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從金門送到台北市動物園的歐亞水獺「大金」、「小金」、「金莎」,已1歲3個月大,處於評估野放或參與保育繁殖的關鍵年齡;而來自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的石虎「集寶」,野放後因難敵競爭又回到圈養環境。台北市動物園上周舉辦「瀕危小型食肉目動物繁殖和再引入」研討會,廣邀各國專家分享保育經驗。
台北市動物園表示,石虎和水獺都是小型食肉目動物,並且是位於生態系食物鏈金字塔頂端的關鍵物種(keystone species),在維持自然健康的生態系內扮演著重要角色。這類本土關鍵物種能否存續,取決於其原生棲地內生物多樣性的維護樣貌,任何一個生態環節斷鍊,都會讓牠們的族群數量急遽減少,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保護石虎和水獺原生棲地內的生物多樣性,不但有利於石虎和水獺野生族群的存續,也使人類及其他同樣依賴淺山生態系或溪流生態系生存的物種獲得必要保障,因此將石虎和水獺視為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傘物種,算是十分貼切的想法。
動物園指出,動物園上周特別舉辦「2015瀕危小型食肉目動物繁殖和再引入」國際研討會,邀請來自荷蘭水獺基金會、德國科隆動物園、英國貝爾福斯特動物園、日本琉球大學、井之頭恩賜公園、多摩動物公園、韓國水獺研究中心、新加坡野生動物保育集團、泰國皇家動物園協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新竹林區管理處、野生環境生態顧問有限公司、台灣大學、師範大學、東海大學、靜宜大學、屏東科技大學等不同專業機構的專家和學者,分享他們推動或執行瀕危物種救傷收容、保育繁殖及重返原棲地的過程與經驗,期望能建立起緊密的跨國與跨領域的夥伴關係,擴大保育互動網絡與合作機制。
從各國的經驗顯示,野生動物在不同國家面臨的生存危機其實大同小異,包括韓國的歐亞水獺、日本的山貓(即石虎)命運也跟台灣亞種的歐亞水獺或石虎差不多。荷蘭歐亞水獺在1988年宣布滅絕後,經過周延的計畫於1997年執行跨國再引入,讓同亞種的歐亞水獺從30隻成長到140隻,但當初造成野外水獺族群滅絕的部分原因仍然存在,顯見透過教育宣導,提升在地民眾在保育上的認知,已是極為迫切的工作。
動物園說,這次研討會後與會者兵分兩路,同時到金門與南投縣集集舉辦歐亞水獺和石虎的保育座談會,邀請國內外從事相關研究育保育的專家,與在地民眾共同研討、推動保育與教育工作,希望由歐亞水獺和石虎主演的台灣「水虎傳」能在這塊土地上持續繁衍。
動物園還說,歐亞水獺、石虎等面臨棲地開發、生態系零碎化、棲息地萎減、獵捕、水汙染和交通事故等衝擊而快速減少。座談會中有民眾願意協助在住居家附近架設攝影機,也有人認為教育宣導不夠,很多人還不知道石虎跟貓咪怎麼區分,野生動物救傷收容與基礎研究都需要結合政府、專業機構、社區跟所有民眾的支持。有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傘的概念,除了石虎跟水獺,也期待各鄉鎮社區發展出各具特色的焦點物種跟方向,保育行動已刻不容緩。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