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補年金虧損 讓新世代有新想像
台灣年金改革都只在解決年金財務問題,並不是在解決老年經濟安全的問題。以勞保來說,想解決「財務」不外乎是提高保費費率或刪減年金給付,但這兩個手段對老年經濟安全都是不利的。面對老年經濟安全問題,應以政府撥補來解決財務虧損。
年金改革若只是要解決財務問題,總統當選人蔡英文根本不用找這麼多專家,也不用開國是會議,因為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就只能調高費率和降低給付。
問題是,這一代年輕人面臨低薪環境,難有儲蓄,老年經濟安全恐得靠政府,但降低給付後,老了怎麼辦?提高費率後,雇主又可能把增加的保費支出轉嫁給勞工,不再加薪,低薪情況恐將更加惡化。
年金改革若真要「砍」,就砍現在五十、六十歲以上者的年金給付。從台灣就業市場和產業結構來看,一九九○年代中期是明顯分界點,在此之後進入勞動市場者基本上薪資較少,也較無額外投資收益。
沒錢的下一代要養有積蓄的上一代,但下一代的人愈來愈少,卻要養愈來愈多的上一代。政府應給年輕世代新的盼望:「你們的債務不會拖垮我。」因此,對於過去的財務虧損,應用政府財務撥補的方式補掉,讓新世代有新的想像。
另外,目前社會保險的雇主保費負擔都是與投保薪資掛勾,當費率增加時,雇主負擔跟著增加,且雇主若加薪、勞工投保薪資變高後,雇主保費負擔也會增加,因而降低雇主的加薪誘因;且政府保費補助,投保薪資愈高者、政府補助竟愈多,根本不公平。
社會保險可採定額給付、定額保費制度,因現在台灣年輕人是小資本家思維:「我不要占你的便宜,你也不要占我的便宜」,大家繳一樣的保費、領一樣的給付最公平,年輕人也願意接受。
至於蔡英文選前提出的「長照2.0」政見,主張不推動長照保險,而是以指定稅收(遺產稅)和公務預算來推動長照。當然,用指定稅收和公務預算推動長照,現階段可行,因為現行長照需求還只是剛開始,且目前還有外勞,剛開始幾年預算一定還夠用。但當台灣人口老化到某一程度時,長照支出會加快衝高,屆時若相關經費不夠支應時,難道要刪減給付或回過頭來要家人照顧嗎?還是再大量使用外勞?
政策不能變來變去,但也不能一成不變,尤其跟人口變化趨勢有關的長照政策,一定要動態調整,且要有長期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