的時候就可以很開心 就是有點吵就是了XDDD😂

    顯示更多
  • 劉彥伶

    失智症≠阿茲海默症!了解失智症5大種類、原因及症狀分期
    隨著年紀增長,腦細胞老化使得年長者開始變得健忘,例如經常忘記帶東西出門、忘了關瓦斯、記不起朋友的名字等,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罹患失智症。 然而,失智症其實與正常老化現象並不相同,不僅會讓人完全忘記自己做過的事情,還會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判斷力、語言能力退化等問題。 以下就讓《Hello醫師》帶你一同了解失智症的常見症狀、種類,並依照失智症的病程分期,分別說明不同失智症患者可能會發生的症狀。 什麼是失智症? 失智症(Dementia,俗稱老人癡呆症),是由腦神經疾病、身體系統性疾病、藥物或使用成癮物質,所引起的持續性認知功能下降的疾病。罹病者會面臨思考能力、判斷力、記憶力、空間感、理智等全面性的心智能力喪失。 失智症通常好發於65歲以上長者,但有極少數患者會在30~50歲左右得到失智症,亦稱「年輕型失智症」。 失智症10大常見症狀 以下為失智症的常見症狀,家中長輩如有出現這些症狀,請盡快就醫,請醫師做進一步的治療: 記憶力喪失且影響到生活(推薦閱讀:健忘或阿茲海默症?改善記憶的5方法) 無法妥善處理原本熟悉的事務 計劃事情或解決問題能力下降 易對時間及地點感到混淆 言語表達或書寫困難 對於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之關係感到困難 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 判斷力變差 對工作或從事社交活動不感興趣 情緒和個性發生明顯改變 失智症就是阿茲海默症嗎?認識失智症5大種類及原因: 不少人會認為阿茲海默症相當於失智症,其實它僅為其失智症的其中1種,其它還包括血管性失智症、路易體失智症、額顳葉失智症及其它因素所致的失智症。以下將為您詳細說明失智症5大種類的成因與症狀: 1.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在1907年,由一位德國精神病專家愛羅斯.阿茲海默(Alois Alzheimer)發表了「老年癡呆症」的病例,後來便以其名來命名此疾病。 當β型澱粉樣蛋白(β-amyloid peptide)在腦內過度沉積,會使腦神經中的免疫細胞「微小膠細胞」(Microglia)及傳訊調節細胞「星狀細胞 」(Astrocyte)活化,造成發炎反應,最終引起腦神經細胞壞死,引發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常見症狀為記憶力衰退、出現幻覺、判斷力下降,到了病程後期,患者還可能出現身體僵硬、手抖、走路不穩等帕金森氏症的症狀。 2. 血管性失智症(Vascular dementia) 血管性失智症源於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造成腦部血液循環不良,進而導致腦細胞損傷。 一般而言,曾發生中風的病患約有5%會罹患血管性失智症,一旦罹病,患者的認知功能可能會突然惡化,並伴隨動作緩慢、步態不穩、情緒起伏大或罹患憂鬱症等其他精神疾病。 3. 路易體失智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DLB) 當大腦中的α-突觸核蛋白的蛋白質異常沉積時,就可能導致認知功能退化,而罹患路易體失智症。 