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海苔受潮變濕軟後還能恢復爽脆口感嗎?職人給答案及改善方式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父親在家坐不住,會一直吵著要出門,該怎麼轉移注意力,讓他忘記出門這件事?

聽健康

00:00/00:00

常見解答

失智者若半夜吵著出門,可以帶他繞到別間房走走,試著轉移注意力,讓他忘記想要出門的想法。通常失智者注意力短暫,可找些平常失智者有興趣的事情,例如吃東西、聊天或告訴失智者即將有人來家裡拜訪,通常要有一件事情可讓他們做,注意力就能被成功轉移。

不過,如果失智者很堅持,注意力無法馬上被轉移時,一些日間照顧機構的作法是設法讓失智者找不到「出口」,例如在門前設置障礙物、將門布置如同一面牆、或將大門上鎖;如果失智者暴力相向,甚至要將門拆下來,此時可使用鎮靜劑讓失智者冷靜。

要讓躁動的失智者馬上冷靜下來並不容易,在機構或醫院裡,專業人員能立即對失智者注射針劑型鎮靜劑,3至5分鐘即可讓失智者冷靜下來。
但一般失智者在家發作,建議可先觀察,如失智者持續好一段時間情緒躁動、有攻擊行為,可先請醫師開一些鎮定藥物,必要時讓失智者服下。

熱門討論

我要發問
  • 匿名

    他總是一直躺在床上,不愛運動
    我爸今年88歲了, 他也沒有什麼嗜好,就喜歡爬山健走 本來老人退休之後,有這樣一個興趣也挺不錯 但近來令人苦擾的是 自從他在兩年前診斷出失智後 又在今年初不小心在外面跌倒以後 他就很少外出活動,甚至到最後,也漸漸變得不怎麼活動 整天一直躺在床上滑手機看電視 躺久了,整個人都好像懶懶散散的 感覺退化的更快,更嚴重 讓我們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想拉他出去運動,他又都不肯 請問有沒有人可以給我們比較好的建議?

    0 | 5回應 | 238次觀看

    匿名

    有些長輩隨著年紀的增長 他們的活動力與四肢肌力的確會漸漸的衰退並流失 這時候要留意他們的活動量是否也會相對應的受到影響

    顯示更多
  • 匿名

    阿公在吃飯的時候會一直嗆到......
    我家阿公在前幾年被診斷出失智症後 就漸漸出現退化的情況 從最早的健忘、遊走 到後來的妄想、幻覺、情緒起伏 甚至最近吃個東西、喝個水都會含在嘴裡面很久 要他多咀嚼幾次之後再吞下去 他也說沒有辦法做不到 結果就是一直嗆到........我們也不知道要怎麼辦 看他這樣真的會心裡很難過,有人可以分享怎麼避免長輩一直吃東西去嗆到嗎?

    0 | 5回應 | 101次觀看

    匿名

    建議可以多嘗試軟質飲食 稀飯 蒸蛋 地瓜泥之類的餐點 也可以去諮詢營養師

    顯示更多
  • 匿名

    失智症的公公有.......生理需求,怎麼辦?
    婆婆已經離世多年了 公公在幾年前診斷出有失智症的情況後 外子就乾脆把他接回家裡面,就近照顧 本來前面兩年都平平靜靜的 跟家人們相處也都客客氣氣 但是在今年9月初開始 他會有打赤膊,只穿一條內褲到處遊走的行為出現 關心下,他會回應說天氣太熱,想穿少一點 想說,最近天氣是真的熱, 就口頭叮囑幾句:家中有少女(長女剛滿16歲),這樣不太合適 結果這個月有發現到 女性的家庭成員在洗澡的時候 公公會有窺伺浴室門縫的行為出現 喝止他的當下,他也只會聳聳肩說剛好要上廁所而已 ....................... 後續請外子私下跟他討論這部分 他也只會一臉委屈的說,他很久沒有性行為了,雖然年紀大了,但他確實有這方面的需求 可是我們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跟處裡 家中又有女性成員 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1 | 5回應 | 92次觀看

