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自費成標配 情非得已?
2024-09-17 01:11:41聯合報 / 本報記者沈能元
在沒有健保的年代,籌醫藥費賣房賣地時有所聞,健保開辦,希望因病而窮不再是必然的結局。但健保即將邁入卅年之際,自費卻成為民眾就醫的「標配」,愈是重大疾病,必須高額自費的機會愈大。健保財源有限,政府投資不足,醫院為了生存,除了靠美食街、停車場增加收入,自費醫療已成各醫院「救命稻草」。
萬物皆漲,十多年前,雞排一份才卅五到四十元,現在雞排逼近百元,健保給付原地踏步,甚至點值每點不足一元,還要打折給付。
醫療費用本就不便宜,更別說新藥、新科技日新月異,醫療費用一路上漲,現行健保無法負擔,不是限縮給付,就是必須自費。
不只醫療費用增加,隨著通貨膨脹、物價飛漲,民眾日常開銷、生活成本也增加,許多人繳了一輩子健保費,當遇重大傷病,需要使用健保資源的時候,才發現無法獲得完全保障,尤其對於經濟弱勢族群,沒錢自費醫療,難免情何以堪。
但醫院也情非得已,醫療必須反應成本,醫護人員待遇也得要提升,醫院固然不應盲目軍備竸賽,但醫療科技推陳出新,本就是高成本。
如何讓民眾繳了保費得到合理的醫療處置,同時醫療院所也能獲得合理待遇與報酬,對邁入卅年、以永續經營為目標的健保,這是無法逃避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