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弟很難」吳念真的兄弟情好催淚 髮髻阿婆是礦工之子心中死神模樣

記者李芸樺、實習記者王小萌/台北報導

你有看過電影《多桑》嗎?以父親為原型,最會說故事的歐吉桑、導演吳念真再次來到《豈有此呂》。曾榮獲三金、五次最佳劇本大獎的吳導,這次講述了自己的故事,出身大粗坑礦區,那裏是故事的源頭,也是悲歡離合的交集,村裡梳著髮髻的阿婆是礦工之子心中死神模樣,因為她出現就代表誰的爸爸死了。

▲▼ 導演吳念真。(圖/《豈有此呂》)

▲導演吳念真。(圖/《豈有此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導提到,父親16歲從嘉義到台北當礦工,看到歐巴桑因兒子過世痛哭後決定入贅到她家,吳念真身為長子因此他從母姓,跟弟妹都不同,作為礦工之子,死亡是兒時記憶,不少九份人印象最深的畫面,就是起霧的冬天,遠處傳來嗩吶聲。

▲▼ 導演吳念真。(圖/《豈有此呂》)

而他還最怕看到梳著髮髻的黑衣送行者阿婆,從霧中走來,然後到教室叫人「xx來接爸爸回家」,這表示誰的爸爸死了,他每次聽到廣播放送幾號坑出事了,都默念「不要是我爸」。

▲▼ 導演吳念真。(圖/《豈有此呂》)

▲吳念真表達感情純粹真摯,說故事有畫面感又催淚。(圖/《豈有此呂》)

而羈絆吳導很深的還有兄弟情,憶起弟弟在老家附近尋短往生又哽咽了,現場招不到魂,法師要他跪,他氣哭罵弟弟「是你應該要幫我辦喪事」才獲聖杯,見弟弟留遺書「當你弟很難」,讓他自責對不起弟妹,情緒十分壓抑,直到一天通宵寫作弟弟的故事抒發,並在日出的海邊痛哭後,才終於如釋重負。

想聽更多吳念真的故事,請鎖定5月8日下午1:10的《豈有此呂》。

▲▼ 導演吳念真。(圖/《豈有此呂》)

▲吳念真導演的舞台劇《押解》即將上檔。(圖/《豈有此呂》)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