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拜習會後的美中台關係

美中領導人在秘魯舉辦的亞太經合會(APEC)領袖會議見面。(美聯社)
美中領導人在秘魯舉辦的亞太經合會(APEC)領袖會議見面。(美聯社)

本文共1354字

經濟日報 社論

美中領導人在秘魯舉辦的亞太經合會(APEC)領袖會議見面,這是拜登任內的第八次「拜習會」,其中三次為實體見面。雖然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慘敗,拜登即將卸任,但是此次峰會所釋放訊息仍值得關注;甚至有美國媒體形容是講給不在場的川普聽,影響未來美中台關係。

美中對抗在拜登時期並未降溫,除了既有問題分歧外,俄烏戰爭使美中關係更加緊張。因為美國強烈要求中國大陸封鎖俄羅斯,但是中國對俄羅斯的協助未曾中斷,中俄關係還更加密切,儼然形成抗美聯盟。特別是在去年包括中國、俄羅斯、巴西、南非及印度的金磚峰會下,又增加美國宿敵伊朗,以及石油輸出大國沙烏地阿拉伯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為新成員,不但與美國形成對立,更衝擊到美國在全球石油市場地位。雖然之後沙國猶豫並未正式加入,但美中兩大強權更加走向合縱連橫的對抗情勢。

在經貿層面上,中國大陸原先預期拜登任內美國對中國制裁不會擴大,但拜登上任後不但維持川普時期對大陸制裁,而且還繼續加碼。例如拜登任內美國將大陸企業或機構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數目,還超過川普時期;對大陸產品課徵懲罰性關稅,範圍雖然較小,但稅率均較高,其中電動車更高達100%。

拜登政府雖然對中國制裁,並將中國視為在綜合國力上唯一可以與美國競爭的國家;在高科技領域對中國更採取嚴格且密不透風管制,確保美國技術優勢。但強調是「去風險」而非「脫鉤」,美中是競爭而非敵對關係,仍嘗試推動與中國在其他非敏感領域的合作。雖然中國對美國此種雙重作法並不埋單,但至少具有緩衝的作用,美中經貿不會走向全面對抗,也不致於發生衝突。

川普做法則截然不同,川普主張對中國大陸所有產品加徵60%關稅,全面圍堵中國電動車輸美,甚至不允許中資企業在墨西哥生產的電動車輸美;較其第一任對中國課徵的四波關稅,範圍更大,力道也更強。川普的邏輯是以高關稅壁壘促使在中國的外資企業,甚至中資企業移出中國,並在美國對其他國家課徵20%關稅,逼得企業加速轉移到美國。再加上川普也準備降低美國公司稅,在「棍子」與「胡蘿蔔」並行下,才能與中國全面脫鉤,落實「回流美國」,以確保美國的利益。

中國也並未示弱,宣稱必會進行報復,再加上川普一貫的「單邊主義」作風,美中幾乎已無合作空間,美中經貿對抗升級升溫,有可能會走向經貿全面開戰。所以在拜習會中,雙方領導人均重申美中和睦相處,維持競爭而不衝突關係的重要性。

綜合而言,拜登政府認為企業移出中國大陸,轉往美國信賴的區域,例如東亞及墨西哥生產,打造由美國主導的美系供應鏈,是可以被接受的模式,同時也再度表達美國並沒有與中國大陸對抗的立場。但川普則認為此會造成美國對其他國家貿易逆差擴大,危及美國國內產業,主張必須回到美國生產。若川普政見兌現,未來全球會走向「由美國製造」到「在美國製造」,勢必帶動全球供應鏈另一波重組。

此次拜習會中國大陸重申台灣問題是美中關係不可踰越的紅線,並一貫要求美國「反對台獨、支持統一」,但美方仍維持「不支持台獨、一中原則」,並未對中國讓步。預估以川普強硬的性格,也不會對中國退讓,但台灣仍須審慎因應未來川普對兩岸關係隨性式發言的影響。

最後,拜登首次拋出美國不會利用台灣問題同中國大陸競爭的看法,似乎也是在提醒川普要善待台灣,不要亂收「保護費」,莫把台灣當棋子的弦外之音。拜登與川普的差異,牽動台灣的命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設產業控股公司 不如鼓勵研發
下一篇
台灣半導體產業恐懷璧其罪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