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291字
今年7月1日,金管會將滿20歲了。這個當初從財政部切割出來的監理機關,最初掌管的金融業資產僅約32兆元,如今隨著台灣金融業蓬勃發展,資產規模已達上百兆元。20年來,在金管會監管下的金融市場,有不少重大變化與挑戰,卻也有原地踏步、不進則退之處。台灣今後的選擇,還將牽動下個20年的金融面貌。
20年來,金融市場第一個重大變化是,金融科技、數位金融快速發展,有助普惠金融,也衍生更多詐騙、消費者保護問題。
「前十年還好,後十年變化真的很大,先是出現電子支付、無現金交易,後來純網銀也來了」,一位資深官員回想,剛開始金管會推動bank3.0,要鼓勵銀行開立數位存款帳戶時,銀行還推三阻四。
變化1、數位化推陳出新 詐騙卻也如影隨形
在當時環境下,很多銀行對非面對面的開戶「很沒有安全感」,而現在數位存款帳戶開戶數已經突破2,000萬戶,前幾年疫情肆虐講求零接觸,更加速一波金融數位化。
數位化,讓銀行很多業務不需人工處理,卻也讓詐騙集團有了更多機會,加上虛擬資產興起,金流一走進虛擬世界,就像掉入黑洞,不僅成為監理難點,更助長詐騙。
如何在數位世界裡,既找到金融產業發展的N種可能性,又能攔截詐騙,守衛人民的資產,是金管會眼下的時代新考驗。
變化2、保險業資產快速膨脹 資金去路成挑戰
第二重大變化是,保險業資產成長速度超越銀行,在金融市場重要性愈來愈高,同時也出現保險資金去化等問題。
根據中央銀行資料統計,去年底,銀行資產規模比2004年增加1.2倍,而保險業則增加了5倍多。
富邦金副董事長曾銘宗說,保險業資產成長比銀行高出好幾倍,使得保險業資產占全體金融機構資產比重,從20年前的一成,上升到現在的三成多。
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也表示,三成的比重,可以說是全球最高,國外大部分是15%,甚至是個位數。
保險業資產快速膨脹,資金去路也面臨極大挑戰,國內並未正視並善用這龐大資金,導引投入綠能、長照等投資,使得保險業國外投資部位大增,匯兌成本居高不下。
變化3、資本市場壯大,卻未誕生更多新經濟明星
第三,台灣資本市場規模變大,但不夠多元。
2004年金管會成立第一年,台股市值15兆元,今年4月已有71兆元,大增近4倍。台灣資本市場規模雖是與日俱增,但不夠多元,形成「台積電一個人的武林」,缺乏更多的新經濟明星。
台大法律學院副教授楊岳平表示,這幾年來,台股市值占GDP比重,我們是超級前段班,不僅贏美股,也比鄰近的日本、韓國好,跟新加坡則是互有消長。
台灣資本市場有活力,但弱點是新創及中小企業籌資不足,不夠多元,雖有很多新板,但尚未看到亮點,澳洲蒙納許法學院教授臧正運認為,台灣資本市場的多元性、新創募資與國際化程度等,都還有很大努力空間。
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更直言,台積電能成為全球市值前十大企業當然很好,但必須有更多新創加入,他認為,現在是台灣成立「亞洲那斯達克板」的最佳時機,「台灣有台積電,還有這麼多業者打入國際AI供應鏈,金管會或許很難獨力促成亞洲那斯達克板,但是整個國家都沒看到機會,非常可惜!」
銀行多整併少 國際競爭力不進則退
20年來,台灣金融市場有巨變,也有一些未能跟上趨勢的「不變」,例如銀行家數過多,長年缺乏整併,連帶影響國際競爭力。
曾任金管會主委的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說,大家只是在境內搶來搶去,吸引不到境外的資金,像ETF熱潮,現在很多名字為ETF,但已經不是ETF,只是為吸引更多的錢跟人潮。
2004年,本國銀行49家、壽險公司28家,2024年的今天,銀行則有38家,壽險21家,在國際化、大型化趨勢下,台灣的金融機構家數並沒有明顯變化。
資深官員表示,英國前六大銀行存款市占率高達八、九成,而台灣,前六大銀行市占率僅占四成,多達三成的銀行,市占率都不到1%,相當零散。
整併有助擴大規模,走向國際,金控成立後也曾帶動金融整併,但二次金改爭議後政府對整併也就因噎廢食,尤其是公股金融的整併完全陷入停頓。
其次是,由於政治的的選擇,台灣已失掉發展區域金融中心契機。
根據全球金融中心排名(GFCI),台北表現最好的排名是在2010年的第19名,今年已是73名。陳冲說,那年大家對台灣「充滿了幻想」,兩岸關係如果沒有良好的互動,要發展金融中心是機會渺茫。
富邦金控創投董事長龔天行則認為,新加坡、香港是城市型經濟,金融業相當重要,它們必須得發展金融中心,台灣是否需要,這是「選擇的問題」。此外,金融中心需具備的條件,也不單是監理機關可以成就的。
他表示,台灣曾有機會成為金融中心,那是在兩岸關係和緩,人民幣力爭國際地位,台灣又有海外人民幣部位時,「當時台灣可以趁勢強化金融競爭力,但政治情勢改變後,就變得很難。」
龔天行務實的認為,現在金融業的角色是輔助產業發展,而不是自己變成一個重點產業了。
經過多年的努力,金融業者似乎也體認到發展金融中心的先天條件不足,不止政治面因素。一位金控高層直白說,「台灣不可能成為金融中心」,星港是英美法系國家,採負面表列,只要沒踩紅線就可以做,而台灣則是採正面表列的大陸法系,很多業務都要核准才能做,如何跟星港比。
延伸閱讀 》
金管會20年之2/山道猴子哀歌多 政府保護傘沒到位 市場巨嬰也須提升金融素養
金管會20年之3/下個20年必做的三件事:金融整併、組織再造、管住類金融
金管會20年之4/20歲生日前夕再遭檢調搜索 讓人想起初成立的跌跌撞撞...
金管會20年之5/那些年的金管會主委 有人置身暴風圈 有人凌雲壯志未成
金管會20年之6/ 曾衰捲弊案遭搜索 也帶領台灣挺過金融海嘯 20年大事一次看
金管會20年之7/新加坡為何能成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 外銀策略長這樣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