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民眾因換季入秋,出現睡眠障礙,進而就醫反而發現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根據統計,台灣約有25%成年人患有某種程度的睡眠呼吸中止障礙,睡眠呼吸障礙會造成白天嗜睡和注意力不集中,增加事故發生的風險,且已有多項研究顯示,有嚴重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發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二倍以上、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會增加。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好發在男性、中老年、肥胖、酗酒、心血管疾病、下顎短小及服用安眠鎮定劑之病人,且常伴隨有精神不集中、頭痛、口乾、睡著時被嗆到或喘氣,有時候甚至是用「脾氣暴躁」、「情緒不易控制」表現。
睡眠呼吸中止症主要為「中樞性」、「阻塞性」及「混和型」三種。簡韶甫表示,中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起因於心臟衰竭,而阻塞性則肇因於睡眠過程中,控制呼吸道的肌肉張力降低,導致喉嚨變窄而影響呼吸。呼吸中止會導致血液中氧氣濃度下降和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嚴重失衡時會刺激腦部喚醒病人,使呼吸次數增加以改善氧氣及二氧化碳失衡。
簡韶甫表示,許多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通常不會意識到自己是因為睡眠呼吸異常,導致睡眠中斷頻率增加,同時也容易疲勞和白天嗜睡。
簡韶甫表示,臨床上是依照睡眠呼吸中止的次數作為診斷。呼吸中止指數每小時小於5次是正常,5到15次為輕度,15到30次為中度,30次以上為重度。疑似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可安排睡眠生理檢查或是居家睡眠生理檢查,協助診斷。
若被診斷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可採取手術合併非手術治療。包含重塑上呼吸道的結構、懸壅垂軟顎咽成型術、上顎及下顎前移術等等。所有外科治療都需要討論治療目標,預期結果和潛在併發症。
簡韶甫表示,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會增加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發生率,而睡眠呼吸中止症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及早認知並好好控制危險因子,不只可以改善生活品質,也可以減少長期的死亡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