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風險增…金融業備戰 防雷曼重演
前言
聯合報系「陽光行動」專題,環繞永續、關懷、監督,我們以陽光的熱力,以行動的踐履,以報導讓台灣更好。綠天鵝泛指超出預期的氣候事件,金融業如何接招,台灣準備好了嗎?
專門從事金融監管研究的非政府組織Finance Watch,日前發布報告指出,全球前60大銀行在化石燃料相關產業的曝險,高達1.35兆美元(約新台幣40兆元),如果大家無視氣候課題,恐再度引爆「雷曼事件」金融悲劇。
海外情況如此,台灣金融業此刻面臨這種稱之為「綠天鵝」的氣候變遷風險又有多大?具體數字,要等明年銀行及保險業,首度參與官方版的氣候變遷壓力測試才會知道。不過,好幾個月前,金管會曾低調挑選14家業者參與試算、討論,或許能夠從中看出一些端倪。
金管會拍板,明年春將對銀行啟動「公版」氣候變遷壓力測試;在金管會指示下,銀行公會、聯徵中心及14家銀行成立專案小組,做為壓力測試上路前的「先遣部隊」。這14家銀行,包括了,四、五家公股銀行,一家外銀,及六家「大到不能倒銀行」,即中信、國泰世華、台北富邦、兆豐、合庫及一銀,以及其他一些大型民營銀行。
情境分析-助超前部署
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表示,傳統的銀行壓力測試,會特別重視對資本適足率影響情況,不過,即將到來的氣候變遷壓力測試,主要是提供金融業在風險管理上做參考,不會做為資本適足率要求。為了跟傳統壓力測試做區隔,也避免造成銀行壓力,金管會決定要把氣候變遷壓力測試,改稱為氣候變遷「情境分析」。
儘管如此,不少參加過公版初試的銀行業者,依舊戰戰兢兢。知情人士強調,這次試算,主要是衡量壓力測試本身是否周延、有鑑別度,「誰考得高,誰考得低,不是重點,結果也不會對外公布。」
不過,據了解,有部分受測銀行的預期損失金額,占一年獲利五成到七成,乍看之下頗為驚人。一家同為「考生」的銀行業者說,這可能代表他們的氣候風險認知不夠,距離明年測試,還有一段時間,他覺得還有時間做調整。不過,也有同業看了大吃一驚說,「一年賺的錢,被吃掉一大半,這很嚴重,代表業者對氣候風險要上緊發條!」
工具不足-遇三大路障
壓力測試,有助金融業藉由「模擬考」,提前找出痛點與病灶,而在國內,也有不少「ESG佼佼者」在超前準備時,發現手上工具不足,想鑑別出自己跟客戶的「程度」,都很難。
路障一、適合銀行用的氣候圖資難找
首先是資訊不足,這幾乎是參與初試者的共同反應。玉山金(2884)經理黃庭威說,金融業手上沒有太多氣候方面資訊,大部分掌握在公部門,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公部門資訊沒有一個可讓金融業整合查詢的平台,「銀行的擔保品很多,若公部門可以將防洪、旱災等資訊,做簡單分類,公開讓金融業查詢,就不必再仰賴外部顧問公司。」
第一金也碰到相同的困擾。第一金董事長邱月琴說,初試時,因為要收集授信戶用電、用水及碳排等風險因子,以模擬當缺電、乾旱及政府調高碳排放價格時,那些產業利潤會受影響,以及那些個人擔保品有減損情況,而現行沒有平台能蒐集完整資訊,是最大障礙。
路障二、長程預測資料缺乏,情境設定不容易
資料不足,也衍生出情境設定,面臨了很高的不確定性。有業者說,有些情境設定,一下子要看到2030年、2050年對總體經濟的影響,但是,國內少有機構可以預測那麼遠,只好使用國外NGFS(綠色金融體系網路)的資料,不過,這些國際資訊運用到台灣,很難說不會有數據缺口問題。此外,本地資料也常因缺乏更細部資料,只能估個大概。舉例來說,國內還沒有資料庫可統整企業分散在各地工廠的個別營收資料,只有企業整體營收資料,因此,只能以企業所在地的行政區,來做測試,這本身就是一種資料落差。
路障三、不能剔除也難議合,公營事業成壞資產?
過去在銀行眼中,公營事業信用風險最低,但今天改以氣候變遷風險視角來看,它們卻常因為「高碳排」,也因背負政策任務,難以議合,成為銀行應對氣候變遷風險的一大考驗。
一家大型民營銀行主管無奈說,曾嘗試對某國營公司做議合,建議他們怎麼做減碳,「他們(國營事業)可能有傳統包袱,目前不算成功。」
另外,也有業者建議金管會,應先剔除這些具政策性任務的公營事業曝險部位,再作壓力測試、揭露,但未被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