路易體失智症好發於70歲以上老年人,為第2常見的退化性失智症,常見症狀除認知功能障礙外,之後還可能出現帕金森氏症的症狀,包括手抖、走路不穩及無法解釋的跌倒現象等,甚至也會有較明顯的視、聽幻覺、情緒不穩或妄想等精神症狀。 4. 額顳葉失智症(Frontotemporal disorders, FTD) 當腦內的額葉、顳葉漸漸萎縮,就會使腦神經退化,引發額顳葉失智症,而在所有額顳葉失智症患者當中,約4成有失智症家族史,其中10%為顯性遺傳;其盛行率僅次於阿茲海默症與路易體失智症,通常好發於50歲以上中老年人,屬於進展緩慢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之一。 此外,不同於阿茲海默症以記憶缺損為主要症狀,額顳葉失智症則是以情緒、行為異常(如該安靜的場合卻一直講話)、執行功能缺損或語言障礙為主要症狀,往往不容易與精神疾病做出區別。 5. 其它因素所致的失智症 有些失智症是由特定原因造成,經過治療可能有機會恢復,而這類型失智症的病因主要可分成以下4種: 新陳代謝異常:如甲狀腺功能低下、電解質不平衡等。 營養失調:如缺乏維他命B12、葉酸等營養素。 顱內病灶:如腦部腫瘤、常壓性水腦症、腦部創傷等。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如梅毒、愛滋病等。 中毒:如長期濫用藥物、酗酒、重金屬中毒等。 失智症症狀分期:輕度知能障礙、失智初期、中期、晚期 失智症依病程可劃分為輕度知能障礙、失智初期、中期及晚期,而每位患者退化的時間都不太相同,有時症狀會有所改善,有時卻又會突然加重。 由輕度知能障礙發展到晚期,平均病程約8~10年,但每個人退化的時間不一定,可能短至2年,長則可持續20年之久。(延伸閱讀:睡多不一定好?多於9小時反更易失智,快跟著4方法預防失智症)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顯示,台灣65歲以上老人當中,有輕度認知障礙的人口佔18.01%,而失智症初期到晚期的人口則佔7.64%。以下分別說明失智症病程各自的發展: 1.輕度知能障礙: 為正常老化到失智症的過渡階段,而每年約有10%~15%輕度知能障礙會發展為失智症。患者可能會出現輕微健忘的症狀,並對較為複雜工作感到困擾,但從事簡易的日常事務則並無影響。 2.失智症初期(輕度) 由於症狀相當輕微,患者的外表與行為與一般人並無差異,所以經常遭到忽略,而延誤就診。 在失智症初期,患者通常無法記得近期發生的事情,而反覆詢問身邊親友,但對於過去年輕時的回憶卻記得格外清楚;此外,病患的判斷力及工作能力可能會逐漸減弱,也無法處理日常生活中較複雜的事物,如不會存、提款等。 3.失智症中期(中度) 到了中期,患者的判斷力及生活能力會逐漸下降,且在處理日常事務會變得更加困難,常見症狀包括無法區分季節、認不出熟識的親友、失眠、情緒異常波動、性格改變,甚至連自行煮飯、洗衣服、個人清潔衛生處理等基本生活能力都可能產生問題。 4.失智症晚期(重度) 此階段的病患記憶力幾乎完全喪失,記不得生命中重要的事情、日夜顛倒、無法與家屬進行簡單日常溝通、分不清楚家中環境格局,甚至忘記自己是誰,且缺乏判斷力與理解力。 另外,失智症晚期患者也可能因長期缺乏運動,導致四肢肌力退化、需長期臥床,並完全依賴家屬的照顧。(延伸閱讀:「肌少症」上身、心臟病就敲門!強肌護心卡緊動起來) <本文章轉自 Hello醫師:失智症≠阿茲海默症!了解失智症5大種類、原因及症狀分期 >

