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歷險記》版權解禁 比利時人帶你看1934年的中國
![《丁丁歷險記》2025年1月1日版權解禁。圖/擷取自網路 《丁丁歷險記》2025年1月1日版權解禁。圖/擷取自網路](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1/19/0/31327363.jpg&x=0&y=0&sw=0&sh=0&exp=3600&w=930)
《丁丁歷險記》(法語:Les Aventures de Tintin et Milou)是比利時漫畫家艾爾吉(Georges Prosper Remi)創作的一套連環漫畫系列。自1920年代問世以來,在歐洲廣受歡迎。隨後更遍及世界各地,先後被翻譯成七十多種文字,全球銷量超過3億冊。漫畫已先後多次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劇及戲劇。
根據外電報導,自2025年1月1日起,《丁丁歷險記》在美國版權保護期屆滿,正式進入美國公眾領域。依照美國著作權法,藝術作品的版權期限為95年,屆滿後可自由複製、共享、翻印或改編,無需支付版權費用。
然而,在台灣,著作權的判定並非依據美國法律,而是根據台灣的《著作權法》進行規範。《丁丁歷險記》作為國際作品,依《伯恩公約》的規定及當地法律,需遵守各國的著作權保護期限。依台灣《著作權法》第30條第1項規定,需等到作者艾爾吉(1907年5月22日—1983年3月3日)去世後滿50年,作品方可進入公共領域。
依我國著作權法,著作財產權存續期間,以該期間屆滿當年之末日為期間之終止,因此《丁丁歷險記》在台灣的版權保護期限應該是在2033年12月31日屆滿,之後在2034年1月1日才會真正進入公共領域,至於「丁丁歷險記」在比利時,其版權保護期限應該是在2053年12月31日屆滿,到2054年1月1日才進入公共領域。
《丁丁歷險記》百年歷程:經典冒險的永恆傳奇
《丁丁歷險記》的靈感來源於丹麥作家和演員帕勒·哈爾德的環球旅行經歷,當時年僅15歲的他44天環遊了世界。 《丁丁歷險記》漫畫故事以冒險為主,輔以科學幻想的內容,內容幽默,同時倡導反戰、和平和人道主義思想。百年來,丁丁與他的忠誠夥伴白雪陪伴全球讀者踏上了一場場奇妙旅程,也見證了文化、藝術與科技的發展進程。
1929年丁丁與白雪的誕生
1929年1月10日,《丁丁歷險記》在比利時《二十世紀日報》的副刊《小二十世紀》上首次連載。從此,這位勇敢的年輕記者和他的忠犬白雪正式登場,開啟了一系列扣人心弦的冒險故事。
1934年中西文化的奇妙交會
作者艾爾吉在1934年結識了中國留學生張充仁,開啟了《丁丁歷險記》的全新篇章。張充仁來自一個富有文化與學術背景的家庭,其外太公馬相伯曾任北大校長,並曾是李鴻章的幕僚。留學比利時期間,張充仁受到了著名外交家陸徵祥的照顧。
兩人結識後,張充仁成為艾爾吉的重要文化顧問。在他的幫助下,艾爾吉開始創作《藍蓮花》,一部以中國為背景的經典故事。張充仁憑藉對中國的了解,為作品注入了豐富的中國文化元素,幫助作者避免了西方視角下的刻板印象,呈現出更加真實、準確、生動的中國形象。
《藍蓮花》的創作得益於張充仁的指導,呈現了對中國文化和社會的細膩描繪,也提升了《丁丁歷險記》的文化深度與藝術價值。這段合作不僅讓《藍蓮花》成為《丁丁歷險記》系列中最具文化深度的作品之一,也使其成為西方讀者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1/19/0/31327379.jpg&x=0&y=0&sw=0&sh=0&exp=3600&w=800)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1/19/0/31327378.jpg&x=0&y=0&sw=0&sh=0&exp=3600&w=800)
1944年走向科幻領域的突破
《月球探險》和《奔向月球》讓丁丁的冒險觸及未知的太空世界。在科技尚未成熟的年代,這些作品激發了讀者對宇宙探索的無限想像,成為早期科幻漫畫的經典之作。
1950年艾爾吉工作室成立
艾爾吉成立自己的工作室,進一步完善了《丁丁歷險記》的製作體系。經典的10部版本至今仍是讀者心中的不朽之作,其精美的畫風與巧妙的故事設計為全球漫畫藝術樹立了標杆。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1/19/0/31327557.jpg&x=0&y=0&sw=0&sh=0&exp=3600&w=800)
1969年影視化的開端
動畫片《太陽神的囚徒》上映,標誌著《丁丁歷險記》進入影視化時代。動畫的形式讓更多觀眾認識了這位勇敢的記者和他的冒險故事,成為後續影視改編的奠基之作。
1983年艾爾吉的告別與未竟之作
艾爾吉因病去世,《丁丁與字母藝術》成為未完成的遺作,留下了粉絲無限的遺憾與想像。
2011年3D動畫電影驚艷登場
史蒂芬·史匹柏與彼得·傑克森攜手打造的《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以尖端技術呈現丁丁的冒險,將這部經典作品引入新的世代,也讓丁丁在數位時代繼續煥發光彩。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1/19/0/31327367.jpg&x=0&y=0&sw=0&sh=0&exp=3600&w=800)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1/19/0/31327380.jpeg&x=0&y=0&sw=0&sh=0&exp=3600&w=800)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1/19/0/31327560.jpg&x=0&y=0&sw=0&sh=0&exp=3600&w=800)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4/12/27/0/31278029.gif&x=0&y=0&sw=0&sh=0&exp=3600&w=800)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4/12/24/0/31148548.jpg&x=0&y=0&sw=0&sh=0&exp=3600&w=800)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