    匿名

    如果真的不行...... 是否應該要先跟你先生討論一下長輩的安置問題 還有家中女性成員的安全重要性 兩者之間的權衡比重 雖然這的確是很兩難的問題

    顯示更多
  • 蘇心慧

    掌握6要點,過年陪伴失智長輩安心出遊!並善用4優點,讓晚輩一同分攤照護壓力
    隨著農曆新年的到來,家家戶戶準備慶團圓,老中青幼家人歡聚的時刻,大家從各地回到家鄉過年,正是長輩再開心不過的事,伴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長輩漸漸有失智的現象,更需要家人的陪伴、關心與諒解。 過年期間,許多民眾會安排家人來趟輕旅行,增添全家共同美好回憶,若家中有失智長輩,更要提前做好長輩出遊的舒適度及安全性的準備。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民眾,出門前可以透過6招陪伴失智長輩的貼心技巧,達到快樂的出門,平安的回家,讓旅程充滿愉快回憶。 6招陪伴失智長者安心出門 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失智長輩因對環境適應力不如從前或大幅下降,出門的時候,可能比較容易出現突發狀況,家人要抱著更包容與關懷的態度,隨時陪伴並留意長輩的喜好及反饋。 適度調整外出及日常作息安排,穩定的作息時間及適度的活動量,除能減緩失智長者不安焦慮的情緒外,亦能消耗過剩的精力,減少遊走並提升睡眠品質。 國民健康署提供以下6招,增進失智家人出遊的安全: 1. 保暖衣物:預先查詢景點氣溫,準備足夠的保暖衣物,留意日夜溫差並注意保暖。 2. 行動輔具:預先準備枴杖或輪椅等輔具,以備不時之需,減輕失智長者的體力負荷。 3. 常備藥物:攜帶失智長者日常服用之藥物,提供其按時服用。 4. 防走失機制:準備防走失手鍊、定位裝置及近期照片。 5. 零食點心:即時補充水分及熱量,避免脫水或體力不支等情況發生。 6. 個別規劃:依據失智長者身心狀況安排規劃旅程,包括留意旅程的長度、適合長者食用的餐廳與洗手間位置等。 善用4優點,讓全家一同分攤照護壓力 隨著失智症病情發展,患者會逐漸出現性情大變、行為反常和生活能力退化等症狀,往往會在家中製造許多問題。當長輩和失智失能對抗之際, 晚一輩的兒女(大約四十歲~六十歲),或晚兩輩的孫兒女(大約二十歲~ 四十歲),也很難置身事外。 親子作家吳娟瑜認為,過去,照顧失智長輩的重責大任往往落到女人身上,不是老婆、媳婦就是女兒。然而,要一個人一肩挑起如此重擔,遲早會身心俱疲,也讓全家失去學習面對變故、承擔責任、風險管理……等的好機會。 讓兒孫躲得遠遠的,這樣反而令他們失去了淬鍊人生智慧的機會。如果你是失智患者的主要照顧者,可從以下四個方向引導家人參與: 1. 請求分擔家務: 你可以請家人幫忙洗碗、洗衣、掃地拖地,這些是連年紀幼小的孩子也做得到的簡單家務,讓家人分擔你的壓力,他們也能從中學習體貼和負責。 2. 一起討論失智資訊: 可以和家人共同探討最新的醫療資訊、最人性化的照料方式、社區失智長者的日托趨勢等,讓大家一起關注失智議題和患者的照護計畫。 3. 表達內心的失落: 照料失智患者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為患者退化速度快,有的還會疑神疑鬼、大聲怒罵,時常令照顧者深感挫折。這種失落感可以讓兒孫知道,不要隱瞞,讓大家學習體諒而不是自顧自的。 4. 突破生老病死的盲點: 讓兒孫帶著感恩的心情,明白當年失智長輩對這個家庭的貢獻,也明瞭生老病死的必然性,而能更加珍惜此時此刻身心健康的幸福。 吳娟瑜感嘆,關於失智患者的照顧,大人越是封閉,越是不交流,兒孫越會覺得「不關我的事」;若能提早讓他們為患者盡點心力,他們對失智症自然會減輕恐懼,進而懂得妥善規劃「活得久,活得好」的老後人生了。 資料來源:https://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 202402070025

    0 | 1回應 | 25次觀看

    楊雅惠

    親友們之間的互相支持真的很重要!

    顯示更多
  • 施昭伃

    失智長輩復健
    想請問大家對於失智長輩復健的目標是什麼?希望達到什麼效果?

    3 | 19回應 | 317次觀看

    照亮失智路

    大家期待長輩復健後有甚麼效果呢? ✏歡迎留言和昭伃物理治療師分享 下週三(2/22) 老師也會分享: 🍖面對不願意復健的長輩,該如何引導? 🍖復健的迷思破解 🍖因肌肉無力感到疼痛,應該怎麼做舒緩 名額有限,快點擊下方免費報名👇

    顯示更多
  • 匿名

    白內障是不是會連帶影響到失智症的惡化?
    我爸本來在去年診斷出有輕微的失智情況的時候 人都還好好的,頂多偶爾忘東忘西的,但也沒有鬧出什麼太大的問題與情況 但是,因為他本來就有白內障 雖然有開刀過一次,可是術後狀況也不是很好,提醒他要滴眼藥水他也經常忘記 我們白天也要出門上班工作,回家才盯的到他 所以最後視力還是惡化了...... 但是就在視力惡化之後 他的失智症一些情況就越來越嚴重了 會有遊走的情形 然後.......情緒也會開始起起伏伏 有時候還會說,我們再他要吃的飯跟藥裡面下毒 現在狀況有點控制不住......... 請問有沒有人有相關的經驗 或是可以給我一些建議?

    0 | 2回應 | 69次觀看

    匿名

    不安心的感覺,的確很容易讓失智的狀況起起伏伏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