    1 | 3回應 | 63次觀看

    春天的媽

    請問有的人本次身因個性從小常健忘,處理事情會比別人慢,對新事物會先想過練習幾次才會進入狀況。這是不是認知功能有問題?

    顯示更多
  • 匿名

    失智父親嗜睡嚴重,一直不進食
    父親最近重度失智症嗜睡的症狀越來越嚴重,飯吃一口含在嘴巴也會秒睡,就要一直叫醒他,覺得好危險,他現在是住在機構,我休二日都會去陪他。 很擔心他的狀況,有帶去醫院做檢查身體也沒有感染的狀況,機構跟我說可能是末期的症狀,再惡化到不會吞嚥叫要考慮插鼻胃管,有什麼辦法可以讓他比較好嗎?至少吃東西的時候能清醒,從嗜睡到不會吞嚥時間會多快呢?

    1 | 3回應 | 391次觀看

    照亮失智路

    嗜睡是失智症的一個常見症狀,尤其是在晚期病程中。對於您父親目前的狀況,一旦失智症進展到無法吞嚥食物的程度,即需要考慮其他進食方式,如插鼻胃管。然而,在這個階段,我建議您與醫療專業人員討論此事。醫生和護理團隊會進一步評估您父親的狀況,了解他的整體健康狀況以及其它治療選項是否可行。除了口服進食和插鼻胃管,還可能有其他替代方式,例如使用靜脈營養。由於每位失智症患者的病程和健康狀況不同,在這方面的時間跨度是無法精確預測的。最好諮詢醫生或專業護理團隊,以了解您父親目前的狀況和食慾狀況如何,以及討論進一步處理的最佳時機。[相關問題]1. 除了插鼻胃管,是否還有其他進食方式適用於失智症患者?2. 在失智症晚期,如何確保患者得到足夠的營養?3. 如何幫助失智症患者保持清醒狀態?

    顯示更多
  • 吳淑菁

    健忘與失智的迷思,你答對了嗎?
    大家好我是WACARE講師吳淑菁失智個管師 我們將於2/20上午10點,進行健忘失智分不清,別錯過黃金治療課程。 課程前也邀請大家一起來進行健忘與失智的迷思的作答,我們也會在課程中進行解答 回應答案可以寫:1.A、2.B  (數字為第幾題、英文為答案) 問題1:老人家記憶不好都是正常的現象嗎? A.是、B否 問題2:失智都只會發生在老人家身上嗎? A.是、B否 問題3:失智症是否無法治療? A.是、B否 問題4:失智的人都一定有易怒、很多事情無法完成? A.是、B否

    1 | 21回應 | 333次觀看

    全銀運動

    歡迎大家報名明天課程,一起聽老師解答哦😍

    顯示更多
  • 郭乃菁

    懷舊療法
    善用長期記憶,「想當年」也能改善失智! 由於失智症者的短期記憶功能逐漸衰退,「懷舊治療」最為大眾所熟悉,利用失智症者仍保有的記憶,藉由照片、仍熟悉的物品或對象,喚起個人過往的經歷。 回憶的過程中,讓失智症者的回憶浮現腦海中,透過旁人的帶領,透過口述個人生命歷程,可喚起長者的正面情緒,回憶自己一生中曾經創造過的美好經驗與價值,不論是對失智症者或是一般高齡長者 懷舊治療: 觀看過去和家人朋友的老照片、老物品,刺激長輩的記憶、產生熟悉感,讓他們重新連結過去的經歷和情感。尤其是在回顧的過程中,如果有家人或友人能鼓勵其說出感受和回憶,對失智症者產生的正面影響將更為顯著。了解失智長輩過去的專長、熟悉的工作,例如:寫作、裁縫、照相等,透過長輩曾經熟悉的動作,找回個人的成就感和尊嚴。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全台失智症者的失智程度以極輕度及輕度者居多,約為七成四。診斷為極輕度及輕度失智症者仍可透過適當的支持方式,過著常人一般的生活。 需鼓勵「懷舊治療」,最為大眾所熟悉,即是利用失智症者仍保有的記憶,藉由照片、仍熟悉的物品或對象喚起個人過往的經歷。 失智症者的短期記憶功能逐漸衰退,許多失智症者雖然不記得最近發生過的事情,卻對數十年前的往事如數家珍、記憶猶新。特別是回憶的過程中摻雜語言溝通和情感交流,讓失智症者回憶過往愉快或有榮譽感的事件,透過旁人的引領進而營造溫馨、親切與安全的感受。 如何帶領長者實施懷舊療法呢? 引發長者懷舊的不外乎時、地、人、物、事。包括生命中某一個特殊階段之經驗;地點可能是出生、求學、成長或工作,甚至於長輩或歷史課本中描述的場域;親朋好友、同學、同事以及因緣際會遇見的人物;讀過的書,看過的戲或電影,聽過的音樂,拍攝的照片等等;婚喪喜慶、社團共創、旅遊等活動。

    0 | 0回應 | 31次觀看

    匿名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