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芳(前排右一)長期關懷新住民,努力幫助他們融入台灣社會。(圖/吳淑芳提供)
記者陳建宇/綜合報導
台灣有愈來愈多的新住民,但這些新住民遠渡重洋到台灣,要適應並找到自己可以發揮的地方不容易,更需要的是在地人的鼓勵與陪伴,吳淑芳就扮演了這樣的角色,她參加信義房屋的「社區一家」計畫,更成立協會幫助許多嘉義東石鄉的新住民,融入在地生活,也幫當地農漁產業找到新出路。
1960年生的吳淑芳,是嘉義朴子人,婚後嫁到東石鄉,並進入當地農會工作,吳淑芳回憶,1991年後開始有許多青年返鄉務農或從事漁業,這些人的社經地位不高,又是在鄉下地方,因此很多人就娶了來自印尼、越南甚至是中國的老婆,只不過過去較「外籍新娘」,現在則稱為「外配」或「新住民」。
吳淑芳因為在農會的推廣股,接觸相當多第一線的農漁民,她發現這些新住民來到台灣之後,因為當時國家相對台灣較落後,常常會被本地人歧視,變得沒有自信,甚至很多台灣人認為是「花錢買媳婦」,因此還會限制這些外配的行動和活動範圍,使得她們更沒有自信,也造成惡性循環。
當時的農漁業已經出現缺乏勞動力的狀況,吳淑芳認為,這些新住民都非常年輕,只要肯學肯做都能成為很好的勞動力,因此開始積極運作,希望能幫這些新住民及地區找到出路。不過在農會時的吳淑芳還有公司的資源可運用,但2000年她離開農會之後沒了資源,恰好這時信義的「社區一家」計畫舉行說明會,她當場就提出「當台灣鯛遇見外國媳婦」的構想,也順利獲得經費。
吳淑芳知道要讓新住民融入不是一蹴可幾,需要有相當的基礎,因此她成立了「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討論他們真正的需求,例如許多新住民沒有駕照,她辦考照班協助取得駕照,甚至連在地人都來參加,慢慢獲得新住民及家庭的信任。
而吳淑芳也知道在東石,農漁產品的價值與當地人的生計息息相關,剛好當時冬瓜盛產價格跌,她和協會就連同附近鄉鎮盛產的桂圓做成「冬桂香酥」,不僅開拓出具有價值的產品,為協會自籌財源之外,許多新住民一起參與也能發揮她們的勞動力。
而這當中,信義房屋也出力不少,吳淑芳表示,這10年來信義房屋的志工每年都到當地服務,包括割麥、整理廢棄的學校等,都給了協會非常多幫助。
▲吳淑芳藉由陪伴讓新住民能有認同感,讓她們落地生根。(圖/吳淑芳提供)
吳淑芳強調,她與協會並不是「輔導」這些新住民,而是一種「陪伴」,藉由各種方式增強她們的信任感,讓她們落地生根,也能協助在地產業轉型,並藉此讓她們落地生根。而一些成功轉型的案例,更給新住民及其家庭產生認同感,進而思考自家產業轉型。
有鑒於許多針對新住民的計畫都是由社工體系出發,或是邀請新住民表演原本國家的傳統舞蹈等,其實都只是表面活動,讓新住民感受到舞台是在自己家裡,更能有效協助他們融入、進步和成長,更能發揮她們的潛力和長處。吳淑芳說:「我都會跟在地的長輩說,讓媳婦具備能力,自己的孫子才會具備能力,獲得很大的認同。」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